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處世、傳世美文——《菜根譚》經典語錄語句賞析(三十二)

修身處世、傳世美文——《菜根譚》經典語錄語句賞析(三十二)

《菜根譚》是以處世思想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採用語錄體,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無為思想和釋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處世哲學的表白。《菜根譚》文辭優美,對仗工整,含義深邃,耐人尋味。是一部有益於人們陶冶情操、磨鍊意志、奮發向上的通俗讀物。作者以“菜根”為本書命名,意謂“人的才智和修養只有經過艱苦磨鍊才能獲得”。正所謂”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人我一視,動靜兩忘

【原文】喜寂厭喧者往往避人以求靜,不知意在無人便成我相,心著於靜便是動根,如何到得人我一視動靜兩忘的境界?

【大意】一個喜歡清靜討厭喧囂的人,往往離群索居來求取安寧;豈不知遠離人群只是為了自我,而一心求靜的結果是一旦遇到喧囂就會煩躁不安。可見由於過分求靜,反而成為煩躁的禍源。人我本是一體的,而動靜也是互相關聯的,假如不能忘懷自我,只知一味過分強調寧靜,又如何能達到真正安寧的靜界呢?

山居清麗,人都俗氣

【原文】山居胸次清灑,觸物皆有佳思:見孤雲野鶴而起超絕之想,遇石澗流泉而動澡雪之思;撫老檜寒梅而勁節挺立,侶沙鷗麋鹿而機心頓忘。若一走入塵寰,無論物不相關,即此身亦屬贅旒矣!

【大意】隱居在山間胸懷自然開朗灑脫,所接觸的事物自然都能引起高雅的思緒:看見無拘無束的孤雲野鶴,就會引起超塵脫俗的觀念;遇到山谷溪澗的流泉,就會引起洗潔一切世俗雜念的思想;撫摸聳立在風霜中的老檜和臘梅,心中就會不由得湧起效法它們威武不屈堅毅氣節的願望;終年與溫和的沙鷗和麋鹿在一起,會使一切勾心鬥角的邪念全消。假如再度走回煩囂的都市,即使不跟各種聲色環境接觸,也會覺得自己就像旗幟的飄帶那樣毫無用處。

人我合一之時,則雲留而鳥伴

【原文】興逐時來,芳草中撒履閒行,野鳥忘機時作伴;景與心會,落花下披襟兀坐,白雲無語漫相留。

【大意】心血來潮時,何妨脫下鞋襪光腳在草地上散步,就連飛翔山野的小鳥也會忘記被人捕捉的危險來和我作伴;當大自然的景色和我的思想融為一體時,何妨披著衣裳靜坐在花下沉思,默默面對天際白雲,無言卻又有留戀之感。

禍福苦樂,一念之差

【原文】人生福境禍兇皆念想造成,故釋氏雲:“利慾熾然即是火坑,貪愛沉溺便為苦海;一念清烈焰成池,一念警覺船登彼岸。”念頭稍異,境界頓殊,可不慎哉。

【大意】人生的幸福與苦惱全是由自己的觀念所造成,例如釋迦牟尼佛說:“名利的慾望太強烈就等於使自己跳進火坑,貪婪之心太強烈就等於使自己沉入苦海;只要有一絲純潔觀念就會使火坑變成水池,只要有一點警覺精神就能使苦海變成樂園。”可見意識觀念略有不同,人生境界就會全面改變,所以一個人的所思所想必須慎重。

若要功夫深,鐵桿磨成針

【原文】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學道者須加刀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機。

【大意】繩索磨擦木頭長久了可鋸斷木頭,水滴落在石頭上時間一久可貫通堅石,同理,作學問的人也要努力用功才能有所成就;各方細水彙集在一起自然能形成一道河流,瓜果成熟之後自然會脫離枝蔓而掉落,同理,修行學道的人也要聽任自然才能獲得正果。

機息心清,月到風來

【原文】機息時便有月到風來,不必苦海人世;心遠處自無車塵馬跡,何須痼疾丘山。

【大意】當心中停止一切陰謀詭計之後,就會使你有輕鬆舒暢之感,因為從此不再為人間的煩惱而痛苦;當思想遠遠超脫世俗之後,你自然不會聽到外面的車馬喧囂之聲,根本不必眷戀山野林泉的隱居生活。

落葉蘊育萌芽,生機藏於肅殺

【原文】草木才零落,便露萌穎於根底;時序雖凝寒,終回陽氣于飛灰。肅殺之中,生生之意常為之主。即是可以見天地之心。

【大意】花草樹木剛剛凋謝,可是它們下一代的新芽已經從根部長出;一年四季剛演變為寒冬季節,溫暖的陽春就行將到來。當萬物到了飄零枯萎季節,卻在暗中隱藏著綿延不絕的蓬勃生機。從這種生生不息中可以看出天地的好生之德。

雨後山色鮮,靜夜鐘聲清

【原文】雨餘觀山色,景象便覺新妍;夜靜聽鐘聲,音響尤為清越。

【大意】在雨後觀賞山川景色,就會覺得另一番清新氣象;當夜闌人靜聆聽廟院鐘聲,就會覺得音質特別清脆悠揚。

雪夜讀書神清,登山眺望心曠

【原文】登高使人心曠,臨流使人意遠;讀書於雨雪之夜,使人神清;舒嘯於丘阜之巔,使人興邁。

【大意】假如你站在高山上放眼遠看,就會立刻使你感到心胸開闊;假如你面對水流凝思,就會馬上使你意境悠遠。假如你在雨雪之夜讀書,就會使你感到心曠神怡;假如你爬上丘陵展胸低嘯,就會使你感到意氣豪邁。

萬鍾一發,存乎一心

【原文】心曠則萬鍾如瓦罐,心隘則一發似車輪。

【大意】一個心胸闊達的人,即使是一萬鐘的優厚奉祿,也可看成像瓦罐那樣沒價值;一個心胸狹隘的人,即使是一點金錢,也會看成像車輪那麼大。

修身處世、傳世美文——《菜根譚》經典語錄語句賞析(三十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