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印刷滲到透文創產業,未來真的可期?

● 文創產品漸成業界熱點RFID

文創是當今中國的一大熱點話題。自2014年起,文化創意產業逐漸成為國家重點發展的產業,2016年《“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更是明確:依託先進數字技術,推動實施文化創意產品扶持計劃和“互聯網+”,打造一批優秀數字文化創意產品。

數字印刷滲到透文創產業,未來真的可期?


在一系列政策推動下包裝物流,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一年10億元的銷售額更是刺激了大家的神經,全民做文創產品的熱潮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另一方面,國內數字印刷企業經過近20年的高速發展,開始遇到發展瓶頸:業務增長乏力甚至萎縮,客戶需求不斷提高印刷廠,員工服務能力普遍不足,亟待轉型。內外兩方面原因促使國內很多數字印刷企業試水文創領域。

有在自己圖文快印模式上另闢蹊徑增加產品模塊,如上海廣藝創意工坊、北京良圖百家印、重慶百花幻想館、南京東南文化博印館;有以行業服務為目標,用產品提升圖文店競爭力的,如瀋陽蜂快印的Office+、浩喆管理的設計中心;也有針對特定時間、特定行業推出共享爆品版式設計,助力圖文店銷售能力的,如河南商丘一幅畫的畫框、天津天辦行世界盃套餐、成都想象力的紀念冊精裝殼、東南文化工作月曆等。近期大張旗鼓招商的和印,給加盟商承諾之一,也是持續不斷的文創產品。

數字印刷滲到透文創產業,未來真的可期?


● 數字印刷切入文創產品數碼印刷印後加工

文創產品是指依靠創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賦,藉助於現代科技手段對文化資源、文化用品進行創造與提升數碼印刷機,通過知識產權的開發和運用,產出高附加值產品。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認為,文創產品不是簡單複製的藏品,要研究現在人們需要的信息和生活需求;挖掘藏品內涵,尋找與今天社會生活的對接點凹印,用文化影響人們生活;不斷追蹤使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追尋無限遠的傳播能力。

數字印刷滲到透文創產業,未來真的可期?


由此可見,關於文化創意產品,文化是前提,多由藝術家創造PS版,是文化符號;創意是關鍵,一般由設計師完成;產品是載體,是最終的呈現。觀察、分析琳琅滿目的文創市場可知,印刷切入文創產品至少滿足以下3點。一是印刷品本身就是產品,如各種檯曆、掛曆、記事本、手賬本、圖箋、字帖、文化衫、帆布包等;二是印刷品為文創產品增值加分包裝機械,比如幾乎所有定位為伴手禮的文創產品都有漂亮的包裝;三是互動體驗式文創產品,比如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做一本自己的線裝本、DIY照片打印等。

廣藝圖文薛平老師說,快印店做文創產品,就是做設計+,他認為這個方向比較靠譜包裝總論,因為這個方向及服務正是互聯網的短版。企業不管大小隻需增加幾個設計人員,為現有客戶做印刷服務增值,極大地提高了客戶的粘性和滿意度。此外,數字印刷個性化、小批量的特點,也為智能包裝提供技術上的支持數字印刷機,如收集用戶數據,實現深層次的精準營銷以及更多互動體驗等。因此,理論上說數字印刷企業因為擁有數字印刷技術,以及積累的創意設計師資源,做文創產品近水樓臺華光精工,相對容易。

數字印刷滲到透文創產業,未來真的可期?


● 印企做文創產品的難點軟件

2014年初,東南文化搬到南京國家領軍人才創業園,這是一個創意設計產業集聚區,開始了文化創意產品的研發,初期的定位是通過數字印刷技術、先進材料及創新工藝的結合印刷商巡禮,為創意設計師、藝術家等服務,本質依然是數字印刷。隨著時間推移,文創產品市場需求熱度漸增,到了2016年我們不僅做了大量的文創產品研發,甚至開了專門售賣文創產品的老街郵局立體印刷,以徽文化為主題,研發文創產品近百種。找我們諮詢文創產品的設計師、同行也越來越多,但接待他們的時候,我都會很認真地提醒他們:做文創產品要慎重,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個坑。因為涉及到的環節、門類、資源太多輸紙,並不是每一個數字印刷企業都可以做。

數字印刷滲到透文創產業,未來真的可期?


從過程說,大概包括以下環節:創意、設計、研發、製造、定價、營銷、交易、倉儲、配送、售後。要做到這些,除了要求老闆要有情懷、有文化,要能對接到合適的文化資源,或者有好的合作藝術家、設計師。更重要的是模切燙印壓痕,因為我們做的是直接銷售給客戶的標準化產品,多數印企的印刷流程根本不能滿足要求,要對現有的生產流程進行改造,質量管控以及對員工的素質要求也很高。一旦生產量放大,還會涉及到供應鏈管理。

更不要說緊隨其後的還有產品的布貨銷售、營銷推廣等大量工作。從資源上來說網印,增加幾個設計師容易,對接文化資源、科技資源、市場資源難。從實際文創產品市場看,除了有政策背景、少部分網紅產品外,大部分做文創產品的企業並沒有實現預期盈利,但緊隨而來的競爭者不斷湧入包裝總論,一如現在的快印紅海。

數字印刷滲到透文創產業,未來真的可期?


● 挑戰是機遇,也是未來印刷工藝

國內正在進行供給側改革,文創商品市場也和其他市場一樣不缺產品,但缺文化主題類產品、缺個性化定製產品、缺小批量品質產品、缺互動體驗的產品,所謂旅遊產品缺文化印刷廠,文創產品缺科技,而這剛好是數字印刷企業的強項。數字印企在投入做文創產品之前,要摸清自身生長基因,思考自己的定位,分析目標客戶與自己原來業務的相關性。只有在繁雜的產品體系、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精準定位網絡出版,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結合市場需求與自身發展特色,不斷進行產品和服務的延展,形成創新型的商業模式,印刷企業才能不斷穩步成長。

數字印刷滲到透文創產業,未來真的可期?


不一定非要另起爐灶、盲目跟風印刷市場,而是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引進好的產品、模式,讓文創產品訂單迴歸到自己擅長的印刷服務模式。比如與創意設計師合作為大客戶服務,實現印刷+文化;與科技公司合作為終端客戶服務,實現印刷+科技包裝材料,比如智能照片打印機。春天撒下種子,靜待秋天收穫時節的到來。通過一段時間積累,琳琅滿目的數字印刷產品本身就是廣告,一定會吸引專業設計師的目光,而他們恰好是圖文快印企業的優質客戶。

在服務上上海電氣,我們進一步在在3個層面上幫助他們,讓合作變得更緊密。一是應用數字印刷技術把他們的想法做成真實的作品,也可以叫打樣;二是引導他們將作品變成商品,在產品特性上下功夫,通過數字印刷等方式提供創意印刷產品太陽化學,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定製服務,也可以做一個樣品,拍照傳至網上銷售,測試市場反應;三是一旦產品銷售狀況良好,就要考慮把商品變成標準化的產品科雷,大批量生產。

數字印刷滲到透文創產業,未來真的可期?


前兩步一般由快印圖文店完成,最後一步由專業印刷廠完成,實現從作品到商品、從商品到產品的進化。總之,作為從數字印刷企業,選擇以文化創意設計為培育方向上光,是順應行業發展趨勢,融合創新,拓展服務領域的積極選擇。結合自身優勢,充分利用當地特有的經濟、文化特點和特色資源,做好文化創意產品市場的聯合開發曬版,用文創產品做導引,最終實現為周邊多種產業提供可能的創意設計、特色印刷和產品包裝類服務,跳出印刷謀發展。在實際經營過程中,我們收穫遠遠不止這些。

從數字印刷到創意設計,從創意設計到文創產品字體,從文創產品到主題展廳,東南文化用數字印刷技術,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