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D,為寶寶和老人瞭解一下

1

維生素D是幹啥的?

維持骨骼健康

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具有促進鈣、磷吸收,使骨骼變硬的作用,缺乏維生素D,容易造成“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相較於補鈣,媽媽更應該關注維生素D的補充。

2

維生素D哪裡來?

食物來源少

日照充足的情況下,人體通過皮膚接觸日光,自行合成維生素D。

但小寶寶皮膚較嫩,不適合直接接觸陽光(美國兒科學會認為嬰幼兒應儘量避免陽光直射。)曬太陽並不是寶寶獲得維生素D的最好途徑。

維生素D還可通過食物獲取,但來源非常少,正常膳食很難滿足維生素D的需求。這個時候需要膳食補充劑。

3

維生素D怎麼補?

補充劑,每天400IU

0-4歲寶寶每天需要維生素400IU;美國兒科學會建議,1歲以下嬰兒每日至少攝入維生素D400IU,1歲以上每天600IU.

母乳寶寶:母乳中幾乎不含維生素D,所以母乳寶寶從出生數天後即需每天補充維生素D400IU。

奶粉寶寶/混合餵養:美國兒科學會認為,如果寶寶奶量足夠,就不需額外補充維生素D。奶粉都按標準添加了維生素D。

但如果媽媽糾結寶寶的奶量,擔心維生素D攝入不足,可以根據奶粉標籤和奶量算一算;不足的部分,通過幾天服用一次維生素D補充劑來補足。

加輔食後:考慮到日常膳食很難滿足,建議繼續使用膳食補充劑。

維生素D並非越多越好,0-4歲寶寶每天最高可耐受攝入量為800IU,奶粉寶寶千萬注意不要補多了。

4

對於有骨質疏鬆風險而且日常攝入不足的老人,尤其是絕經期以後的婦女,可以補充維生素D來預防骨質疏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