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艺术是什么?

就欣赏和享受当代艺术而言,最好的起点不是去判断它是好还是不好,而是去理解,它何以从达·芬奇的古典艺术演变成了今天的腌鲨鱼和乱糟糟的床。

在现代艺术的范畴中,我们对观念艺术中的行为艺术(Performance Art)往往持怀疑的态度。比如,基于艺术家时刻在场的一种艺术形式,如何用实际内容填充美术馆里数英里的白墙?对于那些原本只是在某地一次性演出的短暂艺术品,如何凑成一次回顾展?

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必须在现场——这便是行为艺术的魅力所在。

马塞尔·杜尚是观念艺术之父。他的“现成品”——最著名的是那个小便器,导致了与传统的决裂,引起了对什么是艺术和什么应该是艺术的重新评价。


行为艺术是什么?


马塞尔·杜尚《泉》(1971年复制品)

在杜尚的强制介入之前,艺术是人造的,通常具有美学、技术及知识价值的东西。镶在框里,挂在墙上,或安放在基座上。而杜尚的观点是,艺术家不应该被限于如此严格的媒介范围内来表达他们的情感。

他认为,概念,是第一位的,而后才应该考虑什么是表达概念的可能的最好的形式。

行为艺术现场

在观念艺术中被称为行为艺术的分支里,还有另一种选择,那就是以艺术家自己的身体做媒介。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南斯拉夫的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


行为艺术是什么?


2010 《The Artistis Present》(艺术家在现场)她立志在博物馆开门的七个半小时里一直坐在中庭的椅子上,不动也不休息,而且,她承诺在整整三个月的展期里都将承受这样的折磨。

行为艺术是什么?

行为艺术是什么?

展期中参与者与阿布拉维奇的动情时刻

“这种美丽和无条件的爱的感觉,在你的身体和环境之间没有任何边界,你开始有种令人难以置信的轻盈和谐的感觉。有些东西变得圣洁。有些我无法解释,公众开始感受其中,这是难得的东西。”

还有更为早期的日本艺术家小野洋子 Yoko

行为艺术是什么?

分别为1964 《切片》、1966 《切片》、 2003《切片》

“1964年我第一次表演时,心里满是愤恨和不安,但在2003年,我70岁时,是怀着对你,对全世界的爱而做的。”


行为艺术是什么?


1974 《我爱美国,美国爱我》 博伊斯将自己关在一个笼子里长达一周,只有一只产于北美原野的小狼相伴。

“我想要孤立自己,隔绝自己,除了荒原狼不多看美国任何东西。”


行为艺术是什么?


2012年,1700名志愿者在德国慕尼黑市中心的马克斯·约瑟夫广场上


行为艺术是什么?


2016年,3200名志愿者在赫尔街道上

艺术家斯宾塞·图尼克

利用大量集体行为艺术形式创作出很多震撼的画面。

“对我来说,人体就代表生命、美和艺术。他们是生长在城市上的青苔,光滑、美丽、生机勃勃。”

当然,影像时代的到来方便也解决了“一次性”表演的遗憾,运用影像记录的方式来保存他们相对长时间的行为表演的艺术家,也甚多。比如,台湾出生的谢德庆。

行为艺术是什么?

行为艺术是什么?

▲ 1980-1981 《打卡》

“我每个小时整点打一次卡,这是一个重复,但是你从另一个角度看,他就不是重复,因为每一个小时都是新的。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在我的人生哲学里我会说人生是一次无期徒刑,人生是度过时间,人生就是自由思考。”

行为艺术不仅仅局限于艺术家的行为和想法的表达,还包括了观众的反应,在欣赏艺术表演的过程中,观者的思考,甚或是尴尬,其重要性都丝毫不亚于其作品重要性。

*图片来自外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