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一招,轻松识别年金险真面目

“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恐怕只能骗骗恋爱中的小姑娘,那种女主人只需要逛街购物护肤保养,其他一概不管的桥段,只存在于小说里。

真正有了家庭之后,夫妻双方作为经济共同体,凡事讲究分工协作,更多的则是“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理财持家”。就连奶茶妹妹这种“富豪家的小娇妻”都要学习打理家庭投资,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家。

学会这一招,轻松识别年金险真面目

放眼一望我的已婚朋友们,大多数都是女性主导着家庭理财,她们有的想要对抗通胀保值增值,有的想要提高财务状况改善生活,还有的想要发挥财智巩固家庭地位……

今天我想讲的事,源于前两天朋友问我:“最近我看朋友圈有人转每年返15%最后还返还本金的保险,还有每年交10万连交3年几十年后能有好几百万的,收益这么高,是真的吗?

每年岁末年初,各家保险公司都在推“开门红”产品,一般都是定期向被保险人返还保险金的年金险。

首先大家需要了解的是,指望靠年金险发家致富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年金险更主要的功能并不在于收益的层面,而在于它能满足人生不同时期的现金流需要,提供持续稳定的现金流回报。

回到朋友的问题上来,年金险的收益能有那么高吗?宣传中的高收益一般演算的是预期收益,到时候未必有那么高,写在合同里的保底收益才是能刚性兑付的。况且宣传人员的收益率计算方式有点迷,动辄百分之十几的收益率,有点让人感觉走错了片场。

虽说年金险收益的多少不是主要考虑的因素,但是在同等满足需求的产品里,每个人都想买收益最高的那款。年金险实际收益率的计算并不像表面那样简单易懂。不同的产品投入、回报期、回报金额都不同,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该怎么比较不同产品的收益。

举个例子,一年期的理财产品,今年投入2万,明年到期拿回2.2万元,收益率是10%大家都会算,换个复杂的,连续五年,每年投入1万,第6年开始每年领取2000元连续领4年,并且在第10年一次性返还5万元,这该怎么算呢?

很多人该脑瓜疼了。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来正确的计算一项投资的实际收益率,有没有办法把产生现金流的投资产品进行标准统一的评价?有,那就是IRR(内部收益率)

IRR就是通过折现或累积计算,使得收入与支出的现金流在某一个时间点上价值相等所使用的折现率或利率(有点晦涩,听不懂没关系)。通俗点讲,IRR可以用于计算每年投入和回报并不规则的现金流的年均收益率。

今天我不针对具体产品谈好坏,只聊聊IRR工具的使用,工具在手,收益怎么比较你自己就会了。

随便举个例子:


学会这一招,轻松识别年金险真面目

乍一看,B方案收益绝对值多一些,但是B方案是第十年末才能领到钱,和第4年末就开始领取收益,怎么能相提并论?因为货币是有时间价值的呀。

下面我用excel带着大家算一算上图三个方案的IRR各是多少。


学会这一招,轻松识别年金险真面目

用excel算IRR比较简单,只要理清每年的现金流即可,交出去的钱记做负,取回来的钱记做正,计算IRR使用excel自带公式,方便迅速。

学会这一招,轻松识别年金险真面目

通过IRR的计算,我们能清楚的比较出方案A虽然绝对收益最少,只有1.3万,但是IRR却是最高的。对于比较各种眼花缭乱的产品收益,运用excel来计算IRR是个不错的选择,大家都学会怎么操作了吗?

当惯了老母亲,总喜欢多啰嗦两句,最后再提醒一下大家

1.计算收益率时,以写在合同里的保底收益为准,这是一定会给付的,而业务员讲的高预期收益,随便听一听就算了。

2.买年金险和股票基金那些投资还是不同的。年金险毕竟是保险,收益率注定不会很高,好处是收益稳健无风险。对于储蓄能力较差,控制不住买买买的家庭来说,买年金险还有强制储蓄的作用。

3.根据家庭情况选择年金险,收益率并不是唯一的指标。如果买年金险是为了给孩子储蓄一笔上小学的钱,五年内就要用到,那么动辄10年、20年才能动的产品,即使收益高很多也显然不符合需求。

今天就先聊到这,如果有啥问题,欢迎后台留言咱们一起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