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習的一點心得——跟讀(1)

2018年的尾巴,我粉上一個泰國的小哥哥,始於顏值陷入才華,最後忠於人品成為他的一枚小迷妹。由此也開啟了我“玄幻”的生活。(我稱之為玄幻,因為我覺得太不真實了。)

因為粉的是泰國的小哥哥,所以聽到的都是泰語……竟然覺得很好聽。

是不是很有點愛屋及烏的意思呢?

英語學習的一點心得——跟讀(1)

泰語,泰國的官方語言,屬於漢藏語系,跟大陸的壯族、布依族少數民族是近親。

泰語是一種分析型、孤立型語言,基本詞彙以單音節詞居多,不同的聲調有區分詞彙和語法的作用。泰語是一種複雜的多元化的混合體。泰語中的許多詞彙來源於古漢語、古梵語、古巴利語、古孟語(高棉語)、古緬語、現代英語等(百度百科)

泰語和漢語有一點很相似的地方,就是都帶有語調。不同的是泰語的語調更具有神秘色彩,沒有標點符號,斷句純屬靠猜(開玩笑,不過真的沒有標點符號),像那個國度一樣神秘。

對哦,泰文大多數源於梵文,讓我想起《天龍八部》的金輪法王和易筋經。

在放棄傳統學習方法——先認識字母音標,再學習單詞短句後,我直接選擇從歌曲開始學起。

據說泰語聽說比讀寫簡單得多,看著那一堆豆芽菜,兩相比較,我頓時就覺得英語簡單好多。

二十多年英語學習讓我認識到語言就是一門交流的工具,最重要的也是最終的目的就是交流運用。

單詞量有多大,考試分數有多高,都不足以體現掌握能力的強弱,唯獨交流的時候才會發現。

在日常生活中,頻繁用到的詞彙有三千多,句型二百多個——看,是不是任務量超級少?

所以英語真的學起來最容易的語言。

英語學習的一點心得——跟讀(1)

我選擇的泰語歌曲是《願你》(希望遇見懂得小夥伴),真的很好聽的一首歌曲。

我按照最原始的方法——聽。一遍遍循環播放,一句句分解。在聽老師分解歌詞過程中,認識單詞、發音,再結合中文意思順詞義。

剛開始兩天拿出時間認真聽老師分解歌詞,然後跟讀。讓自己熟悉讀音後再循環聽講解。

跟讀是學外語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培養語感,增強熟悉度的途徑。

就像英語,接觸一段新內容後,我會跟著資料讀十五分鐘差不多的時間。這段時間完全用來對和聽,沉下心來認真對待。

這段時間後馬上就會發現自己可以順讀內容了。語感、詞彙、句型也都有了清晰的認識,此時整段文字已經不再去問題了。

利用這種方法,我每天花五分鐘,連續一個月,終於學會了一首泰語歌曲……的三分之一。很有成績感。

紀念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