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隰州中国梨博园

初秋时节,我随着聚焦山西省隰县采风团的脚步,踏上了开往“中国梨博园”的中巴车。

你好,隰州中国梨博园

“中国梨博园”,位于隰县城南乡路家峪村,距县城20公里,东接洪永线,与霍永高速和中南铁路相邻,规划面积1万余亩,是省级旅游文化和棋牌培训基地,并入选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汽车在蜿蜒盘旋的乡村公路上行驶,窗外是连绵的山峦和隐隐约约悬挂在山腰的白云。

大山寂寂,绿树丛丛,许多山花点缀其间,犹如一幅构思精美的西洋油画。我随即掏出相机,将那美景存入记忆的仓库。“咔嚓”了几下,我便急忙关闭相机,唯恐这拙劣相技玷污了那美丽的画面。

蜿蜒曲折却平坦的新修公路上,少见行人和车辆,新鲜而凉润的空气注入我全身的每一个细胞。我欣喜地接受着大自然赐予的滋润和呵护,尽情地品读着大自然塑造的熟悉而又飘然的作品,并虔诚地膜拜着这轻盈灵动而又温润透明的绮丽世界。

车行一个多小时,便到达“中国梨博园”。

许是踏访的时间不太适宜,因为已错过了梨花盛开的时节。

陪同我踏访的隰县电视台的一名资深记者,绘声绘色地对我讲:“最适宜的是梨花开满山的时候,放眼四望,淡淡幽香,扑鼻而来。梨花白过雪,香似梅,隐逸在山树之间,犹如一幅巨型的水墨画。坐落于群峰之间的‘中国梨博园’,淡雅得有些超尘脱俗,仿佛出浴的少女,袅袅娉婷,舞动芊芊素手,曼妙倾情地传递着生命的气息。”

听了此番话语,我心中不免泛起一点点儿遗憾,还有一点点儿旧时文人般的惆怅。

转而一想,尽管不能一睹梨花少女般的妩媚风姿,也不能随手摘下还未完全成熟的果实一饱口福,但是,已经饱览了梨树成熟少妇般的魅力风韵和“中国梨博园”迷人的秀丽景色,也是非常难得了。

这么一想,心便释然了。

我深情地望一望那些梨树,有的生长在沟壑之间,有的生长在农家院落,有的生长在平坦垣面,有的生长在山路两边。微风吹拂,绿叶翻动、果实摇曳,掀起一波波绿色海浪。那绿色海浪,时刻激荡着我的情怀,一阵阵醉意涌上心头。

披着微风,我迅步来到一处农家院落前,站立在一棵挂满果实的梨树下。

举目凝视良久,渐渐地依着思绪,又穿越到阳德塬万亩梨花的盛开处:但见层层白色花浪,浮在黄土之上,蓝天之下,一片片、一簇簇、一丛丛,萃成束,滚成团,似云锦铺天盖地,在和暖的春光下,如雪如玉,洁白万顷,溢光流彩,璀璨晶莹,美得触目惊心,美得轰轰烈烈。

隐逸在洁白花心之上的点点鹅黄、粉红、淡紫色的花蕊,随着微风摇摆着、跳动着,恰似拇指姑娘舞步般轻盈,优雅甜美得让我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梨花盛开正清明,结伴赏花隰州城。肌肤似雪容颜美,枝摇倩影韵无穷。”

梨花不图虚名,不愿孤居暖室点缀人为的风景,而是植根贫瘠的山野,给人以美的享受。梨花这种纯洁无瑕的朴素、清白与高贵的品格,令我深为敬仰和感佩!

对梨花情有独钟的不仅仅是像我一样的平庸文人,那些声名远播的文人墨客,更是把梨花作为诗思的寄托物。苏轼有“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之诗;王融有“芳春照流雪,深夕映繁星”之句;温庭筠有“梨花雪压枝,莺啭柳如丝”之咏;雷渊有“雪作肌肤玉作容,不将妖艳嫁东风”之赞等等。

你好,隰州中国梨博园

梨花,真是凡尘中最纯洁的爱恋!

“快看,那里的景致多美!”文友兴奋的喊声,打断了我的思绪。

顺着文友的指向,我居高临下,极目远眺,只见一弯碧蓝清澈的人造小河,蛇曲般在偌大的草坪间伸展开来,水中映浮着山峰和树木的倒影。小河两边围绕着木质栅栏墙,栅栏墙外,是两条水泥甬路,看上去既整齐美观,又新颖大方。眼前的景观,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九寨沟那片倒映着万千树木和七彩云天的清幽静谧、碧蓝莹莹的海子。这里尽管没有九寨沟的海子那样气势磅礴,那样斑斓多姿,却亦然是静得神秘,美得够味。

向右侧目,一大片橙黄色的花朵映入眼帘,煞是壮观。知情者说,这种花名叫万寿菊,又名臭芙蓉,为菊科植物,因其花大、花期长,极具观赏性。

走近观赏,异常娇艳,一朵朵竞相绽放,艳丽脱俗,就像一个个仰面期待赞赏的孩童,那样天真,那样烂漫,更像七仙女撒向人间的朵朵奇葩,不论远观还是近看都让我心灵震撼不已。那种橘黄色,有着太阳般的光辉,给我一种灿烂、辉煌、智慧的感觉。那橘黄色的花与嫩绿的茎叶相配,显得特别有朝气、有活力;那橘黄色的花与湛蓝的天空相配,显得格外美丽、高雅。

我敬畏万寿菊不畏干旱、不惧贫瘠、坚贞不屈,拼搏向上的精神品质,更敬畏万寿菊那彰显着“和谐共荣”精神内核的群体栽植的整齐划一。

的确,“中国梨博园”内,灰白、碧蓝、米黄、橙黄、翠绿、深紫、粉红,各种色彩相映成趣;鸳鸯湖、鸳鸯亭、家峪湖、人工草坪、梨园九曲、景区循环路、生态珍禽动物园、300余年老梨树等景点,相得益彰,映照得满园明快亮丽,光彩生辉,不禁使我情绪高昂,感慨油生。

植物的和谐共生,颜色的相互映衬,创意的精致巧妙,谋划的深思熟虑,均蕴涵着大自然的精气灵性,呈现着隰县当家人的聪明才智,滋润着“中国梨博园”不朽的生命潜能,也给老百姓提供了优化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指数的绝好福地。

信步于“中国梨博园”的花草树木之中,我走走停停,边聆听草的低语,花的浅笑,树的鸣唱,边不时地轻抚翠绿色的草坪,橘黄色的花朵,圆柱形的树干,感受那淡淡的清香,不屈的生命,以及“满山尽带黄金甲”的大自然的胜境。

每每到了这个时候,我的脚步就会变得很轻很轻,生怕稍有不慎发出一些响动,惊扰了大自然那一份难得的和谐与宁静。

我深知,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都牵动着隰县当家人浓厚的情感,饱含着当地老百姓殷切的期盼。同时,也撞击着我的心灵,激发着我的热情,升华着我的理念,纯洁着我的境界。

当然,与大自然相比,我感到了人类的渺小,但人类完全可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去改变世间万物,给人们一个崭新的天地。今天,置身于“中国梨博园”的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伟大,心中涌动着无限的欣喜与感动。

此时,正值初秋季节,天高气爽,云淡风轻。山间云雾缭绕,漫山遍野的翠绿,若隐若现在淡淡的云雾之中,神秘而空灵。我忘情地拨动着心灵深处那根纤细的弦,灵魂被“中国梨博园”的绚丽净化着,烦恼被“中国梨博园”的幽静抛弃着。我不断地举起数码相机,将这满目的清澈、翠绿、艳丽、幽雅,连同醉心的游人和村民们的笑靥,全部记录在岁月的拓片上。

久久地徜徉于“中国梨博园”,陶醉在四周迷人的景色里,简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隰县文广新局局长笑容可掬地告诉我:“‘中国梨博园’依托现有上百年的梨树,对隰县的‘梨’进行‘追溯历史,探究根源,弘扬文化,传承品牌’,同时栽植大梨树、红果树、桃树、杏树等美化树种3400余株,全力打造一项绿色生态文化旅游项目。该项目建设年限为5年,总投资9.27亿元人民币,建设内容分为:梨博示范园区、精品梨园、果库配套、果水配套、梨果交易市场、2000吨果酒加工、10万吨浓缩果汁加工、技术人才支撑、地热(温泉)资源勘查几大块。可丰富隰县梨果产业的宣传内容,提供实物和内涵,形成突出‘梨’主题,弘扬‘梨’文化,唱响‘梨’品牌的特色景点,为全面推进隰县梨果产业的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国梨博园”,真是一个激荡的世界,一个创新的场所,一个飞扬的精灵,一个童话般的天地……

我不禁脱口而出:“欲把此地比美人,淡妆浓抹总相宜”。

劲风骤起,激起滔滔绿浪,绿浪之中,凸显着转型跨越率先发展的深度思考,充满着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勃然生机,张扬着个性魅力十足的“隰州精神”,体现着“中国金梨之乡”独特的文化特色,塑造着超越于时代的伟大生命!

你好,隰州中国梨博园

就要离开了,我和“中国梨博园”依依惜别,道不尽心中的感动、感知、感悟、感慨。

这次踏访“中国梨博园”,我不仅饱览了秀美的景色,而且领略到隰县当家人那博大的胸襟与开拓的精神。正是这博大的胸襟,滋养得“中国梨博园”如此迷人;正是这开拓的精神,催开了隰县人企盼已久的“幸福花”。

中巴车开动的那一刻,我的视线穿过车窗,再一次深情地回望透着清幽之气与淡雅之美的“中国梨博园”,心灵深处不禁涌动起一股虔诚的祝愿:隰县的明天更加美好!(王友明)

王友明,河北临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临汾市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世界王氏》杂志编委、《散文福地》杂志顾问、江山文学网签约作者、《东方散文》杂志签约作家。中国散文精英奖、中国当代散文奖获得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