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鉅野100餘畝玉米幾近絕產,農戶質疑種子質量有問題!

近日,鉅野縣麒麟鎮大屯村的多名村民向本報反映,稱在村中種子經銷商處購買的“登海685”玉米種子,在即將收穫時卻發現被剝開外衣的玉米棒子跟“捂了”似的,籽粒乾癟、發黑,幾近絕產。村中凡是購買了該品種的種子,結果都出現了這種問題,而種植其他品種的玉米都沒事。對此,種子代理商鉅野恆勝農資有限公司有關人員稱,系前段時間高溫熱害導致玉米無法授粉,無法成粒。對於此時,記者進行採訪。

菏澤鉅野100餘畝玉米幾近絕產,農戶質疑種子質量有問題!


農戶:幾近收穫卻發現玉米籽粒乾癟、發黑,面臨絕產危險

目前,距離秋玉米收穫時間已不到一個月,本是收穫的季節,而鉅野縣麒麟鎮大屯村村民石海成卻滿臉愁容,因為今年他家種植的玉米有可能絕收。

“單看玉米秧,跟其他玉米無異,但剝開玉米外衣,露出的籽粒跟‘發黴’似的,顏色發黑,根本沒法賣。”農戶石海成說,他往年都種植其他品種的玉米種子,但今年村中的種子經銷商宣傳“登海685”玉米種子結出的“玉米棒子”大、高產、抗病,便購買了18袋該品種種子,每袋65元,種植面積近10畝。

石海成說,自播種後,他都跟往年一樣,澆水、施肥、噴藥,以及日常田間搭理,玉米自發芽、成株以及抽穗結出玉米,都與其他品種玉米無異。“而在9月2日左右,我到田間查看玉米成熟情況,掰開玉米外衣卻發現籽粒乾癟,顏色發黑。”石海成說,他原本只是以為該棵玉米是由於受到病蟲害引起,然後他又連續剝開了10餘個玉米,都出現了這種情況,他慌了:辛苦種植的10畝玉米將面臨絕收。

“是不是種子出現問題?村中也有其他農村購買了此類種子,是不是也出現了該問題?”於是,石海成又找到村中其他農戶,到田間查看,情況一樣。然而,村中種植的其他品種玉米,並沒有出現該問題。

石海成說,村中共有10餘名農戶種植了“登海685”玉米種子,都出現了外表看似很大的“玉米棒子”,掰開後好的也只有三四十好粒,其餘都乾癟、發黑,一掐還有黑水。經粗略統計,村中至少100畝玉米今年面臨絕收。

菏澤鉅野100餘畝玉米幾近絕產,農戶質疑種子質量有問題!


種子代理商稱:系高溫熱害造成無法授粉,籽粒乾癟

在發現種植的玉米出現問題後,石海成等多名農戶找到村中銷售“登海685”玉米種子的經銷商和代理商鉅野恆勝農資有限公司,皆未果。

9月10日上午,記者根據石海成提供的電話,聯繫到經銷商魯某,據他介紹,石海成等村民反映的問題屬實,但是否是由於種子質量問題所致,他也不清楚。魯某表示,他是從去年開始對外銷售“登海685”玉米種子,由於是第一次,他只進購了一少部分,看看收成如何。“當年,村民反映收成很好,所以今年我才大量購買了該品種種子。”魯某說,他不僅在本村銷售,還涉及到其他鄉鎮以及縣區,總共有1000畝左右,但未曾想,今年卻出現了問題。

“目前,根據購買此類種子農戶反映的情況,並不是所有的玉米都出現了問題,而大屯村較重。”魯某說,他也不確定是否種子問題,並已將該情況上報給代理商。目前,他正與農戶帶著問題玉米前往縣農業部門進行檢測。

隨後,記者又聯繫到代理商鉅野恆勝農資有限公司負責種子業務的李姓負責人,他稱大屯村所出現的玉米籽粒乾癟、發黑,並不是“登海685”種子質量出現問題,而是由於前段時間的長期高溫天氣所致。他表示,玉米在授粉時,遭遇天氣持續高溫,連續多天氣溫在35℃以上,玉米無法完成授粉,形成不孕粒,出現癟粒,黴粒。

菏澤鉅野100餘畝玉米幾近絕產,農戶質疑種子質量有問題!


縣農業部門:建議農戶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

隨後,當記者提及農戶將問題玉米帶往縣農業部門進行檢測時,鉅野恆勝農資李姓負責人稱,這樣最好不過了。他說,通過專業部門檢測,如果確實是他們的種子質量出現問題,造成莊稼減產,他們會聯繫種子公司,按照規定對農戶進行理賠。

為了解事情進展,10日下午,記者又聯繫到農戶石海成,他說鉅野縣農業局有關部門已經對他們提供的問題玉米進行查看,造成玉米籽粒乾癟、發黑主要受高溫天氣以及種子差異影響。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石海成等農戶在村中交納了農業保險,保險公司是否對此進行理賠?石海成說,他們已經將該事反映給村委會,村裡幹部找到保險公司,對方稱玉米只有受大風、旱澇等自然災害影響導致減產才能理賠,說他們不在理賠範圍之內。

玉米絕收是否確與種子質量有關以及如何減少農戶損失,記者聯繫到鉅野縣農業局執法大隊有關負責人,據他介紹,麒麟鎮大屯村發生的玉米乾癟、發黑問題主要是由於高溫熱害造成的。“根據我們目前掌握的情況,凡是種植該品種玉米早的,結出的玉米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癟粒,而種植晚而躲過高溫天氣的,則受影響較小。”他說。

對於農戶如何最大程度減少損失,該負責人稱,去年山東省已經將高溫熱害納入農業保險範疇,凡是交納保險的農戶可通過村、鎮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縣農業局可進行協調。對此,鉅野恆勝農資有限公司李姓負責人說,他們也會積極與保險公司進行協調,以減少農戶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