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穿越》一個細節勝過《流浪地球》,實地取景更勝CG特效

《流浪地球》上映七日以來,已經給了我們觀眾太多的驚喜,它不僅是一部誠意之作,更代表著國產科幻片從0到1的巨大跨越。就在今天,《流浪地球》的票房突破

20億!這是觀眾對創作者們辛勤付出的最大肯定。

而一些細心的觀眾,熱愛科幻片的電影迷們非常樂意把《流浪地球》和《星際穿越》作比較。《流浪地球》與前輩《星際穿越》是否存在差距?答案是肯定的。其中一個細節差距,就是《星際穿越》更多的實地取景,這些真實存在的景色比電影中還要美,更能衝擊觀眾的視覺感官。

《星際穿越》一個細節勝過《流浪地球》,實地取景更勝CG特效

在虛擬技術佔主導的好萊塢,《星際穿越》的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關注的是如何儘量避免使用CG特效,創造出真實而殘酷的地球末日和外星世界,他用拍攝本身來製造視覺魔術正是對電影本身的致敬。

《星際穿越》一個細節勝過《流浪地球》,實地取景更勝CG特效

《星際穿越》中這座被巨浪統治的外星星球創造出的視覺效果非常震撼人,而且更震撼的是,它真實存在。

《星際穿越》一個細節勝過《流浪地球》,實地取景更勝CG特效

在劇本中,這顆星球由於收到黑洞產生的巨大潮汐力,無時無刻不處於掀起的滔天巨浪中。為了找到適合這個星球的場景,諾蘭冒雨在冰島走過了六七座冰川,最終選擇了瓦特納冰川。

《星際穿越》一個細節勝過《流浪地球》,實地取景更勝CG特效

“我們真是想盡了辦法。我們在冰島取景,完全拋棄了綠幕。冰川、海洋都是真實存在的景色,不是特效。”諾蘭介紹說。巨浪也是真的,——當然,這部分是靠視覺差和縮微模型配合拍攝完成的。

《星際穿越》一個細節勝過《流浪地球》,實地取景更勝CG特效

瓦特納冰川位於冰島的東南部,面積達8300平方公里,是歐洲最大的冰川,僅次於南極冰川和格陵蘭冰川。瓦特納冰川海拔約1500米,其不靜止的特性成為冰島的典型風光,白茫茫的冰川世界給人一種“萬徑人蹤滅”的寂寥感。最為奇特的是在瓦特納冰川地區還分佈著熔岩、火山口和熱湖,寒冷的極地地區和炎熱的熔岩、火山口以及熱湖相共存,因此被人們稱為“冰與火之地”。

《星際穿越》一個細節勝過《流浪地球》,實地取景更勝CG特效

唯美的瓦特納冰川不僅給人美的視覺享受,還可以在冰山湖上進行各項活動。最令人陶醉的要數乘快艇深入瓦特納冰川的腹地,觀看潔白的冰山將陽光映襯得格外閃亮時的美景;暢遊於淡藍淡藍的海水中,大塊的浮冰漂過,讓人驚訝不已。

《星際穿越》一個細節勝過《流浪地球》,實地取景更勝CG特效

《星際穿越》中地球的場景基本來源於加拿大艾伯塔省,包括卡爾加里、坎莫爾、奧科托克斯、麥克勞德堡以及南頓。這些地方對於庫珀及其家人來說就是他們在地球上的“

世界盡頭”。艾伯塔省聞名遐邇的金色草原、此起彼伏的山麓小丘以及放眼望去的崇山頂峰都作為背景出現在了電影中。

《星際穿越》一個細節勝過《流浪地球》,實地取景更勝CG特效

加拿大的冬季有無限美景,其中備受矚目的造訪之地便是位於西部核心地帶的艾伯塔省。

《星際穿越》一個細節勝過《流浪地球》,實地取景更勝CG特效

西與巍峨壯闊的落基山脈接壤,擁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遺產的幾大著名國家公園,湛藍清澈如寶石般的湖泊,充滿活力的節日之城埃德蒙頓,狂放不羈的牛仔城卡爾加里…都令人無比嚮往。

《星際穿越》一個細節勝過《流浪地球》,實地取景更勝CG特效

電影中,庫珀在自家農田裡發現了一架無人駕駛飛機,並饒有興致地驅車開進玉米地,與兒女一起追逐無人駕駛飛機。

《星際穿越》一個細節勝過《流浪地球》,實地取景更勝CG特效

這一幕的造價是相當高昂的,事實上,那一望無際的浩大玉米地並非後期技術人員製造出來的。

《星際穿越》一個細節勝過《流浪地球》,實地取景更勝CG特效

諾蘭介紹,這些玉米早在1年前就種植上在了卡爾加里拍攝地。“絕大部分都是實景拍攝,用投影儀、迷你模型現場拍攝,只在必要的時候使用CGI技術,比如在穿越宇宙的部分,那部分是在工作室做的。”

《星際穿越》一個細節勝過《流浪地球》,實地取景更勝CG特效

電影中另一個視覺震撼就是大沙塵暴場景。《星際穿越》中末日般的大沙塵暴實實在在的是人工降沙,除了無數巨型風扇,還有成噸成噸的黃沙。而真實拍攝這一幕的就是麥克勞德堡。

《星際穿越》一個細節勝過《流浪地球》,實地取景更勝CG特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