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銀行、非標資產,到底什麼關係?

1月15日,銀保監會發布《影子銀行、資本監管壓力與銀行穩健性》工作論文

影子銀行、非標資產,到底什麼關係?

文中重點只有一個:影子銀行該加強監管了!

那麼,到底什麼是影子銀行?影子銀行和非標資產之間又是什麼關係呢?

影子銀行:簡單來說影子銀行就是行使了商業銀行的功能——吸收存款,發放貸款,但是沒有受到相應監管的機構及這些機構的業務活動。主要是銀行、信託、基金子公司、期貨、保險、證券公司、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的資產管理業務(P2P之類的民間借款也算影子銀行業務,但佔比很小)。

影子銀行、非標資產,到底什麼關係?

影子銀行業務實現流程

影子銀行為什麼會出現?

有些業務很賺錢,銀行也覺得沒什麼風險,比如給房地產商貸款。但是政策不讓幹,怎麼辦?銀行和地產公司一合計,出表。也就是把表內業務變成表外業務。出表怎麼實現?通過影子銀行體系,比如跟信託公司合作。

過程是怎麼實現的?

信託公司成立個信託計劃,銀行發行一個理財產品,投資這個信託計劃,信託計劃把錢借給房地產商。

如果監管限制銀行的錢投在信託計劃上怎麼辦?那就銀行把錢投給基金子公司的資管計劃,基金子公司再投信託計劃,信託計劃再投給地產商。這就是層層嵌套。

信託覺得這業務不錯,就先募集資金,成立信託計劃,有項目就投放,這意味著資金和項目不是一一對應的,這就是資金池業務。

在這個過程中,信託計劃/基金子公司資管計劃就是非標資產。銀行通過理財產品去購買信託計劃,這不算是貸款,是資產管理業務,是表外業務。這整個過程,就是影子銀行業務流程。

影子銀行、非標資產,到底什麼關係?

影子銀行問題的源頭:4萬億計劃

2008年金融海嘯席捲全球,中國跟著吃藥出了個4萬億的政策。這個政策出臺的時候就是一片質fan疑dui的,因為雖然我們GDP下滑,其實熬熬就過去了,這時候最應該做的是到世界上撈好處。

比如,如果2008年全世界水深火熱的時候,推出一帶一路,搞不好連美國都會哭著喊著求帶,大中國完全可以扮演救世主角色。這不是事後諸葛亮,金融海嘯期間,類似計劃高層是有過探討的,當時叫和諧世界計劃。但錯過了那個時機,到2013年,歐美國家最無助的時候已經過去,美國已經到了救市政策退出的時候,這時候再推一帶一路,別人就會想你有什麼不軌圖謀。大中國就這麼和歷史機會失之交臂。

4萬億計劃是什麼?窄義的是擴大內需的十項措施。如果大家回頭看看十大措施,其實沒什麼不對的。但大家現在所說的4萬億計劃,是泛指ZF應對危機的整套政策組合,就是放任鼓勵各種項目投資,期間倉促上馬了很多基建項目,並配套以超級寬鬆的信貸政策,這遠不是4萬億的規模。

4萬億計劃的負面影響很快就出現,2009年開始樓價股價大漲,2010年通脹壓力大增,2010年10月非常態政策開始退出,央行連續5次加息,資金面緊張。

影子銀行、非標資產,到底什麼關係?

影子銀行的主要客戶

影子銀行最初的主要需求來自房地產。

2009年底,新一輪力度空前的地產調控開啟。政策連番下發,2009年12月,中央出臺“國四條”,2010年1月初出臺“國十一條”,當年4月17日出臺“國十條”,再到9月出臺“9.29新政”。限購、限貸就是這時候“發明”的。

史無前例的調控,帶來的結果就是房地產商一方面是生意紅火,資金需求巨大;另一方面從銀行借不到錢。

怎麼辦,通過影子銀行體系借錢。

影子銀行、非標資產,到底什麼關係?

在房地產被調控的同時,地方融資平臺也開始清理。從2010年開始,銀監會連續出臺政策,對不同融資平臺進行分類處置以化解風險,2010年19號文要求加強城投平臺債務管理,城投平臺銀行貸款的融資渠道受到限制。

基建項目投資週期都是很長的,開工了就得一直投入,否則就會成為爛尾工程。4萬億開啟的潘多拉魔盒,是不可能說關就關的。

但政策方向已經改變,後續基建的錢從哪裡來?地方融資平臺的融資需求只有發債和通過影子銀行兩個路徑滿足。

2013年開始,股市爆發了一輪結構性牛市,經濟的結構性調整使得市場追捧中小市值有概念的股票,同時2010年已經開始出現的市值管理模式在這一波結構牛市裡面發揚光大。市值管理指的是創投機構和上市公司合作,上市公司通過併購做高業績,高業績提升股價,高股價支撐再融資,融資後繼續併購。

影子銀行、非標資產,到底什麼關係?

在這個併購鏈條中,需要巨量的資金支持,這些資金的保本機制需要有靈活的設計,銀行信貸不能滿足這種資金需求,這塊需求也主要通過影子銀行業務來滿足。

影子銀行的客戶主要是房地產企業,地方融資平臺以及圍繞在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鏈條上的各類主體。除此之外,產能過剩行業,只要有足夠的質押資產或者擔保,都是影子銀行業務的服務對象。比如有一段時間,礦業企業就是某些信託公司的重點勾兌對象。

總體來看,影子銀行的客戶共同點就是,1、要不是很賺錢的行業,否則支撐不起影子銀行的高成本,要不就是信用很有保障的客戶,比如地方政府;2、都是調控的對象或者監管不待見的融資行為。

影子銀行、非標資產,到底什麼關係?

影子銀行貓和老鼠的遊戲

對影子銀行有沒有監管?

答案是監管政策除了非常多,但是治標不治本。金融機構不斷創新和嵌套來規避監管,監管是跟在屁股後面出政策補丁。

影子銀行為什麼屢禁不止?

答案是,之前是一行三會的格局,三會的監管是不協同的,對同一類型的機構業務,比如保險資產管理業務,證券資產管理業務,信託業務,雖然都是類似的業務,但是分屬保監會、證監會和銀監會管,監管的要求,監管的尺度都不一樣。這就導致了影子銀行有空子可以鑽。

影子銀行、非標資產,到底什麼關係?

影子銀行和去槓桿的關係?

去槓桿任務主要是降低國企債務、地方政府債務,國企債務最嚴重的就是產能過剩行業(殭屍企業)的債務,產能過剩行業和地方政府是影子銀行四大類客戶中的兩類。

所以整治影子銀行是去槓桿的核心任務,只要影子銀行停止了擴張,宏觀槓桿率也就收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