古城大同节日与饮食——大同人怎么在二月二“挑龙尾”“安龙眼”

上次推文我们说了只有大同人还在过的节日“填仓节”,有趣的事情真的是很多呢,别忘了评论告诉我你觉得有趣的事情哦!没看到的戳下面链接。今天我们说说大同人怎么在二月二“挑龙尾”“安龙眼”。

二月初二龙抬头

古城大同节日与饮食——大同人怎么在二月二“挑龙尾”“安龙眼”

当人们懒散而又近乎疯玩地过完了正月里的最后一个节填仓 节之后,热闹的春节也就应该结束了,然而真正为过年画上句号的还不是填仓节,因为最后还有一一个“二月二”。大同民间有句童谣道:“过了个老填仓,羞死个馋嘴懒婆娘,有心死了哩,还有个二月二。”“二月二龙抬头”,此话妇孺皆知。二月二是祭龙的日子,又逢早春,故这天被称为“春龙节”。二月二春龙节,既是过年的结束,也是新年新春的起始。

古城大同节日与饮食——大同人怎么在二月二“挑龙尾”“安龙眼”

二月二习俗逛庙会

中国是一个农耕古国, 在重农业的古人心目中,龙是管治水的,要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就必须敬奉龙王。二月二祭龙之俗,在上古时已有,相传伏羲氏每年二月二都要亲理农耕,以后黄帝及尧舜禹均效仿。古代帝王们在这天要举行“祭年”与“亲耕"大典,以示一年耕种的开始。帝王们自视为龙的化身,真龙天子,二月二祭龙也就成为帝王们的祭祀大典。至于老百姓则更希望龙王能降好水,故二月二祭龙君民最为同心。更为重要的还因为龙是华夏民族的图腾,在人们的想象中,龙与蛇等动物一样,在冬天是要冬眠蛰居的,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龙也该苏醒,舒腰抬头了,这便是“龙抬头"之缘由。

大同民间的二月二过得很是隆重,天还蒙蒙亮时,井边就会响起男人们领钱龙的爆竹声。这天,各家早早就把龙请回家中,要好好地招待一天。这天的饭食当然也就特别地讲究了,因为要给龙吃,做时也就必须虔诚。

古城大同节日与饮食——大同人怎么在二月二“挑龙尾”“安龙眼”

二月二习俗舞狮子

清人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中说:“二月二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大同民间这天的吃法基本上与此相同。领回钱龙(担水时桶中放一枚制钱,倒水时连钱倒人水缸中)之后,要焚香给龙磕头。早饭时要吃抿豆面或面条儿,城里人则到面铺中买长豆面(昔日面铺中的长豆面有丈许长)煮吃,谓之“挑龙尾”。中午吃油炸糕,但不得包馅,光将糕捏成小圆饼炸,叫做“龙鳞饼”。晚上喝扁豆小米稀粥,叫做“安龙眼”。说白了,这一天三顿饭都是为了安抚龙心,使其能好好为民治水。人们认为龙蜷伏了一冬天,尾弯了,须弯了,需人帮助理顺舒展;鳞掉了,需人帮助安上;眼不亮了,亦需人帮助擦亮。扁豆极似眼睛的瞳仁,故喝扁豆稀粥为的是帮龙把眼安好擦亮。

古城大同节日与饮食——大同人怎么在二月二“挑龙尾”“安龙眼”

二月二习俗大街演出

此外,这天还要吃炒玉米花,这个习俗来源于一个传说:相传古时久早,司天河的玉龙行雨救了百姓,玉帝却责怪玉龙违犯天规,不该将天河水降给人间,于是-怒之下把龙打下凡间压在泰山之下,并在山上立碑云:玉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若想重登凌霄阁,金豆开花方可归。百姓盼救出玉龙,可又不知何为金豆,何时开花。有个聪明人突然想到一个妙招说,玉米金黄不就是金豆?将它炒熟炸开不就是开了花吗?众民听罢觉得有理,于是约定好在二月二这天,天下所有百姓都炒玉米,然后向天空扬撒。二月二那天,玉帝从云缝一-望,见人间黄灿灿满地金花,误以为真的金豆开了花,便放玉龙归天,从此玉龙又为百姓降雨,玉帝也对龙的司雨不再限制。

古城大同节日与饮食——大同人怎么在二月二“挑龙尾”“安龙眼”

二月二习俗理发

天降甘霖,百姓更加感谢玉龙。以后每到二月二这天,人们必须炒玉米花,为的是讨好玉帝同时也给龙吃。实际上玉米花是专为孩子们炒吃,当然也要象征性地向空中做些扬撒。那些没有玉米的人家则炒些红高梁,再没了,最少也得炒些黄豆或大豆给孩子们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