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系列之祭祖辭年

年味系列之祭祖辭年

晌午家裡男人們捎上香火、紙花,代替鞭炮、黃紙,扛著鋤頭,祭拜祖墳、逝者墳,辭年人的這份踏足之心不隨天氣的好壞、少許習俗的移風而改變。

以車代步的遠方人,方便步行的鄰里人,祖墳石階下都畢恭畢敬,此時沒有誰會端著平日裡的偽樣子,在此地不想自找沒趣。

上香插紙花,磕頭拜先人,福祿安康的祈語在心裡虔誠地默唸,嗅一口山上松針與石爐焚香,除此之外還能分辨出此類祈福。

在特定的日子裡有些故事才會開啟它的話匣,故事裡的人、物、事不曾改變,也許述事的曾經人說於聽者僅此多而已,父輩說與你的多不過他們曾聽的。

一路上你總之會是個好的聽眾。

石碑上碑文磨損的樣子和歲月與你無關的事實一樣清晰,那段過往與父輩深有交集。

鋤頭在父輩手中,薅鋤寸高的墳頭草,外圈刨條小溝引水外流,再往墳頭垛上一塊新土。

回程的路上,不經意間順著父輩手指的方向,一旁的嘀咕不清不楚地說著,那小塊地是備給他們自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