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娥臨死前立下三樁毒誓,全部應驗,惟獨第三樁毒誓令人不解

《竇娥冤》全名《感天動地竇娥冤》,是關漢卿的作品。主要寫竇娥被無賴誣陷,又被官府錯判斬刑的冤屈故事。

竇娥臨死前立下三樁毒誓,全部應驗,惟獨第三樁毒誓令人不解

“血濺白練,六月飛雪,三年亢旱。”

這是竇娥在臨刑前立下的三個毒誓,而且這三個毒誓都應驗了!

相對於現實而言,關漢卿讓當時社會中不可能出現的奇觀得以實現,以此來印證了竇娥的冤情,表現了竇娥對天地主宰的指責和控訴。

竇娥臨死前立下三樁毒誓,全部應驗,惟獨第三樁毒誓令人不解

童養媳出身,丈夫離世,父親因趕考無暇照顧她,獨自一人撐起整個家庭,同時還要照顧年邁的婆婆,當她被帶往刑場的時候,仍然在為婆婆的情緒考慮。正是這樣一個勤勞、善良的女性,在面對統治階層殘酷的制裁時,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抗爭和控訴。

臨終之時,或許眼淚早已流乾,苦水早已吐盡。竇娥在萬般無奈與憤怒之下,許下了三樁奇願。這是一種絕望,同時也是一種希望。

竇娥臨死前立下三樁毒誓,全部應驗,惟獨第三樁毒誓令人不解

“血濺白練”和“六月飛雪”當場應驗已經可以證明竇娥的冤情,她為什麼還要發出“亢旱三年”這個三年才能應驗的誓願 ?

其實,竇娥她不僅希望個人的冤屈得到伸張,而且希望上天能夠懲治邪惡,還將鬥爭的鋒芒直指貪贓枉法、草菅人命的昏官汙吏。

竇娥因天地而絕望,卻不得不因天地重燃希望。天地是她唯一可以寄託的載體,她痛恨天地主宰的無情無義,卻對天地有著不可割分的依賴,她指責天地的無情與殘酷,卻最終感天動地,這種所謂的矛盾,是腐朽社會的毒瘤,封建社會的毒害。

竇娥臨死前立下三樁毒誓,全部應驗,惟獨第三樁毒誓令人不解

竇娥面對的現實很真實,很殘酷。她的遭遇,又豈是一個冤字可以概述的。那籠罩在人心的黑暗,很陰暗,很恐怖。當劃清了悲與喜的界限之時,面對死亡時的一腔怨氣,也終歸會被現實所泯滅。

關漢卿公開了他心中悲與喜的界限,這個藏在霧裡的界限很難找到,卻一直悄無聲息的存在著,無時無刻不在左右著我們的情緒。

明代有人把《竇娥冤》改編成了《金鎖記》。同樣的人物,卻有著完全不同的命運,因為環境變了,人心還是希望有明朗的。

能力不足,無法評判兩部作品孰是孰非。

只是單純的覺得《竇娥冤》寫的是黑色童話中的現實世界,矯情的認為《金鎖記》是現實中的童話。

曾經遭受過巨大磨難的中國人普遍願意看到“大團圓”的景象,相比於前者,《金鎖記》的結局可能是大家更願意看到的,更願意接受的。

可是,如此美好的結局未免過於膚淺,當美好足以掩蓋所有憤怒與懷疑的時候,無非是一場不願醒來的美夢罷了。

竇娥臨死前立下三樁毒誓,全部應驗,惟獨第三樁毒誓令人不解

悲與喜,應該同時出現,同時消失。這兩種極端同步,才能覆蓋現實,呈現客觀。

悲中帶喜,喜中有悲。喜所體現出來的現實世界,一定是建立在悲的基礎之上的。悲傷越明顯,得到的快樂則會越明顯,情緒的落差,會讓我們產生最直接的感覺。

所以,悲劇的存在是極其有必要的,它可以隨時提醒我們,認清自己的位置。

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痛苦的事情可以為我們敲響警鐘,濃重的悲劇色彩是一種心靈上的洗禮,摧毀我們對生活那些過分的奢望,迴歸到現實中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