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協新政背後有哪些深意和新意?

中国足协新政背后有哪些深意和新意?

昨天,今年中國足球最重要的政策細則終於公佈,其重磅程度足以成為中國足球歷史上的里程碑。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聯賽花錢誰都會,但是怎麼花更好、怎麼花更合理、怎麼花才能讓職業聯賽、中國足球持續發展才是正道。

新政內容很多,談談我的觀點:

第一,在支出、注資、薪酬、虧損等方面的限額,旨在讓聯賽的虛火降溫,這有利於降低讓軍備競賽抬得越來越高的門檻,讓所有的“玩家”都可以繼續下去。難以為繼、最終退場的結局一定不是中國足球人希望看到的。

值得點讚的是,俱樂部與球員重籤合同不是“一刀切”,而是在現有合同到期之後再按照薪酬限額規定籤新合同。

不過,政策制定者還需要明確支出、注資具體包括哪些內容、涵蓋哪些形式,便於俱樂部進行實操。

中國球員被戲稱為“高薪低能”,他們樂於待在國內的安樂窩裡,缺乏出國深造的動力,久而久之,就不免成了井底之蛙。此番限薪客觀上或許將推動球員們出國見識大場面。

第二,各種限令或許會帶來短期的陣痛,大牌教練、球員在一段時期內或將會減少,聯賽的觀賞性或許會下降,但從長遠來看,為了迴歸理性,有點陣痛也是值得的。不過,政策制定者也得充分考慮投資者的感受,從目前來看,多數投資者還是以通過足球這個平臺宣傳主業為目的,如果過度打擊其積極性,那麼退場或許就是最終的結局,如何找到一個平衡點是對政策制定者智慧的極大考驗。

第三,從世界範圍內來看,像中國球員如此高薪確實罕見,其薪酬佔比俱樂部支出過高對俱樂部的健康運轉是有很大影響的,最簡單的例子是,球員工資太高,那麼其他工作人員的薪酬勢必會少,這並不利於打造一個專業的團隊。

第四,各種限令尤其是減少投資人注資會減小俱樂部對投資人的依賴,因此,如果想有持續性的發展,俱樂部必須加強經營開發、增強自我造血功能。就這一點而言,不僅需要俱樂部自己多想辦法,中國足協、中超公司以及中超、中甲、中乙聯賽部也得從大局出發,拿出更多市場開發的辦法,下放一些權利也不是不行。

中国足协新政背后有哪些深意和新意?

第五,有關青年球員的政策也是一大看點。

比如,最新版的U23政策不再與外援出場人數掛鉤,即無論是否有外援登場,都需要有一名U23球員首發登場,且累計出場人次不能少於3人次,這其實是提高了U23球員的出場要求。

此外,自2019年起,中超、中甲俱樂部的大名單中要出現本俱樂部培養的U21球員,其中中超2名,中甲1名,否則將縮減大名單人數。中乙俱樂部更是需要在一場比賽中累計有3名U21球員登場,2021年要有3名U21球員同時登場,累計出場達到4人次,由此可見,中乙聯賽年輕化未來將成為大趨勢。中超、中甲下賽季還將把各級梯隊成績按照權重納入聯賽排名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俱樂部青訓投入不計入投入限額,並且鼓勵俱樂部建立國際青訓中心,輸送青少年球員赴國外訓練比賽。

很顯然,中國足協對青訓的重視程度是空前的。這種重視早在去年就已經開始,目前32家中超、中甲俱樂部全部擁有了五支以上不同年齡層次的梯隊(U13、U14、U15、U17、U19)並參加了青超聯賽。與2017年相比,三級職業聯賽增加梯隊100餘支。

重視青訓、夯實基礎是正道,關鍵是能否持之以恆、久久為功。

第六,在轉會費限額、薪酬限額的情況下,2019賽季的轉會市場恐怕會比較蕭條,但當這個市場規則確立而且大家適應之後,轉會將會照舊,人才依然會正常流動。

中国足协新政背后有哪些深意和新意?

第七,今年U23政策與外援脫鉤,但與國字號掛鉤:如果俱樂部有被各級國家隊集訓徵調的U23球員,徵調1人減1人,徵調2人減2人,徵調3人可以不執行U23政策。這個其實從國足U25集訓營的建立就能看出端倪,此次是足協以發佈正式政策的形式予以確立。明年的聯賽賽程有5段國家隊集訓日,集訓時間將比以往更長,因此出臺與國字號掛鉤的U23政策就比價符合邏輯了。

第八,中乙2019賽季擴軍至32支隊伍,2020賽季中甲將擴軍到18支,而中超則是16支球隊,32、18、16的金字塔結構還是比較合理的。從未來的趨勢來看,中超擴至18支、中甲擴至20支也是有可能的,前幾年中超擴軍就多次擺上議事日程。

中国足协新政背后有哪些深意和新意?

第九,職業聯盟有望2019年掛牌成立。首先要說明的是,這是一個與中國足協平行的獨立法人社團,但要真正保證其“獨立”性,要看足協放權的程度。實際上職業聯盟在前兩年就已經在籌建,但因為足協和俱樂部之間在權力分配上未能達成一致,因此至今未能掛牌。從中國足協副主席李毓毅的表態來看,中國足協將享有所有權、監督權,職業聯盟享有管理權、經營權和利益分配權。如果確能如其所言,職業聯盟享有充分的自主權,則將在更大程度上調動俱樂部的積極性,有利於聯賽的長遠健康發展。

第十,國家隊准入制度。

中國足協黨委書記杜兆才提到的“建立國家隊准入制度,簽署為國征戰承諾書”很有意思。

這是比較新鮮的內容,但據我瞭解,目前這個准入制度還沒有特別詳細的內容,我個人希望能夠更加具化和細化,最好有具體的條款,否則將是空談。

杜兆才說,堅決整治個別球員為俱樂部踢球“賣命”、為國家隊踢球“惜力”的問題,引導國家隊隊員牢固樹立為國爭光的崇高使命和為國家榮譽而戰的奮鬥精神,不斷增強他們的使命感、責任感和榮譽感,重塑國字號隊伍隊魂,打造中國足球精神,提高國家隊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還要發揮舉國體制優勢,調動俱樂部備戰積極性。成立由俱樂部投資人組成的備戰督導團,與俱樂部簽訂支持國家隊備戰公約,堅持國家利益至上,共同打好卡塔爾世界盃出線這一攻堅戰。

中国足协新政背后有哪些深意和新意?

說得很明白了,進軍2022年世界盃是一個刻不容緩的任務,似乎還是一個硬性任務,要舉全國之力完成。這份拳拳之心可以理解,作為足球人進軍世界盃是應有的要求,只是從現有球員的能力來看,難度相當大啊。

此外,杜兆才還提到,將借鑑國際成功經驗,實施“男足反哺女足”的發展戰略,自2020年起,將建設女足隊伍作為中超聯賽准入標準,推動中超俱樂部發展女足,推進女足職業化,發展女足職業聯賽。女超俱樂部每年投入不低於1500萬元,不高於3000萬元。

對於中超俱樂部來說,額外拿出3000萬元投資女足其實不多。這種男女並舉的案例在世界足壇其實不少,比如曼城、巴黎聖日耳曼、拜仁等豪門都有男女足隊伍。足協此舉對於發展女足運動、重振女足輝煌大有裨益。

最後想說的是,沒有一項政策是完美的,如果上述政策在實踐過程中走不通,那麼及時修正、止損將是十分必要的。我們在出臺一項政策之前通常會做可行性研究,實際上,不可行性研究也是需要的。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