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蘭特輕描淡寫就捧走了全明星MVP,庫裡哈登為何很難做到呢?

歡迎來到《雨說體育》,今天2019年NBA全明星賽已經結束了,最終詹姆斯隊奪得了勝利,凱文杜蘭特職業生涯第二次捧起了AMVP獎盃。首先杜蘭特表現確實突出、打得高質高效,絕對配的上這個獎項。但您各位有沒有發現,現在隨著全明星賽陣容組織形式的改革,靈活型前鋒在場上更突出了,他們更有可能打出好的數據表現,如果想競爭一下AMVP的話,往往也是底氣更足的。

杜蘭特輕描淡寫就捧走了全明星MVP,庫裡哈登為何很難做到呢?

此話怎講呢?我們知道在原來按照地理劃分的東西對抗格局下,球員的鬥志與求勝慾望很難被真正激發出來,因為在現實當中對於一名球員來說,更多人會視同分區的對手為眼中釘肉中刺,因為他們之間的較量更多,是衝擊總決賽的直接對手。相比之下不同分區的球員之間則很少有什麼宿敵關係。因此當初那種全明星賽的組隊方式從根本上來講其實就是缺乏競爭基礎的。

但現在情況不同了,在各自隊長挑人的情況下,球員們有了更直接的戰鬥理由,他們有了更明確的求勝慾望。再加上球迷觀賞層次的提升,很多人已經不再想看到那種毫無防守的純粹扣籃表演了,球迷們更願意看到的是對抗之下的針鋒相對。而在這種趨勢之下呢,球員自然就會在防守端投入比以往更多的能量。

杜蘭特輕描淡寫就捧走了全明星MVP,庫裡哈登為何很難做到呢?

只不過這種防守端能量的投入是有傾向的,這不是一種全方位的提升。我的感受是球員們在持球防守上更專注了,但在無球防守上?則基本還跟過去一樣。那麼球員為什麼會普遍做出這種傾向性的選擇呢?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傷病風險,很明顯當你在地面上運球的時候,我的防守即便強度很高也不容易受傷。而一旦你開始空切、起飛了呢?這會兒我再去攔住的風險就很大,不太值得這麼較真。畢竟對於球員來說,帶領各自的母隊打好常規賽、季後賽才是最關鍵的,在全明星舞臺上雖然可以提升防守,但也是在一定限度之下的。

杜蘭特輕描淡寫就捧走了全明星MVP,庫裡哈登為何很難做到呢?

二是責任,如果你是持球單打的話,那麼我們這組對決就是處在聚光燈照耀之下的,正所謂眾目睽睽,我不好好防守的話容易被隊友挑理、讓隊長失望,如果防不下來我自己也顏面無光,所以就得好好防,甚至還能借此展示一下自己的態度。但如果是防無球呢?這個責任就沒有那麼明確,畢竟無球出機會往往是在進攻方大量擋拆和掩護後發生的,這就不是一個人的責任,而更多是隊友之間的默契不足導致的,因此就算丟球自己壓力也較小。

杜蘭特輕描淡寫就捧走了全明星MVP,庫裡哈登為何很難做到呢?

正因為球員在全明星賽的防守強度提升過程中有明顯的傾向性,這就使得那種持球在手的核心後衛不太好打出表現了,因為你面對的防守壓力變大了。而那些擅長空切的靈活型鋒線呢?則在這種防守端側重的變化之下打得更加輕鬆,更容易出現機會。對於持球后衛來說,你一對一單打面對的壓力很大,而隊友跑出機會卻相對容易,這會兒你可能不傳球麼?是必須得傳的,這很明顯是正確打法嘛。

杜蘭特輕描淡寫就捧走了全明星MVP,庫裡哈登為何很難做到呢?

而且還有一點就是空切得分相比於持球單打而言,前者就算得分很多,也不會顯得太佔球權,而後者則不同,會顯得有些球霸的味道。畢竟這是全明星賽,不可能完全的以某一個人為主。其實放在過去的話還好一些,因為當時外線持球人面對的防守壓力不大,但現在不同了,所謂的防守強度的提升主要就集中在了持球端,因此像庫裡、哈登這樣在正式比賽中很強力的後衛就不太容易打出表現了,除非手感特別爆,否則真是很難在與靈活型前鋒的競爭中佔據上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