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護士不知道:這種險情可能是PICC導管移位惹的禍

PICC(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由外周靜脈穿刺插管尖端定位於腔靜脈,為患者提供中、長期的靜脈輸液治療。PICC可使早產兒避免反覆穿刺,有效保護血管,為靜脈營養的輸注提供安全的通路。

凡事都有雙面性,PICC也不可避免有一些併發症,導管移位是其中的一種,可產生嚴重併發症,這是臨床工作中需要高度重視的地方。

下面這例患兒的經歷就與導管移位有關。

病例簡介

患兒,男,34周,以“早產兒”收入NICU,第二天行PICC置管,過程順利。術後6日,患兒突發面色發紺,呼吸急促,反應差,SPO260-70%,醫生考慮病情加重,予以呼吸機輔助呼吸。

拍胸片示右側胸腔積液,給予穿刺抽液,抽液後患兒症狀緩解。次日輸液後又發生呼吸困難,拍胸片示積液反覆,醫囑行胸腔閉式引流,患兒抽液後呼吸困難好轉,輸液後情況變差,難道和患兒留置的PICC導管有關。

責任護士就自己的想法和置管護士進行了討論,並報告醫生,後經反覆觀看對比患兒所拍胸片,確定導管尖端移位,拔出導管,行外周靜脈穿刺。三天後積液吸收,拔除引流管。

80%護士不知道:這種險情可能是PICC導管移位惹的禍

反 思

護理工作中,風險無處不在,該案例儘管發生率低,然而一旦發生,對患兒來說卻是雪上加霜。

這也給所有護理人員一個提醒:如患兒留置有PICC導管,突發不明原因呼吸困難,氧飽和度下降,護士一定要高度警覺,運用評判思維,首先排查是不是導管的問題。

現實工作中,雖說當前大力提倡醫護合作,但由於分工不同,術業有專攻,患兒發生病情變化,醫護的出發點往往不同。醫生常常從病情方面去考慮,沒有PICC方面的相關知識,是不會往導管方面去考慮的。

再說,拍片的時機不對,積液量少時,胸片多半表現不明顯,積液的早期,肺表面像蒙了一層水,呈現出白肺,致使醫生認為是病情加重,而採取錯誤的治療方法。

案例中護理人員如果具有豐富的置管及護理經驗,對相關併發症有一定了解的話,也許能早一點意識到是導管移位所致,患兒也可免受額外之苦。

導管移位胸腔積液的原因

1 置管前測量長度不準確,預留導管過短,未送至理想長度,或導管在體內打折。導管位置過淺,位於上腔靜脈中上段易發生漂移。

2 經頭皮靜脈置管時,導管越過頸靜脈與鎖骨中段交界處時呈明顯銳角,致送管困難,未送入上腔靜脈。

3 輸入液體 pH 值 >8 或 pH<4 ,以及滲透壓 >600 mOsm/L時,導致藥液外滲或藥液沿導管從穿刺口漏出。

4 反覆置管,導管和血管內壁反覆機械性摩擦,容易導致血管內膜損傷,加上PICC 導管型號較小,導管管腔較細,持續泵注液體時,尤其是輸注高滲透壓液體,導管尖端對血管壁壓強大,造成液體滲漏。

胸腔積液體徵和症狀

呼吸急促,快速性或緩慢性心律失常,氧飽和度下降,CO2 瀦留,呼吸性酸中毒,呼吸音減弱。

處理

判斷為胸腔積液時,立即停止輸液,行胸部X射線檢查,通過導管抽吸積液,必要時胸腔穿刺,抽出積液,調整導管頭端至合適位置,否則,拔管。

導管移位

導管移位分原發性移位和繼發性移位兩種。原發性移位,在置管過程中,導管進入各種異常位置,發生率為3.7-40%。繼發性移位,可發生在導管留置期間的任何時間,發生率為3-12%。

原 因

1 靜脈選擇不當,通常選擇順序為貴要靜脈、肘正中靜脈、頭靜脈,右上肢、左上肢。

2 測量長度不準確。

3 血管解剖結構異常。

4 操作者技術水平。

5 患者自身情況,情緒、年齡、體位、配合程度等。

6 置管後由於穿刺部位和置管側肢體的活動、導管未充分固定、更換敷料時帶出導管、穿刺點在關節部位等,都有可能改變導管尖端所在的位置。

導管移位怎麼辦?

判斷導管移位,首先測量導管外露長度,然後與原始長度比較,發現異常應用X線檢查,確定導管尖端位置,如導管進入過深,在右心房內,應將導管外撤至預定長度,繼續使用。

如導管脫出,忌將外露部分向內送入,導管尖端在上腔靜脈中段或下段,可正常使用。在上腔靜脈上段或脫出上腔靜脈,普通藥物可用,反之拔管。

何謂導管尖端最佳位置?

上腔靜脈與右心房交匯處,此位置導管尖端可垂直懸於上腔靜脈中,該處上2000-3000毫升/分的血流量,可迅速稀釋藥物; 管徑2-3釐米,可使導管有充足的空間,導管移位風險極大降低。

導管位置過淺危害:導管位於SVC中上段可因靜脈壓力較高造成回血、堵管,影響導管的使用甚至廢管。可因藥物稀釋不夠造成靜脈壁腐蝕、穿孔,引起胸腔積液、炎症。離無名靜脈較近可造成導管移位。

過深危害:位於右心房因摩擦及藥物腐蝕心內膜,可致心肌穿孔、心包積液,造成心包填塞甚至死亡。摩擦刺激心內膜可致心內膜炎症,心房血栓,進而引發肺栓塞。刺激瓣膜可引發心律失常。

導管尖端定位方法

一 相對於成人來說,新生兒,早產兒留置PICC多為盲穿,置管者根據個人經驗判斷導管進入位置,再行X線定位。

有報道早產兒導管異位率為20.36%,戴明紅認為早產兒平臥位送管較坐位導管異位發生率低。PICC正常使用的情況下應每週2次定位,最好拍正位片和側位片各一張。

但該方法也有侷限性,僅在置管完成後起到確認作用,對置管過程無幫助,增加了操作時間及接受放射時間、增加了費用,遇到缺乏床邊X線機,患兒又不宜搬動時,則無法發揮作用。

80%護士不知道:這種險情可能是PICC導管移位惹的禍

二 有研究者採用術中心電定位技術,在實際工作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心房內心電導連定位法(心電定位法)是在PICC導管置管過程中,用電極經上腔靜脈探入近心端拾取心房P波,根據P波的特徵性變化指導導管尖端定位的一種方法。

80%護士不知道:這種險情可能是PICC導管移位惹的禍

特異性P波指P波高尖,振幅增大,雙向或負向P波,在置管過程中隨著PICC導管的不斷深入,P波的形態也發生著改變。

三、超聲可以清楚地看到靜脈的走行、分支,可測量血管的直徑等,以評估血管情況,在選擇穿刺血管時更具目的性。操作中,彩超動態監測置管的過程,導管進入血管腔後超聲可清晰地顯示其為兩條平行強回聲帶,對其末端可進行準確定位,避免了盲穿帶來的危險和併發症。

避免導管移位的措施

1 置管前進行充分的評估,皮膚是否完整有彈性,血管粗、直、充盈、無靜脈瓣,靜脈炎等,首選右臂。

2 穿刺前進行定位測量,上肢:將患兒穿刺側上肢外展與軀體成直角,從預穿刺點沿靜脈走向到右胸鎖關節。下肢測量:患兒仰臥位,下肢與軀幹成一線,穿刺側肢體外展15-30度,從預穿刺點至臍到劍突。

3 穿刺時見回血後,即降低角度再進針0.5釐米以固定針芯,送外套管,視情況送管,不宜太多,以免穿破血管。上肢置管時送至腋下時將頭轉向穿刺側,下頜靠近胸部,至預定長度,抽回血,生理鹽水衝淨回血。 固定導管,無張力粘貼。

4 輸液前後衝封管時避免暴力衝管。

5 加強導管使用過程中的檢查和維護,輸注藥液前需回抽有無血液,若發現回血不暢時及時拔除導管。

PICC減少了反覆穿刺帶來的痛苦,為危重早產兒及新生兒的救治架起了安全、可靠的通道。然而任何一項技術在帶來益處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併發症。

對於留置PICC的患兒來說,使用過程中的觀察和處理至關重要,一旦突然發生呼吸急促等情況,護理人員一定要有預見性思維,迅速採取措施判斷導管位置。專科護士在不斷提升業務水平的同時,應加強與其它學科合作,多方聯手,保證患者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