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意外逆襲反轉,是觀眾審美疲勞的逆襲反轉

《流浪地球》意外逆襲反轉,是觀眾審美疲勞的逆襲反轉

如何拍攝出觀眾喜愛的電影來,一直是電影界熱議的話題,而現實卻常常意外逆襲反轉:

在電影恢復到百花盛開的時代,60年代前的反映革命的理想主義、階級感情的老電影成為觀眾喜愛的主題,電影院常常爆棚,便有了高價票這一說,而反映新時代浪漫主義新電影意外逆襲反轉,出現了小花、廬山戀熱潮電影。後來當人們感覺視覺疲勞時,又是一個逆襲反轉,張藝謀將傳統與張揚人性進行創新,當時的“紅高梁”為代表的作品紅遍全中國。時過遷境,馮小剛開闢了中國商業化電影模式,一度逆襲反轉在中國電影市場佔領十多年。

2017,吳京以一部“戰狼”倔起,意外逆襲反轉電影市場 刷新國內電影票房記錄。

《流浪地球》是國產第一部硬科幻電影,但由於受前些年國內科幻電影不受觀眾看好的影響,

並不被電影投資人看好。吳京本來只是客串,後來導演告訴他拍不下去了,結果吳京二話不說自己掏了6000萬投資,最終影片才得以面世

一開始,《流浪地球》並被不被看好。在大家的印象中,春節還是會優先選擇閤家歡喜劇片。2月5日,電影春節檔正式開打。上映首日,《流浪地球》票房在春節檔8部電影中僅排第4,排片率為11.4%,不過不少人在觀看後表示非常震撼,自願為影片做宣傳和推薦。6日,《流浪地球》直接逆襲了兩片,位列單日票房第二;7日,《流浪地球》躍升至單日票房第一。

沒想到,《流浪地球》一躍成為這個史上最擠春節檔的最大“黑馬”。

根據貓眼數據,截止北京時間2月8日14:00,《流浪地球》票房累計10億。有預測分析,《流浪地球》票房有望超越去年同期的《紅海行動》,超過50億元。

早在上映第一天,《流浪地球》在豆瓣的評分就達到了8.4分,被稱為華語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硬科幻大片,更是被媒體冠以“開啟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

而影片誕生背後,歷盡艱辛。從2014年至今的四年多時間裡,《流浪地球》項目經歷了撤資、停擺、超期、補拍等種種困難。後來導演告訴他拍不下去了,因為萬達撤資了:

近日,有人爆料稱,萬達撤資這部電影改投《情聖2》,最終吳京投了6000萬補上,並且零片酬出演,這才有了最後的成片。

不過,萬達影業相關人員隨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應稱消息不實:“這兩個項目離得好遠,怎麼可能混在一起?”“應該大家都接觸過,但是肯定沒有‘撤資’這一說。”

不管萬達撤資的報道是否屬實,小編的看法:

如果萬達真的是從《流浪地球》撤資改投《情聖2》,或者只是有過接觸而已,面對兩部電影截然相反的命運,不知道萬達是不是腸子都悔青了!

而對於吳京,媒體都做正面報道,讚個不斷。

戲外,他參演的過程被披露後,值得更多人一句——“吳京,值得敬佩”!

導演郭帆曾提到,“沒有吳京就不會有《流浪地球》”,因為後者不僅零片酬出演,並且“帶資進組”。

對此,吳京回應:“首先我要澄清,電影沒了誰都行,沒了導演不行。千萬不能說沒了我就沒了這個故事。郭帆導演先找到我,希望我能去客串。

當他跟我介紹整個故事包括各種物理數據時,說實話我一點兒都沒聽進去。我反而從他身上看到2011年拍《戰狼》的那個我——四處跟別人介紹我電影中的直升機應該怎麼開,我的坦克、埋伏、爆炸、狙擊手是什麼樣,(電影)情感是什麼樣……那時的我和郭帆很像,都打了雞血又瀕臨崩潰。”

當初,吳京拍一部戲時,劉志偉導演說:“我幫你,因為你對電影有追求”。

這一回,角色轉換,有了能力後的吳京對郭帆說:“我可以幫你,但我就一個條件——你成功後要去幫助另一個‘吳京’‘郭帆’,去幫助新類型影片的那群年輕人。”

導演郭帆與小演員進了組後資金有點緊張,吳京說,“沒關係,我不要錢”,就這樣零片酬客串了。沒想到,客串的他拍了31天,都快趕上男主角的戲份了。

後來,聽聞劇組沒錢了,他又跟郭帆說,“咱們是拴在一條線上的螞蚱,我付出心血在電影裡面,不願留有遺憾,所以我就投資了”。

對於《流浪地球》意外逆襲反轉,萬達的看走眼,和吳京的投資眼光,有網友總結:“也可以說中國電影市場發展已經發生了變化,對於只純考慮商業化的公司、導演、演員,觀眾已經越來越不買賬了,更多的是接受電影的質量,和能產生時代共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