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進軍中國又涼了,百度躺贏


自8月份被爆出“蜻蜓計劃”後,谷歌進軍中國的消息也是越來越多,受百度“一家獨大”影響,網民呼籲谷歌重返中國的聲音也是越來越多,而百度老闆李彥宏也發消息稱,會再次和谷歌公平競爭,可就在前幾天,情況突然發生了反轉。

幾天前,在國會聽證會上,谷歌 CEO 皮查伊(Pichai)被問到推出中國版搜索引擎“Dragonfly”項目時,沉吟片刻表示:

有這個計劃,但現在不做了。

12 月 18 日消息,據外媒報道,受制於內外壓力的 Google 已經決定關閉一個在中國的數據分析系統,而該系統是 Dragonfly(蜻蜓)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意味著 Google 中國定製版搜索引擎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谷歌進軍中國又涼了,百度躺贏


從2011年,退出中國市場開始,谷歌就從未想過要放棄中國這塊巨大而肥沃的土壤。

今年年初,有消息稱谷歌意欲迴歸。一時間引得國人翹首以盼。

在蜻蜓計劃曝光後,連人民日報也發推進行過表態。“歡迎谷歌返回中國大陸,但必須遵守當地法律。所有在中國的外國互聯網公司都應該尊重中國的互聯網管理。”

谷歌進軍中國又涼了,百度躺贏


而谷歌為了瞭解久違的中國用戶,啟動一個名為“蜻蜓”的項目。

2018年8月,谷歌首次公佈“蜻蜓計劃”(Dragonfly)。

該項目旨在收集用戶的搜索關鍵詞及其他搜索數據。不過谷歌內部的隱私部門對該項目毫不知情。

谷歌進軍中國又涼了,百度躺贏


從本質上來看,如今 Google 倘若想要真正的進入中國市場,一是要遵守法律法規,二就是要本地化,或許才能在一家獨大的中國搜索引擎市場分得一杯羹。

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谷歌選擇通過265.com這個渠道來收集中國用戶的行為習慣。

265.com是一個導航網站。據國外媒體說,它是“中國最常用的首頁”。2007年的時候,為了瞭解中國網民的習慣,谷歌從蔡文勝手中,花費2000萬美元(約1.4億人民幣)買下了g.cn和265.com。至此,這個域名有了和被百度收購的hao123一樣,有了相同的結局。

目前輸入“265.com”域名,可以看到這個搜索引擎的“谷歌元素”。

谷歌進軍中國又涼了,百度躺贏


儘管Google在10多年前就買下了265.com,但265.com使用的搜索引擎卻是百度,只要在搜索框輸入“xxx”,點擊“搜索按鈕”,畫面會直接跳轉到百度,但在跳轉之前,據稱Google已建立流量監控系統,這對創建適合國人使用的搜索引擎至關重要。

可以看出,谷歌雖然退出了中國市場,但十年來一直在做著準備,而十多年來,Google積累了規模不小的數據集,來了解中國用戶在搜什麼。

可是這一切,Google的隱私團隊對這一情況卻毫不知情。

在谷歌,正常的公司內部協議下,想要分析用戶的搜索查詢,有著嚴苛的約束,應當交由隱私團隊成員審查,他們的職責是保護用戶權利。但顯然,“蜻蜓計劃”沒有遵守規定。

谷歌進軍中國又涼了,百度躺贏


據谷歌的一名消息人士稱,隱私團隊是在媒體曝光“蜻蜓計劃”後才知曉的。

這麼重要的事情,搜索團隊竟然偷藏十年多,隱私團隊“氣炸了”,他們直接 diss了 負責管理蜻蜓的高管。

這也說明,搜索項目團隊和隱私團隊幾乎沒有和解的餘地了。

經過一系列爭論後,參與蜻蜓計劃的谷歌工程師被告知,他們將不再被允許繼續使用 265.com 的數據。

而265.com作為蜻蜓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掐斷了對數據的訪問,這也意味著進展已經停止了。

谷歌進軍中國又涼了,百度躺贏


(蜻蜓計劃負責人)


至此,可見的是,在Google內部,“蜻蜓計劃”已經造成了深刻的意識形態溝壑:一方面倡導自由互聯網精神,宣傳開放和民主,保護用戶權益和隱私;一方面優先考慮業務增長和新市場的拓展,即使不得不在審查問題上妥協。

在國內,我們可能會感覺有些小題大做,然而,這在Google,是很常見的。

在 Google 的賬號中,專門有一個“隱私權”的選項。在這裡,Google 關於隱私權有一個綜述,它會告訴你,你的隱私數據被拿去做了些什麼,如果你覺得這個綜述太籠統了,可以點虛線查看詳情,比如具體會蒐集什麼信息、具體通過什麼技術手段蒐集。

它還會告知你,你的隱私數據是否會被共享給其他公司或組織,以何種原因何種方式被共享,並且告知分享敏感信息的時候會徵求你的同意。

如果你不喜歡它收集你隱私數據的話,它會給你提供一個開關,由你自己決定是否開啟,就算關閉了也依然可以正常使用服務。你甚至可以選擇性刪除一些你不想被記錄的信息。

即便Google要給你展示廣告,它依然給了你選擇,看什麼樣的廣告,不看什麼樣的廣告。

繁瑣嗎?有點。有必要嗎?有!因為,在國外,一個人的隱私權是一項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力。

相比較,中國企業對用戶的做法。。。。。

1、如果你不輸入手機號,就用不了;

2、輸入手機號則表示同意註冊協議;

3、註冊協議說明輸入手機號則表示公司可以推送各種廣告;

4、從本公司洩漏出去的一切信息都不是本公司的有意行為。個別員工的行為本公司不予負責;

5、本公司有權收錄本公司有技術實力收錄的一切信息。如果你反對,你可以選擇不用。

……


谷歌進軍中國又涼了,百度躺贏


不管怎麼說,谷歌這次入華,還是失敗了,在隱私問題得不到解決前,我們還得用著以前那些搜索引擎,如今百度已經再次上架了醫療廣告,為了不被虛假競價廣告所欺騙,最好能多記幾個域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