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奚的品德魅力

百里奚,(大約公元前700年—公元前621年),春秋楚國宛邑(今河南南陽)人。百里奚前半生仕途坎坷,直到古稀之年入仕秦國,推行變法改革,堅持德化為先,最終使秦國大治。百里奚變法沒有落得吳起、商鞅變法的悲催局面,反而是百里奚去世的時候,"秦國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謠,舂者不相杵",可見百里奚的品德魅力在秦人心目中的地位。

百里奚的品德魅力

堅忍不移,善聽建言。

百里奚在妻子杜氏的勸說下,已經三十的他從南陽出遊求仕,到了宋國、齊國等國家,卻因為朝堂無人引薦而沒有得到任用,以至於在齊國的時候,淪落到街頭乞討為生。即使這樣,也絲毫沒有改變百里奚求取仕途的信心和決心,更不要提返回南陽故里了。在流浪的歲月裡,百里奚和蹇叔相識相知。中間百里奚曾經有兩次出仕機遇,一是齊國新王招賢,一是周王子頹飼牛,但是蹇叔建議百里奚不要出仕,百里奚對此也是言聽計從,從後面發生的史實來看,善聽建言讓百里奚躲避了兩次大的災難。

耐得寂寞,守得清貧。

百里奚終於在虞國求得一席之地,被任命為中大夫。虞國國君是個愛財如命、缺乏政治頭腦的人。當晉獻公假道伐虢的時候,百里奚清醒的意識到唇亡齒寒,力諫國君不要借道與晉。虞國國君充耳不聞,這讓百里奚感到對牛彈琴的無奈,但是百里奚並沒有選擇逃離。隨著晉獻公滅了虢國,順手就把虞國給滅了。百里奚跟隨虞國國君一起當了俘虜。在晉國,曾經有高官厚祿的誘惑,百里奚卻堅守清貧,拒絕出仕。百里奚被晉國充作媵人陪嫁到秦國,不甘做奴隸的百里奚中途逃回楚國。剛入楚國,就被野人俘獲,憑著養牛的本領居然也能安身立命,並且名聲一度傳到楚王耳中。

百里奚的品德魅力

胸懷坦蕩,舉賢薦才。

百里奚被秦穆公用五張羊皮從楚國換到秦國的時候,百里奚已經是七十歲的高齡老人了。秦穆公與百里奚一席談話下來,大喜過望,立馬封百里奚為上卿,委以國政。面對這遲來的高官厚祿,百里奚沒有沾沾自喜,而是馬上就向秦穆公推薦了蹇叔,並且建言讓蹇叔擔任上卿。秦穆公惜乎百里奚和蹇叔的才能,更驚訝於百里奚的胸懷談單,於是設立左右上卿,令二人共同輔佐朝政。

富貴不揚,平易近人。

百里奚在秦國貴為上卿,卻始終保持著愛民思想。他勤勉政事,衣不著華富,食不喜奢靡,平常不坐車,夏天不張華蓋,經常深入民間,走訪民間疾苦,足跡遍佈國中,出行不用隨從的車輛,不帶武裝防衛,清廉、親民、務實的工作作風深得秦國人民的信賴。在政治變革上,對內提倡教化,堅持德育、開啟民智為主,刑罰為後,套用當今時詞語就是堅持了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兩手抓,秉持遵循周朝的官制和朝儀,從根本上改變了秦國落後的國體;對外一方面採用懷柔政策,征服西戎,擴地千里,一方面努力做好睦鄰友好工作,維護秦晉之好、搞好與鄰國的關係,不興戰事,使秦國短期內大治。

百里奚的品德魅力

用情專一,不棄糟糠。

百里奚的妻子杜氏早期鼓勵和支持其出遊求仕。在百里奚在外奔波的近四十多年中,杜氏帶著孩子艱難度日,更是因為貧瘠而流浪各國,輾轉之中聽說百里奚已經貴為秦國國相,於是就有了相堂鼓琴的故事傳說。此時的百里奚已經實現了人生的華麗變身,榮華富貴在手、奴僕侍從遍地,大可不必再去相認年齡半百的糟糠之妻,但是百里奚在聽了杜氏的琴歌之後,當堂相認,不僅一家團聚,更為秦國帶來了一員猛將孟明視(百里奚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