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6種“做飯”習慣很容易“致癌”,比吸菸還厲害,請抓緊改正

對於美食來說,本身屬於正常人的一種追求;對於美食,一部分人喜歡出去品鑑,一部分人喜歡自己烹飪製作;對於自家烹飪的這部分人群來說,建議這樣做,更建議靠譜做,因為其實存在很多種不靠譜的烹調做菜習慣是對身體“致癌”的;有哪些做菜習慣需要大家注意,生活當中我們又該怎樣減小患癌風險呢?


這6種“做飯”習慣很容易“致癌”,比吸菸還厲害,請抓緊改正


有這樣6種烹飪習慣容易致癌:

不刷鍋就接著炒菜:

有些人為了圖省事,有些人自認為自家的鍋很乾淨,總是不喜歡刷鍋就接著烹調下一道菜,但其實這樣看著比較乾淨的“沒刷的鍋”很容易存在剩餘食物的殘渣和一些油脂,對於這種情況,很容易由於再次高溫加熱產生苯並芘等致癌物質。

所以,無論如何,建議您一定在烹調完一道菜後將鍋清洗乾淨再去烹調下一道菜。

油冒煙之後才下菜:

對於現在市面上的食用油而言,都是經過了精煉加工的,升高了煙點,加工工藝中減少了會冒煙的物質;如果當鍋出現冒煙的情況,油溫已經達到了200攝氏度以上,此時下鍋一是容易損失食物的營養價值,二是容易導致蛋白質和脂肪發生變性,從而就會產生一些致癌物質。

所以,針對這個事情,建議大家生活中烹調要做到“熱鍋涼油”。


這6種“做飯”習慣很容易“致癌”,比吸菸還厲害,請抓緊改正


炒菜時不喜歡開油煙機,或者是炒菜之後立即關閉油煙機:

炒菜的過程中一定會產生油煙,這是一件毋庸置疑的事情,油煙當中含有很多種對身體存在刺激的有毒有害物質,吸入身體無疑會增加危害,誘發呼吸道系統等疾病,例如您經常聽說的哮喘、鼻炎等問題。

另外,長時間接觸油煙會增加患肺癌的2-3倍的幾率。使用油煙機,一定要靠譜。

建議您在炒菜之前就開啟油煙機,炒菜之後,可以將油煙機繼續開啟5分鐘左右,關門開窗,最大程度上減少對於身體的傷害。

烹調過程中,無限制的加入調料:

眾所周知,調味品是烹飪食材過程中的一種“味道主宰”,很多人為了追求“重口味”的口感,總是會加入很多調味品,比如說鹽,再比如說醬油。

對於這些調味品來說,其中含有較多的鹽類物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年人每日攝入鹽的量不超過6克,但是很多人其實已經超過了2倍還要多,這就會增加高血壓、缺鈣甚至胃癌的患病幾率。

所以,起鍋放鹽,多食用具有天然味道的食材,減少醬油的使用。


這6種“做飯”習慣很容易“致癌”,比吸菸還厲害,請抓緊改正


食物油炸之後繼續炒制:

對於這件事情,可能對於一些過油菜多會使用,在飯店中經常會見到。食物經過高溫油炸之後,很容易滋生反式脂肪酸、過氧化物等致癌物質。

既然如此,建議您在烹飪過程中多使用蒸煮燉、涼拌等低溫烹調方式。

只有一塊案板,生熟混用:

很多家庭只有一塊案板,無論是生食還是熟食,都使用這塊案板處理食材,但這樣作為很容易增加交叉汙染的風險,會增加食物中毒的發生風險。

所以,對於案板和處理器具,建議一定要區別使用,生熟分開,肉菜分開,減少交叉汙染的幾率,增加健康係數。


這6種“做飯”習慣很容易“致癌”,比吸菸還厲害,請抓緊改正


如何做可以降低烹調致癌風險?

首先,烹飪過程中要對於各種接觸食物的器具多消毒,特別是廚房的抹布和用具等物品。

其次,炒菜的過程中可以加入澱粉和食醋,急火快炒,減少有害物質的產生。

最後,經常更換廚房用品,無論是筷子還是案板,再或是盆具,請按時更換。

保衛健康,減少患癌風險,請您從“烹飪”做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