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工作壓力爆表,請收下這本自救手冊——《做事的常識》

最近一年來,因為工作量同工作壓力的爆增,我找了不少講工作方法的書來讀。雖然讀過許多書後發現很多方法都有相似之處,但也算是從另一角度證實其切實可行。

日本小倉廣事務所董事長小倉廣在人事諮詢及企業管理方面有著相當豐富的經驗,他所著的《做事的常識》,內中對自己的工作方法進行了認真梳理與全面總結,書中有許多值得普通上班族們參考借鑑之處。總結起來,可歸納為三大法則。

全書分為上篇、中篇、下篇。上篇是養成立刻開始的好習慣,中篇是養成堅持到底的好習慣,下篇是養成不怕重複的好習慣。每篇中各羅列了12個做事的方法和原則,讓讀者們能夠對症下藥,根據自己所存在的問題來找到相應的方法。

年底工作壓力爆表,請收下這本自救手冊——《做事的常識》

這本書的副標題是事情一來馬上就知道怎麼做,書如其名,作者針對職場中的常見問題提供了多種應對方法。

原則一:善用方法,提高效率。

全書一開篇作者便分析了大多數人無法做出成績的原因何在。那就是,把事情想的太複雜,通常會變得不敢開始,實際上很多工作開始進行時會比較辛苦,但努力一段時間以後就會變輕。所以正確的做事方法是先擺脫自己嚇自己的壞毛病,開始工作後努力一段時間自然能上軌道,壓力都是自己施加給自己的。

而且,不管怎麼做壓力都不會自己消失拖延逃避只會讓壓力變得越來越大。把問題拖拉越來越越複雜,還不如關掉太多想太多的開關,停止去想那些還沒發生的困難改變這個想太多的習慣。

在具體工作上,作者給出了以下幾個快捷有效的方法。

1、讓工作可以一件接一件的做下去的訣竅在於,改掉分心的毛病,現在就關掉太多的開關,把全部的精力集中在眼前這件事上。當你開始做以後就會發現沒有想象中的困難,壓力減輕後做事也會更有效。

2、天大的事情都要從小事開始,比如從決定在通勤時間看完一本書,變成目標是把書打開,而人們通常在打開以後就開始看書,並因此看完越來越多的書。

3、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做好事前準備能事半功倍,辦公桌的整潔度與工作效率成正比,願意花時間動手整理的人,反而能提前結束工作。做好準備,就隨時可以開工,4、目標太遠,就容易偏離軌道。所以,在通往成功的過程中,不妨多設幾個小目標,只以眼前看得見的目標為奮鬥方向,就能穩定前進,得到最終勝利。

4、時間是規劃出來的,要隨時做好時間登記,把一週內必須完成的工作寫在日程本上,可以看出哪些時間可以自由運用。

5、養成把工作寫在日程本上的習慣,就能找到自己的工作節奏,更有時間做事更有效率。

6、每天腳踏實地做好一件一件小事,零碎時間也要認真利用。不規劃時間的人就會永遠沒時間,養成好習慣,就能完成好每項任務。美國暢銷書作家馬特森說,人創造習慣,習慣造就人。有了好習慣,才能在不知不覺中積累成就,並一步步向理想邁進。

7、用黃金時間做不緊急,卻重要的事情。培養出效率第一的工作態度,就能不浪費任何時間做出好結果,不要在黃金時間做雜事。要隨時提醒自己,妥善安排時間是非常重要的觀念,把握時間的人,做事才會有效率,才能完全發揮自己的能力,做出最好的結果。

8、難度越高的工作越要超前進度,不要把爛攤子留給明天。

9、把想做的事情大聲說出來,告訴身邊的小夥伴。不管是建立夢想或戒除惡習,身邊的人,都會成為你的助力。

10、對自己要賞罰分明才能意志更堅定正面思考,可以幫助我們充滿鬥志和活力,帶來驚人的爆發力,處罰和獎勵雖然是很傳統的方法,卻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11、大目標小計劃更容易成功,要學會羅列分解清單。過於遠大的目標,讓人產生恐懼和壓力,開列小計劃以後就會發現不可能的任務沒那麼可怕。

12、不要停下來,每天都要有進度。缺少階段目標會讓工作一拖再拖,為了達成工作目標,人們通常會自動自發地積極工作,可以增加工作動力,也是實現堅持到底的最好辦法。每個階段都有明確的目標,讓所有人都能抓緊時間,配合進度,努力完成。目標有進度就好,太急反而容易失敗。

原則二: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面對各種工作上的問題,作者指出,掌握自己的工作節奏,就是做事的常識。要保持好自己的節奏,做好事,首先要有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

作者說,做事的程序通常是這樣的,開始對未知的恐懼產生壓力,無法展開工作,開始執行後堅持被突發情況,玩樂等外在因素影響,無法專心工作,導致效率低,絡無法堅持,然後重複重複會再次突發狀況,玩樂等外在因素影響,沒辦法把工作完成。

做任何事情都一樣,在努力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在理想和現實中掙扎,這些掙扎,最後可能成為說服自己放棄的理由,如果不想半途而廢,簡單的解決方法是,只要關注眼前的工作就好了。

一件事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過程中,如果能鼓起勇氣面對問題,想出解決的方法,就能學習到更多難得的經驗,放棄才是真正的失敗,如果遭遇失敗,遇到問題可以換個方法再來一次。

要想趕走負面情緒,在做事過程中不妨練習用第三者的角度去看待事情,檢討自己,找出失敗的原因,抽離自責失敗的情緒,而是思考如何避免再次發生同樣的問題。

年底工作壓力爆表,請收下這本自救手冊——《做事的常識》

原則三:接受失敗,屢敗屢戰。

據傳,曾國藩率領湘軍與太平天國作戰早期,連番失利。曾國藩給朝廷所寫奏摺中有屢戰屢敗之言,被李元度更改為屢敗屢戰,小小一處調整,全折文風大變。

類似的案例,還有心理學故事中那著名的半杯水,面對半杯水,你是認為真糟糕,只有半杯水了。還是真不錯,還有半杯水呢!面對同樣的客觀情況,前者消極,後者積極,帶著這樣的心情去做事情,結果通常也將大有不同。

身為一位屢敗屢戰的職場奮鬥者,作者表示,人們對於一件事的看法全看自己內心怎麼想?心態變了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人生也會因此改變改變心態,就是改變現狀,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了。

找到這個關鍵點就能把負面想法轉變成正面積極的態度。隨時保持正面積極的態度,不受既定的偏見或經驗影響。不要把自己侷限在過去做不好,現在一定不可能成功的框架裡。多多嘗試也能掌握做事的方法。

改變心態的最好方法就是馬上行動,心理學家朗吉曾經說過,人不是因為悲傷才哭泣,而是因為哭泣才悲傷。情緒不能引導身體反應,而是身體先有反應才帶動情緒產生。要避免陷入負面情緒中,嘗試練習微笑,挺胸抬頭,改變自己的動作,也能改善低落的情緒。

法國名言說比起從不失敗,那些跌倒後重新爬起來的人,更值得尊敬。

作者表示,下定決心做一件事後,因為某些原因終止計劃並不代表我們已經完全放棄。不因為相同的理由失敗,第二次就算進步。

隨時修正錯誤,離成功就不遠了,改變要從自己開始做任何事時,將心比心,讓自己更有彈性,遇到挫折也能從改變自己開始。

堅持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各種無法預料的原因總是不斷讓你感到挫折,必須鼓起勇氣從頭再來,再次朝目標前進。我們要珍惜每一次重來的機會,只要不放棄,就有機會成功。

事先做好補救計劃就不怕失敗,有人認為,只要下定決心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遇到失敗,打擊時各種失敗,煩惱也隨之而來。而正確的方式是,在達成目標前,先作好遭受挫敗的心理準備,為例外的失敗補救措施,這樣就能堅持理想,不怕再來一次。

其實重新開始沒那麼難,只要能不被負面思考控制,不放任自己留在原地貪圖安逸,奮力拼戰到最後一刻,該堅持的事情就要努力做到,失敗了從頭來過就好。

真的不行,就試著找出失敗的原因,吸取教訓,下次一定會更好。堅持到底,並學會在每次失敗中追求進步,才是每位成功者必備的條件。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的話非常有名,思想改變行動,行動改變習慣,習慣改變性格,性格改變命運。心態和行為會相互影響,也是決定成功的關鍵因素。

飛機並不是直線飛行到目的地的,要經過至少十次的修正,也就是不斷重複,才能順利抵達目的地。工作也是一樣,遭遇挫敗,不斷自我檢討。最後,一定能達成目標。

全書最後,作者給大家總結了六字箴言,既:開始、堅持、重複。這三個步驟是協助自己完成目標的方法。

簡單說,做就對了!這句話說起來簡單,但是把事情做出好結果的重要關健在於:決心有多大,意志力就有多強!實現理想除了要了解概念方法外,還要加上堅強的意志力作為後盾相輔相成,才能兩者間發揮最大作用。

意志力薄弱的人可以用實際行動改變猶豫不決的心態,把事情做好結果並不困難。從小事做起積累更多的成就感自然能幫你找到做事的常識,一天比一天更進步。

但是,正所謂:懂得許多道理,並不意味著過好人生,畢竟,自己的日子還是全靠自己。行之有效的方法,正確的努力方向,持之以恆的努力,才是做好一件事的不二法門。

年底工作壓力爆表,請收下這本自救手冊——《做事的常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