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如何運營?外賣運營如何運營才能遞增業績?

近幾年,外賣行業發展迅速,從大學校園到辦公室、住宅區,又登上高鐵;從正餐到夜宵、下午茶,再到年夜飯,外賣帶來了什麼變化?餐飲行業如何擁抱這場變革?讓我們從一份外賣看消費升級、產業升級和監管升級。

外賣如何運營?外賣運營如何運營才能遞增業績?

“過去加班吃方便麵、麵包,現在叫外賣,除了漢堡、比薩等快餐,還有日料壽司、麻辣小龍蝦等各色美食。”北京市某互聯網公司工程師趙乾說。

“近幾年送餐平臺的增速超過餐飲行業整體的增長速度。外賣改變了很多人的用餐習慣。”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馮恩援說。

點外賣的人越來越多,吃方便麵的人則越來越少。2013年,對外賣行業來講,是用戶規模破億的重要時點,而對方便麵行業,是需求量快速下滑的拐點。據美團點評研究院《2017中國外賣發展研究報告》,2013年至2017年在線訂餐用戶規模從1.1億人增長至3億人。

據世界方便麵協會統計,從2013年至2016年,我國內地和香港方便麵年銷量從462.2億包跌至385億包。

某外媒認為外賣是另一種形式的“快捷食品”,自然對方便麵等傳統快捷食品造成一定衝擊。當然,叫外賣只是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並不是所有的註冊用戶都很活躍,據監測,目前外賣平臺整體月活躍用戶數為8000萬左右。”大數據分析公司易觀分析師楊旭說。

送餐時間越來越快,餐食品質越來越高。據美團外賣數據,其訂單的平均配送時長從2015年的38分鐘,縮短至2017年的28分鐘。

目前,美團外賣、餓了麼、百度外賣的單均配送時長均已降至30分鐘以內。

“各平臺對配送時間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前不久我訂外賣,送餐超時半小時,外賣平臺不僅給我免單還賠付了我同等金額的現金。”趙乾說。

據易觀發佈的《互聯網餐飲外賣用戶專題分析2017》餐飲外賣用戶有明顯高端消費傾向,並且女性外賣用戶中高消費能力佔比高於男性外賣用戶。“近幾年,外賣的客單價在上漲,刨去物價上漲、平臺補貼減少等因素,也與消費升級有關。”楊旭說。

“家裡有癱瘓老人時刻需要照顧,外出買東西像打仗一樣,外賣平臺不僅能叫外賣,還能上門送藥,跑腿辦事,實在太方便了。”遼寧瀋陽一位老人家屬說。使用場景越來越多,覆蓋人群也越來越廣。

2017年,外賣平臺送的品類大大擴展,除了餐食,還有藥品、鮮花、水果等,消費者需要什麼還可以使用“代跑腿”服務。

過去,人們訂外賣主要集中在午餐和晚餐,2017年夜宵和早餐佔比不斷擴大。除了時間上的變化,在空間上,一線城市外賣訂單量依舊領先,但二三線城市發展勢頭迅猛。

外賣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和觀念。據調查,使用了外賣平臺後,52%的用戶下廚次數減少,隨著外賣服務的普及,35%的用戶可以接受租房沒有廚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