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考虑别人的利益,你也会得到自己想要的

优先考虑别人的利益,你也会得到自己想要的

01

亲戚家的小孩,今年刚上大学,开学没多久,就跟家里提出要买笔记本电脑。

买之前还在群里问过大家,什么配置,什么牌子,问完就没了音讯,大家都以为他已经买了。

前几天有个长辈在群里说,那个小子把买电脑的几千块钱丢了,竟然瞒着家人,和妹妹商量了,一起打工,准备挣钱了重买一台。

他妹妹还在上高中,他也只是大一,因为丢了钱,两兄妹竟然如此默契,什么都没说就决定一起攒钱。

两兄妹平时在一起的时候矛盾挺多的,现在分开了感情反而好了。

去年还在同一所学校念高中时,妹妹生日想要哥哥刚买的新手机,哥哥死活不让,两人还吵了架。

妹妹在学校有不少追求者,看妹妹的样子,好像对其中一个男生挺有好感。

父母自然不知道这事,但是哥哥看到过妹妹收到的小礼物,心里也就猜到了七八分。

妹妹担心哥哥把这事告诉父母,父母误会自己早恋就不好了。哥哥担心妹妹把丢钱的事说出来,自己肯定要挨骂的。

所以后来两人一商量,互相为对方保密,一起打工挣钱,如果到时钱够了,哥哥还答应送妹妹一个新手机。

本来丢了几千块钱,哥哥肯定会被父母责备,但是哥哥找到妹妹,帮她隐瞒恋情,还送手机,妹妹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自然会尽全力帮哥哥保密。


优先考虑别人的利益,你也会得到自己想要的

02

以前有个同事,工作很出色,也因为此,总觉得自己应该享受一些特殊待遇。

经常迟到早退,但是因为在公司多年,上司也认可他的能力,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后来他的直接领导外派,新来了一个领导。

对于他的特殊待遇很费解,找他谈话,问他原因,他说,公司不是以结果为导向吗?我做好了工作,为什么不能有点优待?

新领导说,公司的制度是规范所有人的行为,你既然是公司的一份子,就不该当这里是菜市场,起码的规章制度应该遵守的。

他在心里嘲笑新上司的迂腐,对他的话充耳不闻。

后来公司有晋升的名额,表现还不如他的人都升职了,光荣榜上却没有他的名字。

他打电话给之前的旧领导,请求帮助,旧领导让他去找新领导,新领导说自己早就提醒过他了,是他不听。

他更觉得是新领导容不下自己,嫉妒自己,反正自己有能力,不行就跳槽。

后来换了两个单位,发现公司的制度和管理更奇葩,自己根本无法施展才华。

他想回去,可是得罪了新领导,还怎么回去?

而新领导本以为杀杀他的威风,他也就老实了,可是没想到把他逼走了,部门业绩下滑很多,每天都很头疼。

这里的上司和下属本来可以协同作战,互惠互利的,但是因为相互对立,不肯妥协,谁都得不到任何好处。


优先考虑别人的利益,你也会得到自己想要的

03

某公司和其包装供应商合作多年,相处愉快。

后来有另外一个供应商找上门,价格比之前那个厂家还低,而质量竟然是一样的。

在业务员的一再坚持下,老板决定和新的供应商合作,节省开支。

而老的供应商又不愿意失去这么大的一个客户,也采取降价策略。这样两个供应商一再杀价,最后老供应商亏不起,只好放弃。

而新的供应商虽然得到了一个大客户,但是由于价格压得太低,基本没有利润,一直在后悔。

如果一开始,后来者能够设计出更高性价比的包装,哪怕价格比对手贵一点又怕什么呢?

价格战不仅是让对手活不下去,自己也活不下去啊。而公司为了盈利,慢慢质量也开始下滑了。

这样的做法,对竞争对手,客户,自己都没任何好处。

之前也不是没考虑过和对手合作,但是别人不会白白把做好的市场让给你,所以思前想后,只能用下策,打价格战。

没想到还是两败俱伤。这就是因为怀疑对手而导致的失败。


04

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惯性思维都是利己,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

但是正因为如此,明明可以通过合作来让双方获取最大化利益的事情,往往会因为双方都想着自己的利益,而采取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最终双方形成博弈态势,谁也无法获得好处。这就是典型的囚徒效应。

《三个和尚》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之所以一个和尚能自给自足,两个人能和平共处,三个人反而没水吃,说明的正是囚徒困境。

三个人都想着别人会去挑水,或者凭什么是我挑水?

如果在工作中有这样的思维,那你再努力也很难得到升迁。

勤奋,努力,上进是美德,但是别指望你天天加班到十点老板就会给你升职加薪。

老板考虑的永远都是如何花最少的钱带来最大化收益。

如果你能始终想到:先让别人获利,然后才是双方获利。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真正想要的东西。

合作共赢,博弈全输。希望我们都不要做思维上的囚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