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間,京津冀地區群眾正感受到這些變化

原標題:五年間,京津冀地區群眾正感受到這些變化

多年來,位於華北的京津冀大地,地區間發展不均衡成為一道鴻溝。五年前,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如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正在形成,越來越多的京津冀地區群眾正感受到協同發展的浪潮。

五年來,京畿大地發生了哪些變化?三地群眾享受到哪些“一體化”的紅利?

五年間,京津冀地區群眾正感受到這些變化


北京“輕盈”了,天津和河北發展更有活力了

北京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閉市後,在這裡生活許多年的商戶齊智傑,把生意搬到天津。這個昔日北方最大的服裝批發集散地,最多時每天10萬人來此,曾是許多市民記憶裡的標誌性地方。在非首都功能疏解中,這個批發市場徹底閉市。

同樣疏解的還有大紅門服裝批發市場等數百家商品交易市場、物流中心。齊智傑離開北京後開啟了新生活,還有許多商戶轉移到河北省白溝新城,也開始了新徵程。

原來的批發市場,如今已經變成北京金融科技與專業服務創新示範區。中移動金融科技、光大雲繳費、雲粒智慧等一批符合區域功能新定位的機構,落戶該區域。

越來越多市民感受到:北京正在變得“輕盈”,服務業、高新技術業競爭力正在增強;天津、河北也贏來更多發展機會。

五年間,京津冀地區群眾正感受到這些變化


一卡走遍京津冀,“斷頭路”越來越少了

2018年9月,河北省香河縣居民王斌在香河縣便民服務中心,買到了一張“交通一卡通”,這張卡不僅可以在香河縣乘坐公交,還可以在北京、天津以及全國其他200多個城市乘坐公交、地鐵,這讓他深感便利。

“交通一卡通”已向河北縣級城市拓展,這是京津冀地區在互聯互通領域協同發展的縮影。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推進,目前,出京公交線路正越來越多,“一卡走遍京津冀”的出行模式已初步形成,三地交通協同發展區域公交一體化發展格局正在形成。

許多群眾感受到,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之間的交通網絡越來越密,“斷頭路”越來越少。

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經濟司司長郭蘭峰2018年9月介紹,京津冀一批標誌性交通項目已經落成,區域交通互聯互通加速形成。京津城際延長線、石濟客專、津保鐵路、張唐鐵路等已建成通車,累計打通擴容“斷頭路”“瓶頸路”800多公里。

五年間,京津冀地區群眾正感受到這些變化


越來越多人能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

2018年,河北承德應用技術職業學院的237名新生,在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參加了一場特殊的入學典禮。作為天津對口支援承德建設高等職業院校的受益者,他們要在天津完成一年的學習,享受天津優質的職業教育資源。

“我感覺自己很幸運。”來自承德灤平縣的大一新生張山說。

過去的五年,許多群眾感受到,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正大步向前。在基礎教育領域,京津冀教育部門不斷採取舉措,試圖共同提高基礎教育質量;在高等教育方面,中國人民大學新校區大廠拓展區項目在河北省大廠回族自治縣開工建設。

近日,京津冀三地明確,將促進區域基礎教育深度融合,繼續推動京津優質中小學(幼兒園)與河北省學校開展跨省域合作辦學;支持有條件的在京部委屬高校到津冀建設附中、附小、附幼。加強協作提升教師能力素質,深入推進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校(園)長掛職交流;聯合在河北省開展“教師校長百千萬工程”,合作培養百名名師名校長、千名優秀教師校長、萬名骨幹教師校長;推進三省市師範院校在河北省貧困縣建設教師培養培訓基地。

五年間,京津冀地區群眾正感受到這些變化


去年,河北唐山曹妃甸區的居民楊本蘭,駕車行駛在高速路上,突然感覺頭脹、胸疼,到曹妃甸區醫院確診為突發心梗。住院第二天,他就被推進了手術室,北京安貞醫院的王蘇醫生主刀,為他做了支架手術。

目前,京津冀三地正在持續推進醫療協作,努力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楊本蘭就是京津冀醫療協作的直接受益者,在以前,他只能到百公里以外的唐山市做手術,甚至轉診到兩百多公里以外的北京。但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後,北京安貞醫院的專家每週都會到曹妃甸區醫院做手術。

“真沒想到,在家門口的醫院,也能有北京的專家。”楊本蘭說。

北京與曹妃甸的醫療合作,是京津冀醫療協作的縮影。北京市發改委協同綜合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京津冀三地的重點醫療項目合作持續推進,北京市已有多家醫院與河北醫院建立合作關係,啟動和實施了北京-曹妃甸、北京-燕達、北京-張家口、北京—承德、北京-保定等多個重點醫療衛生合作項目。

五年間,京津冀地區群眾正感受到這些變化


越來越多北京企業到天津、河北創業

京津冀協同發展這些年,創新創業團隊在京津兩地之間的融合、互動、交流日益緊密,不但成為激活兩地加快轉型發展的新生力量,而且在深化協同方面,扮演著越來越重要角色。

總部位於北京的萬星在線,2015年向天津拓展,並註冊了萬星教育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依靠著北京源源不斷的技術、創意等智力資源輸出,和天津廣闊的市場,還兼具政策及成本優勢,兩地創業互動具有得天獨厚的互補性。

萬星教育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一款英語在線學習系統“萬星在線助教學習平臺”,活躍用戶已增長到15萬。嚐到在天津發展的甜頭後,團隊主要成員先後在天津定居、紮根發展。

“北京的人才資源成本較高,我們一開始抱著試試看的想法來到天津。”北京並行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健坦言,2015年,他的創業團隊在武清商務區入駐,取得了意料之外的快速發展。2015年、2016年連續兩年增長翻番。

公司在天津發展中,不但吸引了來自南開大學、天津大學的高層次人才,而且員工落戶也得到較為順暢的解決,企業發展解除了後顧之憂。

多名創業人才表示,京津冀正在許多領域融於一體。

五年間,京津冀地區群眾正感受到這些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