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雪場門票裡包含保險,還需要再另買滑雪險?

滑雪,被廣大愛好者稱為「白色鴉片」

可想而知這項運動到底有多爽 ~

有人這樣形容滑雪的快感:

“從高海拔滑落的那一刻,人體急速下降,失重狀態下會刺激大腦產生啡肽跟腦啡肽,這兩種神奇的物質能給人帶來一種吸食嗎啡的極致快感。”

就這樣,滑雪做為一項新興運動,迅速火了起來。一到冬天,身邊總有那麼幾個朋友,抓緊一切閒暇假期,義無反顧地奔赴雪場。

為什麼雪場門票裡包含保險,還需要再另買滑雪險?

眼看春節臨近,不少家庭都安排了全家組團滑雪計劃。小銘也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但任何時候都別忘了,越刺激的運動往往意味著越危險。滑雪也不例外。2013年世界級車神F1賽車手邁克爾·舒馬赫在滑雪時遭遇意外,頭部撞擊上石塊,致其昏迷。

為什麼雪場門票裡包含保險,還需要再另買滑雪險?

△ 虛線為正常路線,實線為舒馬赫滑雪路線

近期,據《每日郵報》報道,舒馬赫的身體狀況終於有了好轉,無需臥床和依靠導管維持生命了。一代車王從昏迷到日漸康復,大家紛紛轉發並送上祝福。

為什麼雪場門票裡包含保險,還需要再另買滑雪險?

據說,舒馬赫遭遇意外的這5年,僅每週的看護費就高達11.5萬英鎊(約100萬人民幣),他的妻子科琳娜為了支付鉅額醫療費,不得不變賣私人飛機和別墅。

小銘在感嘆這兩口子情比金堅的同時,趕緊給自己買了一份「滑雪險」,畢竟家裡沒礦,也沒私人飛機和別墅。

可能有的小夥伴會說,買啥「滑雪險」,雪場的門票不都包含保險了嗎?

殊不知,此保險非彼保險。如果你仔細查看雪場門票,就會發現,其包含的保險多為公共責任險。公共責任險跟一般的意外險和醫療險不同,它的保障主體為經營場所,承擔由於滑雪場的管理不善、設施缺陷等原因導致滑雪者受傷時所造成的經濟損失。

由此可見,門票中所包含的保險可賠償範圍很小。只有因為纜車、雪具或工作人員失誤等滑雪場的責任導致的受傷,滑雪者才可獲得賠償。

為什麼雪場門票裡包含保險,還需要再另買滑雪險?

而雪場中更為常見的兩種受傷分別是:自己導致的和他人導致的。這兩種,公共責任險都不負責賠償。

案例1:

小李是一名滑雪新手,穿上七彩滑雪服,站在白皚皚的雪道上十分激動,結果因為自己經驗不足,一上道就摔了。情急之下,下意識地拿手撐地造成手部骨折。這種情況,公共責任險不負責賠償。

案例2:

小張是一名經驗老到的滑雪愛好者,但在一次滑雪時不慎被來自右後方的一個滑雪初學者撞飛,也摔了,頭部著地造成輕微腦震盪。這種情況,公共責任險也不負責賠償。

因此,滑雪場在安全須知中

也會提示滑雪者投保高風險意外險

為什麼雪場門票裡包含保險,還需要再另買滑雪險?

某雪場安全須知

為了滑雪時更有保障,建議大家都購買一份涵蓋滑雪責任的運動意外險,同時提示大家,咱們平時購買的意外險大多不含滑雪、潛水等高危運動意外責任,具體要看產品條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