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脫髮活成60後,除了脫髮,90後還有這些標籤!

90後為何脫髮這麼嚴重呢?

一直以來,青年的人設大多是:奮發有為,熱血澎湃,青春洋溢,荷爾蒙水平高漲,總而言之,所有的詞彙都是褒義的,然而到了90後這一代,畫風突變,我們的標籤變成了

“空巢老人”“脫髮”“喪”“佛系”……沒有一個詞彙有著年輕人應有的積極上進,由此,90後時常立於社會輿論的“風口浪尖”,各類指責與質疑紛至沓來,說我們消極逃避、自甘墮落、萎靡不振。

總有人說,90後是垮掉的一代。然而,即使我們“垮掉了”,那也是被現實壓垮的。因為如今經濟和生存的壓力比以前大很多,社會發展和歷史原因,給了這一代人太多的壓力。我很贊同,90後沒有吃過50、60年代的苦,但這不代表我們沒有生存壓力。每天起早貪黑、勤勤懇懇地工作,但買房首付依然遙遙無期,自小挑燈夜讀、十年寒窗,但剛一畢業便迎來“最強”就業危機,已到適婚年齡但依然不敢結婚,不是不想,而是結不起,90後多為獨生子女,也就是婚後兩個年輕人要承擔供養四個老人一個小孩的壓力,不做好充分的準備,如何敢言“成家”。

正如我一樣,都是90後,我們每天都要面對很多的壓力問題,思考著以後怎麼辦,每天都有不一樣的煩惱!可是我們不也一樣去面對嘛?我們何曾有過抱怨!我們不都一直在埋頭苦幹!

除了那些消極的標籤外,90後還有三個標籤,

“房奴”“車奴”“孩奴”。然而,我們可曾有過抱怨?沒有。即便生活的壓力如排山倒海般來勢洶洶,但我們依然不屈不撓勇敢面對。我們是圖書館裡苦心夜讀、發奮努力的“考研狗”,是辦公室裡最後一個熄燈、兢兢業業的“加班狗”,是在生活重壓下依然獨自應對、砥礪前行的“單身狗”,我們總嚷嚷著“佛系”口號:“都行”“可以”“沒關係”,但那個不是嚷完之後又轉頭就立馬開始埋頭苦幹呢?現實或許真的會將我們壓垮,但即便如此,前方那條荊棘叢生、禍福未卜的路,我們跪著也會走完。畢竟,這是我們自己的路!

現實的太多太多,讓90後不脫髮都難啊!

除了現實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啊

1.精神性壓力導致的內分泌失調

2.物理性和化學性脫髮(過多的玩手機電腦)

3.身體疾病

4.生活習慣導致脫髮

所以啊!想要防止脫髮,就要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呀!同時也要適當的放鬆放鬆,學會給自己減減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