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的困扰:劳动合同期满不续签为何还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老李是一名加工行业的私企老板,一直秉承依法治企的理念,坚决依法行事。

这不,老李就碰到一个难题。

2017年10月份与员工小丽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这一年里,小丽的表现差强人意,老李打算不续签劳动合同了。但老李听说劳动法是保护弱势的劳动者的,我不续签会不会触犯劳动法呢?于是老李拿出已经翻得有点破旧的红皮版的《劳动合同法》。一条一条往下看,发现了一个令他震惊的条款,第46条,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因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老李心中万分不解,劳动合同期满了,我不续签劳动合同还要我支付经济补偿,我企业就没有点自主决定权吗?

于是老李带着疑问与不解,去咨询了H律师。

老李:H律师,我企业有个员工小丽,劳动合同期马上就快到了,我不打算续签,但我研究了一下《劳动合同法》,它说我还要给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这是为什么?

H律师: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合同,除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条件,劳动者不同意续签的情形外,用人单位应该支付经济补偿的法律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46条第5项。它的立法本意是为维护劳动关系稳定,加大对不与劳动者续订劳动合同主观错误的处罚力度。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1. 劳动合同期满时,用人单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且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
  2. 如果用人单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但降低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3. 如果用人单位不同意续订,无论劳动者是否同意续订,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注意:这里仅限于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终止,劳动合同法没有规定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终止需支付经济补偿。

说得简单点,可以用下面这个导图表达:

老板的困扰:劳动合同期满不续签为何还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魔镜君制作

也就是说,你不同意续签的,肯定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

老李:H律师,我对劳动合同法也有一定研究,我找小丽协商一下,她应该会同意解除合同的,这样是不是就不用支付经济补偿了?

H律师:老李,你研究劳动合同法,不能只看到了片面的,要整体连接起来看。《劳动合同法》第46条第2项规定了,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也是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所以,你不想支付经济补偿金,只有是小丽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且与小丽协商一致才不用支付。

老李:但是小丽确实平时工作不认真,我一直不满意,我做企业怎么做得这么憋屈呢!

H律师:小丽平时工作不认真,无法胜任工作的,《劳动合同法》第40条第2项关于不胜任工作解除规定了:”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说即使可以解除,也必须支付经济补偿金。

况且小丽不能胜任工作你是否可以解除还是一个问号。要想合法解聘“不胜任工作”的员工,可以参考 。关键在于企业有证据证明:

1.员工不胜任工作。证据表现为:企业有数据或事例或员工签字确认的相关工作表单、考核表单等。

2.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证据表现为:企业的对员工进行培训的参课表、培训结束之后的总结(均需员工签字);企业为员工调整岗位的记录、调岗后的不胜任考核表等。关键更在于企业如何固定这些证据,如何在企业具体操作中预防上述风险,并且让这些证据合法有效。答案是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把控,具体看下图(高清图: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jb4vwf5YXseo-JKh2d3H0g)

老板的困扰:劳动合同期满不续签为何还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魔镜君制作

老李:陷入沉思……

H律师接着说:小丽在你公司工作才一年不到,而且工资又不高,即使你不续签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这里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也就是说,你只需要支付小丽一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即可。

最后,H律师语重心长的对老李说:“你公司在劳动合规方面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啊,不能因小失大,你公司的劳动人事规章制度,劳动合同以及专项培训、竞业禁止、保密、外派等配套协议,工资制度、辞职辞退制度,高管、员工的绩效考核、不胜任员工的培训考核,知识产权等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更重要的地方,不要没事就研究劳动法,这个事情交给律师就好了”。

……

过了几个星期,老李聘请H律师作为公司的法律顾问,老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企业管理上了,也没有那么焦虑了,也更加自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