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快马加鞭正其时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快马加鞭正其时

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明确上升为继“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之后的又一重大国家战略。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至少应包含两层含义:其一,作为重要合作平台和载体,全面推进内地同港澳互利合作,助推港澳搭上国家发展快车,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与我国其他区域发展战略在定位上的显著不同;其二,作为重大区域增长极,增强我国在全球国际竞争体系中的经济发展优势,助力我国抢占全球高端制造与科技产业发展制高点。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快马加鞭正其时

粤港澳大湾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四个主要城市”的建设格局,是其最大的特点,同时也是最大的难点所在。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形成有机整体以提升经济效率、释放更强功能、承载更大使命,是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与发展始终要回答的基本问题。

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发展目标不能仅仅停留在城市之间、企业之间的产业合作、科技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需要有更多层次、更长远的战略构想和战略目标,基本方向是沿着改革与开放的思路,推进大湾区进一步国际化、一体化。

虽然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等世界一流湾区发展经验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重要借鉴作用,但具有特殊制度环境与条件的粤港澳大湾区在成就世界一流湾区的建设之路上,必须要在中央的顶层协调与地方的积极探索之间走出一条契合各方共识、需求与利益的独特道路。这条独特道路在设计上的复杂性与过程性,决定了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研究的长期性。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快马加鞭正其时

《粤港澳大湾区论纲》 依托已有政策实践和研究资料,致力于为粤港澳大湾区研究提供一个总体性的研究概览,从而为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践或者从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研究的有关政策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因此,本书在编写思路上,力求视野的总体性与开阔性,不拘泥于具体议题的精细化及琐碎的论述。

具体地,本书共六章,第一章和第二章是总论部分,一方面从湾区与湾区经济的整体概念出发,介绍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形态与概念变迁,总结粤港澳大湾区在政策实践中的演变过程及其承载的时代意义;另一方面则在国家视野下,较为全面地阐释了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建设方向与目标,指出粤港澳大湾区不仅要推动港澳全面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也要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转型的新引擎和助力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新枢纽。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快马加鞭正其时

第三章和第四章则应用比较分析方法,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外部对标与内部竞合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其中,第三章透过世界三大湾区(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和东京湾区)和国内的另外两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比较的视角来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在发展中具备的优势和不足;第四章则主要从粤港澳大湾区内“九市二区”的城市发展现状、各自发展诉求以及未来融合发展机遇和合作需求的角度,探讨大湾区内部融合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五章和第六章则从政策实践的角度,重点介绍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的政策前沿及其未来愿景。其中,第五章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将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作为当前发展重点的内外部原因、国家战略需求以及具体路线图;第六章结语部分,是关于粤港澳大湾区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湾区一体化的愿景展望,主要从经济融合、社会融合和政治融合三个层面介绍未来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不同进路。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快马加鞭正其时

当前,国家层面的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已基本完成,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的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也在加快推进。在中央强有力的支持与协调之下,只要社会各方面被广泛动员起来,群策群力,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指日可待。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快马加鞭正其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快马加鞭正其时

《粤港澳大湾区论纲》

曾志敏 编著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快马加鞭正其时

曾志敏,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区域发展政策、创新与科技政策等。曾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曾借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工作。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重要报刊与期刊发表了近30篇文章,参与撰写的多份政策报告曾获国家领导人、部委及省领导人批示。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快马加鞭正其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快马加鞭正其时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快马加鞭正其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快马加鞭正其时

书名:《粤港澳大湾区论纲》

装帧形式:平装

出版时间:2018年8月

ISBN:978-7-5623-5756-8

开本:16开版次:1-1

字数:12.9万字 页数:115页

定价:58.00元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快马加鞭正其时

书山开道

美不胜收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快马加鞭正其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