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江船閘下月底運行 坐水巴可從富春江到蘭江

6月22日,富春江船閘擴建改造工程正式進入閘閥門無水聯合調試的關鍵階段,預計7月底通水試運行。

富春江船閘位於桐廬富春江鎮,建於上世紀60年代,為100噸級船閘,設計通行能力每年100萬噸。

據桐廬地方海事處船檢室主任季利民說,以前,富春江船閘通行的大多是60-80噸位的船隻,上下往來運送物品不同,上游衢州、蘭溪、建德運往下游的多是木材、紅磚、玻璃製品、砂石料等原料。後來建德等地限制開山採石,石料逐漸少了,不過運輸水泥熟料的船隻多了,因為建德建了海螺、紅獅兩家水泥廠。

下游運往上游的,多是化肥、農藥、柴油等農資物品,不過大頭還是煤炭。水上運送速度比較慢,農副產品因為要考慮新鮮度,一般不會走船運。

當時,船閘每天只開2次,一天放行8到16條船。300噸級的船舶,一次只能過2艘。船閘上下游經常有大量船戶等候過閘,最長的要等20多天。

近年來,富春江沿岸經濟飛速發展,往來運送的運輸物品,也變成了企業原材料、煤炭、建材、糧食等物資,每年達1200多萬噸,老邁的富春江船閘顯得有些跟不上節拍。往來的船隻到了這裡,只能望“閘”興嘆。

2012年11月20日,富春江船閘啟動改造擴建,是省內建設規模最大、水頭(指船閘上下游水位的落差)最高的船閘,運行水頭達20.21米,與國內最大的三峽船閘平均單級水頭相當。長300米的船閘閘室,最多可同時容納10-12艘500-1000噸級的船舶同時過閘,通行能力提高到500噸級(兼顧1000噸級),每年吞吐量近期達2500萬噸、遠期可達3200萬噸,比老閘增長了50多倍,換算成500噸級的船隻,每年從這裡進出的船隻超過1萬艘。

據杭州交通港航部門測算,錢塘江中上游航道運輸通過能力,相當於一條複線鐵路或兩條4車道高速公路,每年可直接節約運費9億元以上。

富春江船閘的改擴建,也將帶動富春江沿岸的旅遊產業發展。富春江船閘開通後,將把杭州、金華、衢州、錢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蘭江、千島湖等地串成一個水上旅遊網,京杭運河上的水上巴士,現在只能開到錢塘江口,未來,坐著水上巴士,可以泛舟富春江,並可一路遊覽到蘭江。

建德和桐廬啟動了旅遊碼頭建設,建德計劃新建姚塢遊客集散中心、遊輪(艇)碼頭等 配套設施。桐廬也計劃在分水江和富春江交叉口的新龍村建設一個集水上游樂園、民居民宿於一體的休閒旅遊區。

(都市快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