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殄天物!村民採挖3.6公斤未成熟松露被罰2000元

暴殄天物!村民採挖3.6公斤未成熟松露被罰2000元

會東村民去年在山上採挖松露的情景(資料圖)

每年七八月份,在雲南及四川的松露產地,松露還未成熟,就有菌農提前採挖,部分商人也開始收購。不但松露品質及經濟價值受影響,生長環境也被威脅。

“暴殄天物!”松露專家怒了。

涼山州會東縣是中國面積最大、產量最多的松露產區。今年7月,會東縣發佈通告加強對松露資源的保護,規定每年3月1日至9月30日為禁採期。昨日,成都商報記者從會東縣獲悉,8月28日,當地森林公安破獲一起違規採挖松露案件,一村民被罰款2000元,現場收繳未成熟松露3.6公斤,這是該縣首次對違規採挖售賣松露的行為進行處罰。

處罰背後,是松露產區背後長期存在的“掠奪式”採挖狀況,也反映出當地相關部門對此類濫挖行為整治的決心。

提前挖、粗暴挖

松露很受傷

傷產量

一些村民只要發現一個地方有松露,就把周邊一片全部挖完,不管大小、成熟與否,甚至把樹根挖斷。一旦把樹根挖斷,這根樹根上所有的菌體細胞都會死亡,嚴重影響松露的繁殖。這種“掠奪式”採挖,導致國內松露產量出現急速下降。

傷品質

未成熟的松露沒多大營養價值。在國外,一斤成熟的中國鮮松露要賣到上千元,而不成熟的松露根本賣不掉。由於國內的松露過早採挖,導致品質參差不齊,在國際上的口碑和價格也大打折扣。

昨日,記者從涼山州會東縣獲悉,會東縣是中國松露最早發現地,也是中國面積最大、產量最多、品質最優的產區縣,全縣20個鄉鎮均有松露資源分佈,現已發現夏松露、白松露、黑松露等20餘種松露品種,全縣常年產量在80噸以上,佔世界產量的20%,佔中國產量的近40%。

松露一般長在松樹下,埋藏在地面表層,輕輕一刨就能找到。“很多人只要發現一個地方有松露,就把周邊一片全部挖完,不管大小、成熟與否,甚至把樹根挖斷。一旦把樹根挖斷,這根樹根上所有的菌體細胞都會死亡,嚴重影響松露的繁殖。”有研究的松露專家認為,這是一種“掠奪式”採挖,導致國內松露產量出現急速下降,“曾有憤怒的松露專家用‘暴殄天物’一詞來形容中國松露遭遇的窘境。”

松露還未成熟就被挖了

連日來,成都商報記者採訪發現,每年的七八月份,在雲南及四川的一些松露產地,就有商人開始收購鮮松露,價格幾十元、上百元一斤不等。山林間,村民們拿著鋤頭等工具採挖松露。多位村民表示,挖兩三個月的松露,一家人的收入可達幾千元甚至上萬元。“根據松露的生長屬性,每年10月至次年2月是成熟期。”涼山會東縣松露保護協會會長楊遠朝表示,七八月份的松露處於最初的生長期,切開不僅看不到大理石紋路,也聞不到獨特的香味,“真正成熟的松露剖面呈黑色或黑褐色,有白色網狀絲。”

未成熟的松露品質低下

最近10餘年,隨著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大,松露身價暴漲。“松露在當地又稱無娘藤、豬拱菌等,以前並不值錢,一斤鮮松露的價格只有十幾二十塊錢,後來漲到了幾百塊甚至上千元一斤。”楊遠朝介紹,正是松露價格年年上漲,導致“掠奪式”採挖。真正到了成熟季節,可採的松露反而少了,“成熟的松露可以賣到幾百元一斤,未成熟的松露沒多大營養價值,只能賣幾十元一斤,價格至少相差十倍。長此以往,松露的市場就被擾亂了。”

在國際上口碑價格大打折扣

會東縣地金元松露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他們從事松露出口多年,目前每年出口幾十噸松露到法國、德國等10餘個國家,“在國外,一斤成熟的中國鮮松露要賣到上千元,而不成熟的松露根本賣不掉。由於國內的松露過早採挖,導致品質參差不齊,在國際上的口碑和價格也大打折扣。”

日前,在會東縣舉行的黑松露產業發展研討會上,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劉培貴介紹,目前我國境內由於採挖過早、方法不當導致幼嫩松露品質低下,松露國際聲譽受損;價格低,僅是國際價格的1%~10%。

粗暴採挖可能導致松露絕產

劉培貴說,農民用挖地、刨洋芋的方式去找松露,切斷和打亂了地下菌根和有序菌絲,導致塊菌及其共生植物根系系統被幹擾和破壞,基因交流受阻、遺傳交配型傳遞繁衍困難,是種“殺雞取卵”式的採挖方法,最壞的情況下,可能導致松露絕產,成為瀕危物種。

保衛松露

政府出臺保護措施

300多個巡山員守護

科學採收

會東縣規定每年3月1日至9月30日為松露資源的禁採期。禁止採挖直徑小於1釐米、未成熟的松露;禁止採取刨挖的掠奪性、毀滅性方式採挖松露,鼓勵採取培訓松露犬等方式科學採收松露。

巡山保護

像鄭朝明一樣的巡山員全縣有300多個,“以往,巡山員的任務是查看植被、火情等,今年專門增加了松露巡護這項工作,一旦發現有人挖採就向林業等部門報告。”

世界三大頂級美食

松露

珍貴

松露學名塊菌,是一種珍貴的野生食用菌,被譽為“廚房裡的黑鑽石”“來自天堂的味道”,和鵝肝、魚子醬一起被稱為世界三大頂級美食。中國松露在國外賣上千元一斤。

稀有

松露分佈的地域較狹窄,僅有歐洲及中國的西南部——四川攀西地區和雲南部分地區出產。全球年產量不過400噸左右。

昨日,會東縣堵格鎮黑塘村的鄭朝明上山巡視,他是村裡的巡山員,查看是否有人提前挖松露。

“現在每天都要巡山,主要是防止村民違規採挖松露。”會東縣林業局的工作人員說,像鄭朝明一樣的巡山員全縣有300多個,“以往,巡山員的任務是查看植被、火情等,今年專門增加了松露巡護這項工作,一旦發現有人挖採就向林業等部門報告。”他表示,往年這個時候,提前採挖很普遍,今年挖採的人就少了。

舉措1規定時間

3月到9月為禁採期

“近年來的無序、提前採挖,松露產量出現減少傾向,所以進行合理保護很有必要。”會東縣林業局局長普會明介紹,為了進一步保護會東縣野生松露資源,會東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出臺了多項措施。“主要目的是維護松露林地權屬人合法權益,遏制松露資源瀕臨枯竭的不良態勢,打擊盜採盜挖松露資源的違法違規行為,科學採收松露資源。”

早在2015年,會東縣就頒佈了《關於依法保護松露資源促進產業發展農民增收的決定》,今年7月16日,會東縣人民政府又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松露資源保護工作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根據松露資源的生物學特性,規定每年3月1日至9月30日為松露資源的禁採期。

通告顯示,禁採期內,禁止在松露林產區實施一切採挖松露的行為,禁止實施當年產松露的市場出售、購買和加工行為。松露經營者銷售往年庫存松露,需取得松露保護協會或松露專業合作社或村民委員會證明方可在市場內銷售。禁採期內,禁止在縣城市場內外擅自擺攤設點交易松露。

舉措2規定大小

直徑小於1釐米不準採挖

“每年10月1日以後,縣人民政府宣佈松露開山採挖以後,各松露專業合作社和松露林地權屬人,方可根據當地松露成熟情況,有組織、科學、有序地開展松露採挖活動。”通告還對採挖行為做了相應的規範,禁止採挖直徑小於1釐米、未成熟的松露;禁止採取刨挖的掠奪性、毀滅性方式採挖松露,要求採挖後需進行土壤回填等保護松露生長環境的措施,並鼓勵採取培訓松露犬等方式科學採收松露。違者分別由公安機關、林業、工商等部門依法依規進行處罰。

同時,成都商報記者瞭解到,攀枝花市林業局日前也發佈了通告,規定攀枝花松露採集應在每年12月1日後進行,應只採集成熟的,嚴禁挖光,直徑2釐米以下的嚴禁採集。另外,雲南省南華縣也發佈了松露管理暫行辦法,規定採集期為11月20日至次年3月30日,並提倡採用馴化動物協助採摘,禁止採集和收售不成熟松露和掠奪式採挖。

舉措3 嚴厲處罰

違規採挖售賣,村民被罰2000

最近,會東縣加大打擊力度,查處違法違規採挖、買賣松露的行為。“不科學的採挖對松露產區破壞嚴重。我們看到一起就查處一起,堅決打擊才能讓松露資源得到合理開發和利用。”會東縣級總林長羅葉介紹,8月初,會東縣查獲違法違規販賣松露兩起。

8月28日,會東縣森林公安局接群眾舉報後,破獲一起違規採挖售賣不成熟松露的案件,鰺魚河鎮王家墳村二組村民耿某被處以2000元罰款,現場收繳未成熟松露3.6公斤,這是首次對違規採挖售賣未成熟松露的行為進行處罰。“這位村民在本村林區挖採松露後,然後拿到市場上售賣。”民警表示,耿某說,之前也看到了政府發佈的通告,知道現在屬於禁採期,但是為了賺錢鋌而走險,被處罰後十分後悔。 會東縣森林公安局的民警介紹,根據《四川省野生植物保護條例》第二十三、第二十四條規定,對耿某採挖的3.6公斤未成熟松露予以沒收,並處以2000元的罰款。

在會東縣做松露生意的鄭女士表示,“往年這個時候經常能看到賣松露的人,但最近很少看見。”鄭女士說,8月31日上午,有人在農貿市場賣松露,很快被公安幹警帶走。會東縣森林公安證實了此事,目前還在調查處理中。

“目前,各級林長和護林員定期和不定期進行巡查,並對進山村民進行宣傳和勸導,不聽者沒收工具或交給森林公安局處理。”普會明表示,通過最近一段時間的宣傳和打擊,會東縣過早採挖松露的現象基本得到遏制,民眾保護松露的意識也在不斷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