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建材行業這些公司,他們怎麼能拿那麼多政府補貼?

作者:大材研究,主筆:鄧超明,泛家居老闆經營決策內參,實戰精英們的每日讀物!

最近梳理各家公司的情況,大材研究注意到一個現象。

為什麼有些公司拿政府補貼非常厲害,幾年累計起來,拿到幾個億資金的都有;淨利潤的一半都是政府補貼,這種情況也不少見。


而有些公司,業績表現與專利技術都很不錯,但就是拿不到政府補貼,很奇怪。可能他們也沒有投入多少精力去爭取,也可能

政府補貼的差別在何處,根本原因是什麼?大家認真琢磨過,或者申報過沒有?

如果我們做的事兒確實不錯,有那個自信,加上政府也有對應的政策,努力去申請,完全是有可能拿到的。

一些不時拿到政府補助的公司,他們都可能在內部設立了專門的崗位,負責收集各種補助項目,準備申報材料,並且實時跟進,在這種情況下,才會最大可能地爭取到補助或獎勵。

另外,拿到過政府補助的一些公司,能夠查詢到公開信息的,很多都是上市公司,畢竟有信息披露的要求。

大材研究注意到,在披露的公司裡,有些還是行業裡的大鱷、寡頭,比如顧家家居、木林森照明、歐普照明等,他們的體量都很大,依然會主動申請。何況大多數還在成長期的中小公司,尤其是那些小而美的公司,更應該爭取。

非上市公司裡,能查詢到政府補助信息的情況不多,大家沒有公開出來,但從政府補助的公示裡,能看到不乏獲得科技創新、專利、產業扶持等獎勵補助的。

2018前三季度營收已超過63億元的顧家家居,在8月份的時候,曾發佈過一份政府補助的公告,裡面列舉了2018年2月到8月15號的補助情況,多達39項,累計9579.67萬元(未審計)。

其中的補貼項目名稱,多種多樣,大概有:

杭州文化創意專項資金、杭州市工業與信息化發展財政專項資金、杭州市“115”引進國外智力計劃項目、首屆“大江東重才愛才先進單位”、首屆“大江東智慧英才”、經營大戶、社保補貼、促進商務發展(外經貿)專項資金、政府支持產業扶持金、研發投入資助、浙江省專利優秀獎等。

甚至還有杭州蕭山區政府發的高校畢業生補助;街道發的用工補助、促進就業資金專戶補貼等。

還有一些外界可能想不到的補助,比如杭州大江東產業集聚區發放的“2015-2017年實體經濟政策兌現”,從中能看出,這些地方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確實不是虛的。

發放單位來看,不光是杭州的,還有寧波、上海、河北深州經開區,大部分都是杭州相關單位發的。顧家的總部及旗下多家公司都在杭州,能理解。但也說明一個問題,杭州設立的扶持資金確實很多。

上面還只是2018年半年多時間的補助,在其它時間段,顧家拿到的補助都非常多,比如2018年1月24號的公告,統計了2017年7月至12月的政府補助,數據是6237.5萬元(未經審計)。

時間再往前推,還是2017年的情況,4月6號到7月7號,顧家收到政府補助5860.16萬元,杭州依然是主要的撥付方,其餘是上海、寧波等。

補助名目除了上面部分,還有中央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高技能人才補貼、幫扶企業發展資金等。

尤其是產業發展扶持資金這一項,顧家連續拿過多次。

營收估計過100億的歐派,其實也拿過不少政府補助,只是公開信息較少,往往財報裡提及。

比如2018年前三季度的財報裡,就顯示營業外收入同比減少44.53%,原因就是政府補助減少。

體量更大、發展勢頭迅猛的東方雨虹,也披露過幾次詳細的補助信息,比如2014年1月份,旗下全資子公司唐山東方雨虹,收到豐南區財政局撥付的補助2195.6萬元,用作基建補償。

到2015年底,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杭州東方雨虹,獲得杭州建德高新產業園撥付的扶持企業發展基金,2642萬元。而當時公開的信息裡,提到2015年累計獲得政府補助超過1.14億元。

作為東方雨虹的本部,北京有沒有給過補助呢,很少,近兩年沒有查到太多信息。比如2017年公開的一份補助名單裡,超過4517萬元的資金,來自錦州、唐山、徐州、昆明、岳陽、南京、蕪湖、上海等處,沒有出現北京。

名目也比較多,比如有信息化專項資金、環保資金、財政補貼、基礎建設補貼、企業扶持資金、農林財政補貼、產品獎勵、知識產權專利、土地使用稅獎勵、科技創新獎勵、外經貿發展資金、稅收優惠返還、技術改造等。

主營床墊的公司裡,喜臨門、夢百合等,也曾拿到過一定數額的政府補助。

比如喜臨門,在投資者關係互動平臺上,有網友就問了政府補貼的數額,回覆是從2018年初到第三季度末,補貼是1820.76萬元。 但是大材研究查詢時,在網上沒有看到更詳細的補貼項目、撥付機構等信息。

大材研究查詢發現,在紹興越城區官網上,12月14號公佈了一份補助名單,涉及2017年度市級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財政補助,其中就有喜臨門。

扶持項目包括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獎勵、支持企業加大科技研發投入、職務類發明專利獎勵、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範等。

2018年前三季度拿下21億元的夢百合,去年也有收到過政府補助,時間是2017年2月,如皋市丁堰鎮人民政府獎勵了1526萬元,原因是出口創匯累計超過6億美元,還有就是境外投資獎勵。

長期主打出口市場的永藝股份, 2016年獲得安吉縣財政局的880萬元獎勵,2018年3月收到安吉經開區管委會的財政貢獻獎1500萬元。

建築陶瓷行業的一些頭部公司,也公開過財政補助情況,比如蒙娜麗莎瓷磚,2018年1月1日到6月30日,政府補助762萬元,在上市公司裡,這個數額是比較少的了。

不過,從6月30號到10月9號期間,蒙娜麗莎又獲得了2500多萬的補助。因為10月份有個公告裡,累計補助已超過3307萬元。補助名目有:

發明專利資助經費、推進發明專利工作、科學技術獎、裝備製造業產業發展扶持、推進品牌戰略與自主創新項目扶持獎勵、經濟科技發展專項資金泛家居產業標準化項目獎勵、參展企業補貼、企業研發省級財政補助等等。

還有降低企業用電用氣成本補貼、雄鷹計劃專項經費、重大科技項目獎勵(超大規格陶瓷薄板的研發及產業化)、陶瓷行業大氣汙染深化治理整治獎勵、中國專利獎、工業產品質量提升扶持、文學藝術家進駐西樵創作扶持、上市扶持、北斗星企業扶持、文體旅遊產業發展專項扶持等。

大材研究的一個感受是,大多數補助都來自佛山當地,而且一些區也設了對應的補助,從研發到專利,從大氣汙染治理到文化藝術等,項目非常豐富,給企業的支持力度相當大。

借收購歐神諾躋身泛家居一線大 牌的帝歐家居,也拿到過補貼,公告發出來的時間是2018年12月4日,簡陽財政局撥付了906.92萬元,補貼名稱是:工業發展獎勵資金。

還沒有收購歐神諾陶瓷之前,帝歐家居還叫帝王潔具,在深交所上市,2017年1月25號曾收到一筆簡陽財政局的工業發展獎勵資金,數額是497.2萬元。

照明行業的木林森,也是一位政府補貼的青睞者。

單看2018年,就已經非常厲害,4月份收到義烏信息光電高新管委會一筆5000萬元的補助,名目是投資建設。3月底的時候,旗下的江西省木林森照明,拿到政補1.27億元。

這個江西木林森,是上市公司木林森的全資子公司。

還有一份大的補貼來自井岡山經開區,9月份撥了一筆4850萬元,12月又撥了5700萬元,接受補助金的公司名叫吉安市木林森光電,同樣是木林森的全資子公司。

補助依據的政策是《井岡山經開區關於支持“1+3”產業發展的暫行辦法》(井開字【2017】42號)。

同樣是3月份,三安光電旗下的泉州三安半導體,獲得基礎設施及工程建設補助款1.9億元。

這個補貼要注意,是基建方面的。2017年底的時候,三安光電跟泉州、南安簽了投資協議,計劃在泉州芯谷南安園區投資333億從事產業化項目,成立了三安半導體。

還是3月,鴻利智匯也有一個公告,南昌下發了產業扶持資金1512.29萬元。

前面提到的義烏信息光電高新管委會,在7月份時給深圳瑞豐光電撥了一筆400多萬的補助,名目是2017年地方財政貢獻獎勵。從中也能看出義烏對優勢公司的支持。

而這個瑞豐光電,從2018年1月1日到7月中旬,獲得的政府補助超過了1475萬元。

歐普照明也多受政府被助眷顧,以前就不說了,從2017年8月3日到2018年7月14日,連續12個月獲得的政府補助高達8503萬元。

涉及到專利獎勵、專項資金、科技發展補助、先進認定獎勵、安全生產獎等,來自上海、蘇州、中山等地方政府。

還有華燦光電,政府補助力度集中在貸款貼息補助,2018年9月份,同樣是義烏信息光電高新管委會,給了2018年第三批貸款貼息補助資金超過1521萬元,隨後又撥了第四批貸款貼息補助3083萬元+。

同時還有第三批設備補助金到位,光這項就是8689.31萬元,三筆錢加到一起,高達1.35億元。

做門的也有拿到政府補助的情況,比如江山歐派,2018年1月1日至12月18日期間,累計獲得政府補助超過2073萬元。

補助包括:科技創新、工業政策財政補助、環境保護專項資金、資本市場政策財補、土地使用稅減免、品牌和標準化獎勵、浙江“三名”培育試點企業、工業龍頭企業和單打冠軍企業扶持等。

像產業扶持、工業龍頭、環保專項、科技創新、上市獎勵、專利支持、基建補貼、稅收返還、重大科技項目等政府補助,是比較常見的。

另外還有一些比較新新穎的支持,比如品牌和標準化、推進品牌戰略與自主創新項目扶持獎勵等,是不多見的。

那麼,問題來了,政府補助都是怎麼來的?大材研究分析認為,其中可能存在幾方面因素,值得我們重視。

一是上市公司,尤其是A股上市,拿到的政府補助佔主要份額,大多數地方都有上市獎勵,金額動轍就是幾百萬。在日常補助申報中,上市公司得到的關注相對會多一些。

二是分地方,有些經濟較發達的地方,設置的獎勵項目非常多

,會有很多專項計劃,企業總能碰上幾個合適的,所以辦廠的時候要注意提前瞭解。

或者有些地方正在大力招商引資,給出的條件非常優惠,也會有基建補償、稅收返還等支持。

三是要認真研究本地的政策,大材研究梳理發現,省一級、市一級、區一級,甚至有些部門,都會有產業扶持方面的獎勵。

企業達到要求就可以準備材料申請,比如促進商務發展(外經貿)專項資金、政府支持產業扶持金、專利優秀獎、工業發展獎勵等。

四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時,跟企業有相關方面的約定,達到某些要求就可以獲得,這也是地方上引進投資的做法,比如基建補助、稅收返還、貸款貼息補助等,所以,提前可以談好。

五是地方政府主動提供補助,以留住與扶持某些公司,幫助公司發展得更好,增加稅收基數。這種情況下,可能企業根本沒有申請,但政府根據產業政策,提供對應的支持。

六是某些出口企業要注意,累計出口創匯或者是海外投資達到一定程度,可以瞭解是否會有政府獎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