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之謎(下)

肖邦之謎(下)

西方音樂史是否就是教科書講的模樣?

西方音樂史是否只有一個版本?

讓我們給你不一樣的內容,

古典音樂意外史!!!


肖邦之謎(下)

起底喬治·桑

電影《不能說的秘密》裡,在舊琴房男女主角你儂我儂時,路小雨看著喬治·桑的畫像,對葉湘倫說,“瞧!肖邦最愛的女人㖏…”葉湘倫不走心地回了一句,“可惜,最後還不是沒能在一起?”看過電影的人都會或多或少把臆想中肖邦和喬治·桑的戀愛映射到男女主角身上吧;同時也感嘆天不遂人願,不能成全肖邦與喬治·桑這對戀人。但事實上,喬治·桑真是你想象中的樣子嗎?

歷史記住喬治·桑,主要還是歸功於肖邦。至於作家出身的她,似乎也沒留下什麼驚世駭俗的名著。不過給她一個氣場宏大的女性標籤倒也客觀恰當。單靠文字,靠隻言片語描寫她真有些勉為其難。想要詳細瞭解喬治·桑的情況,可以翻閱一讀安德烈·莫洛夫寫的《喬治·桑傳》。

肖邦之謎(下)

喬治·桑為一個有貴族血統男人和平民女子結合所生。父親早亡,母親離家出走,她繼承了家業——在法國中部諾安的一座宅邸,是日後她與肖邦共同度過九個夏天的地方。

喬治·桑真名叫奧洛爾·杜邦,是由祖母撫養長大,後在巴黎修道院接受教育。18歲時嫁給一個男爵,婚後生過兩個孩子。27歲那年,她離家出走,混在巴黎,開始了在世人眼中“風流女人”的生活。

當時的社會,女性地位低、備受歧視,喬治·桑就穿起男裝出席社交沙龍以示抗議。她在男人面前總是吸菸,讓自己籠罩在煙霧中間,以此來製造暖昧氣氛。她對當時“被迫束縛的性”進行了實踐性的批判;她還是個精力旺盛的小說家,初期的作品歌頌女性戀愛自由和反叛舊習俗;之後寫起了社會性小說;再後來轉為寫田園派小說。和肖邦同居的歲月,她就在寫社會性小說。

肖邦之謎(下)

喬治·桑是個走在時代先鋒的女性解放鬥士,可以想象她在當時的上流社交圈裡是多麼遭人厭惡和嫌棄。即便是生活在當今,她也絕對是個放得開的“風流人物”。在遇到肖邦的時候,她已經跟梅里美、繆塞等人分手了,當時的戀人是一個叫馬菲尤的男人。是她自己迷戀上肖邦的。

初次見面的時候,她並沒有給肖邦留下好印象,事後肖邦回憶說,“差點兒都分不清她究竟是男是女……”她頻頻向肖邦遞送秋波,這讓生性靦腆的肖邦不知所措。為了得到這個男人,她洋洋灑灑寫了一封超級長信給肖邦的朋友格齊瑪挖來吐露心聲,那封長信的篇幅足夠一部中篇小說了。

肖邦之謎(下)

1838年,喬治·桑終於把肖邦弄到手,帶著他逃離巴黎,來到西班牙的馬約卡島,兼做蜜月旅行。但肖邦孱弱的身體(他得過肺結核)經受不起這樣的舟車勞頓,加上喬治·桑旺盛的肉體攻勢,終於被拖垮、咳血,病情加重……這場戀愛中的男女關係就如開始時女方的猛烈攻勢一樣,喬治·桑攥著絕對的主動權,而肖邦僅僅像她的獵物一般。之後,每年夏天他們會在諾安喬治·桑的宅邸避暑;冬天則在巴黎度過。在巴黎的日子裡,他們沒有住在一起,但彼此的住所近到用不了半柱香的路程,做到白天互不妨礙工作,也算是明智之舉。

1847年,二人分手,結束了九年的同居生活。分手的直接原因是喬治·桑的女兒要結婚,再沒有更多的空間容納母親的情人,不過這僅僅是藉口;真實的原因是喬治·桑再也不願意繼續照顧這個肺癆病人。而這一年,肖邦的身體已經孱弱到一個人連二層的樓梯都爬不上去。

肖邦之謎(下)

這段戀情從開始到結束都是喬治·桑佔據主動,最後分手也是喬治·桑提出的。她寫了言辭激烈的信來刁難肖邦,把他攆出家門,不僅如此她還把給肖邦揭短的信複印分發給眾人看。一個叫德克洛的人看過喬治·桑那些複印信之後說,“內容不堪,令人不悅。”

還不算完,喬治·桑後來還寫了一部以肖邦為原型的小說,故事主角是個有嚴重俄狄浦斯情節的肺癆病人。藉著這個角色,她把肖邦罵了個通透……這樣看來喬治·桑這個女人實在太可怕了。她之所以這麼做,是在效仿馬莉·達古伯爵夫人。達古伯爵夫人跟李斯特戀愛之後生了三個小孩,最終還是被李斯特拋棄了,於是自己編撰寫了小說《內裡達》,在書中李斯特被塑造成一個世亂之終棄之的小人,後來引發醜聞。而在喬治·桑的小說《盧克萊切·費羅裡阿尼》中,肖邦成了一個叫卡爾洛的貴族青年,從小在強有力的母親庇護和教育下長大,卡爾洛軟弱怯懦,一受苛責就卑躬屈膝,一遭辱罵就俯首帖耳;但在平日裡卻我行我素,心胸狹窄。在喬治·桑筆下,肖邦成了有嚴重戀母情節的青年。

肖邦之謎(下)

可想而知,在與喬治·桑共處的九年裡,肖邦就是一隻可憐的、失去自由的羔羊,而身處花都巴黎的自己,不知有多少次夢迴遙遠的故鄉,夢迴親生母親的懷抱……

誰能征服肖邦

在華沙的少年歲月,肖邦是被當做罕見的天才來寵溺著長大,博得了很高的評價。事實也是如此,十幾歲的時候他就完成了自己的兩部鋼琴協奏曲。但華沙無論如何在歐洲來說都是鄉下,而且歷史上波蘭是個悲情可憐的國家,弱國不僅無外交,國人更是沒有足夠的勇氣挺直腰桿。儘管,肖邦早在十幾歲就兩次造訪維也納,但他並沒有收到相對於“神童”的待遇,估計肖邦內心會有些許失落吧。

肖邦之謎(下)

21歲那年,肖邦來到了歐洲的最中心巴黎,當時他已經是名符其實的音樂家了,完成了之前提到的兩首協奏曲,還寫出了編號為OP.09的夜曲,以及練習曲第一冊。他在巴黎見到了號稱是怪物、14歲就出版《超級練習曲》的李斯特,也見到了李斯特的對手塔爾貝塔、艾爾茨、希勒等人,他在巴黎看到了流行歌劇,見證了梅耶貝爾的《惡魔羅伯》的叫座,感受了馬莉布朗等首席女伶們活躍的花花世界。這是的肖邦或許內心會泛起一絲怯意,面對如此龐大的社交界撐起的巴黎演藝圈和大把大把鈔票翻飛的場景,他是否會懷疑自己究竟能不能在巴黎站住腳,自視為“鄉巴佬”的自卑會不會一下子把自信擊垮,從此垂頭喪氣呢……

肖邦之謎(下)

他畢竟是鋼琴家,在鋼琴領域的自信讓他說出過,“李斯特不過爾爾”的豪言壯語,但當他見到鋼琴家卡爾布克雷納時,他徹底折服了。肖邦深深的感到無論如何自己都追趕不上這個而,決定跑去真誠請教。據他自己說,“卡爾布克雷納是歐洲第一流的鋼琴家,打擊一定會喜歡。我甚至連給他提鞋都不配……”能說出這樣的話,可見肖邦佩服他到五體投地了。

卡爾布克雷納聽過肖邦的演奏後說,“你是約翰·菲爾德的學生吧?風格像克拉邁,但手法卻是約翰·菲爾德的。”

肖邦說,“這是我聽過最高的褒獎了!”這也足矣證明肖邦是非常尊重約翰·菲爾德的。隨後卡爾布克雷納說,“如果你能忍受三年,我會把你培養成出色的人。”這能看出他把肖邦視為弟子了。

肖邦之謎(下)

今天,肖邦的大名世人皆知,而卡爾布克雷納鮮為人知,這真是件讓人大為不解的事。實際上,華沙音樂學院的埃斯那先生知道此事後也大為光火,故鄉的人也覺得不可思議,大家都認為肖邦再學三年鋼琴著實是浪費時間、甚至將一事無成。

但肖邦卻心安理得的接受了卡爾布克雷納建議。他向各處寫信說,“我要在巴黎呆上三年。我要演奏的像卡爾布克雷納那樣。他那安靜的、迷人的手法,無與倫比的均勻,任何一個音都能發揮出卓越的技巧,那是一切語言都無法描述的美妙……”

肖邦之謎(下)

再也沒有比這更高的褒獎了吧!今天想起來,能想天下聞名的肖邦說出“你要忍耐三年”這樣的話,著實是需要膽量更是需要實力的,而聽到這樣的話還能心平氣和的接受,這也足矣證明卡爾布克雷納的了不起。

所以說,在鋼琴領域,卡爾布克雷納徵服了肖邦。

(肖邦之謎到此完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