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帖

假日無事,便取出蘇軾的《寒食帖》來看。這是蘇軾於神宗元豐五年(一〇八二年)貶到黃州所寫的詩稿。字跡看來顛倒隨意,大小不一,似乎粗拙而不經意;但是,精於書法的人都看得出,那倚側頓挫中有嫵媚婉轉,收放自如,化規矩於無形,是傳世蘇書中最好的一件。

……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溼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塗窮,死灰吹不起。

寒食帖
寒食帖

詩意苦澀,是遭大難後的心灰意冷。書法卻稚拙天真,猛一看,彷彿有點像初學書的孩子所為,一洗甜熟靈巧的刻畫之美,而以拙澀的面目出現。飽經生死憂患,四十六歲的蘇軾,忽然從美的刻意堅持中了悟通達了。原來,藝術上的刻意經營造作,只是為了有一日,在生死的分際上可以一起勘破,了無牽掛;而藝術之美的極境,竟是紛華剝蝕淨盡以後,那毫無偽飾的一個赤裸裸的自己。

蘇軾一生多次遭譴謫流放,以後的流放,都比黃州更苦,遠至瘴蠻的嶺南、海南島。黃州的貶斥,只是這一生流放的詩人之旅的起程而已,對蘇軾而言,卻有著不凡的意義。

黃州的被貶,肇因於忌恨小人的誣陷,發動文字獄,以蘇軾詩文對朝政、皇帝多所嘲諷,要置他一個“謗訕君上”的死罪。蘇軾自元豐二年七月在湖州被逮捕,押解入京,經過四個多月的囚禁勘問,詩文逐字逐句加以究詰,牽連附會,威嚇詬辱交加,這名滿天下的詩人,自稱“魂驚湯火命如雞”,以為所欠唯有一死,在獄中密託獄卒帶絕命詩給兄弟蘇轍,其中有“是處青山可埋骨,他時夜雨獨傷神。與君世世為兄弟,又結來生未了因”這樣惋惻動人的句子。

這應當死去而竟未死去的生命,在驚懼、貪戀、詬辱、威嚇之後,豁然開朗。貶謫到黃州的蘇軾,死而後生,他一生最好的詩文、書法皆完成於此時。初到黃州便寫了那首有名的《卜算子》:“……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那甫定的驚魂,猶帶著不可言說的傷痛,但是,“揀盡寒枝不肯棲”,這生命,在威嚇侮辱之中,猶不可妥協,猶有所堅持,可以懷抱磊落,不肯與世俯仰,隨波逐流啊!

在黃州這段時間,東坡常說“多難畏事”或“多難畏人”這樣的話。他的“烏臺詩案”不僅個人幾罹死罪,也牽連了家人親友的被搜捕貶謫。他的“多難畏人”,一方面是說小人的誣陷,另一方面,連那深愛的家人親友學生也寧願遠遠避開,以免連累他人。與李端叔的一封信說得特別好:“得罪以來,深自閉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間,與漁樵雜處,往往為醉人所推罵,則自喜漸不為人識。”

穿著草鞋,跟漁民樵夫混雜在一起,被醉漢推罵,從名滿天下的蘇軾變成無人認識的一個世間的凡夫俗子,東坡的脫胎換骨,正在他的被誣陷、受詬辱之後,可以“自喜漸不為人識”吧。

《寒食帖》寫得平白自在,無一點做態,也正是這紛華去盡,返璞歸真的結果吧。卷後有黃庭堅的跋,對《寒食帖》讚譽備至。黃庭堅是宋四大書法家蘇、黃、米、蔡中僅次於蘇軾的一人,書法挺俊而美,但是他對《寒食帖》歎為觀止。正是黃州的東坡竟可以連美也不堅持,從形式技巧的刻意中解放出來,美的極境不過是“與漁樵雜處”的平淡自然而已吧。

在擁擠穢雜的市集裡,被醉漢推罵而猶能“自喜”,也許“我執”太強的藝術家都必要過這一關,才能人於美的堂奧,但是,談何容易呢?

寒食帖

林青霞、龍應臺推崇的美學大師

三十餘載散文精粹

獻給孤獨心靈的至美獨白

寒食帖

隨書附贈2019手摺月曆

寒食帖
寒食帖寒食帖

一年之計在於春!

四十萬好書集結,

中小學教輔/課外閱讀/工具書/童書

每滿100減50,

外語/考試/科技/教材

每滿100減30,

開年儲備,成為更好的自己!

你準備好了嗎?

寒食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