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沈聊戲:郭建光為何唱不過刁德一

老沈聊戲:郭建光為何唱不過刁德一

郭建光和刁德一,現代京劇《沙家浜》中的兩個主要角色,郭建光是新四軍的連指導員,是劇中的一號英雄人物,刁德一是投靠日本人的“忠義救國軍”的參謀長,是頭號反面人物。

作為當年的“樣板戲”,這出戏調動了一切藝術手段來塑造和突出郭建光的高大形象。於是,在那“八億人民八齣戲”的年代,郭建光成為家喻戶曉的英雄。

數十年後的今天,那個產生“樣板戲”的年代早已遠去,但是凝聚著京劇藝人們心血的《沙家浜》偶爾還出現在舞臺上,其中一些經典唱段也被保留下來。不過,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是,當年精心打造的郭建光的英雄形象越來越淡漠了,而那個反面角色刁德一卻依然活躍在舞臺上。在當前一些紀念演出中,阿慶嫂、刁德一和胡傳魁三人的“智鬥”往往是最受歡迎的節目。刁德一是個反面人物,但是他的“這個女人不尋常”、“新四軍就在沙家浜”……等唱段成了人人哼唱的“流行曲”。相反,郭建光的那些經典唱段,人們似乎越來越陌生,甚至銷聲匿跡了。於是有人戲言,郭建光“唱不過”刁德一。

這是為什麼?

一般而言,文藝作品中反面人物容易討巧。當年風靡一時的電影《小兵張嘎》,如今大體被遺忘了,但是那個胖翻譯官和他那句“吃你個破西瓜還要錢?”至今卻記憶猶新。這也許是個原因,但不是根本問題所在。

這還要從《沙家浜》的戲文上說起。

這出戏說的是地下聯絡員阿慶嫂把一批新四軍傷病員掩藏在沙家浜的蘆葦蕩,而進駐沙家浜的漢奸組織“忠義救國軍”,千方百計地要尋找到這批傷病員,作為見面禮來討好日本皇軍。阿慶嫂憑著革命的智慧和膽量,多次識破並挫敗了敵參謀長刁德一的陰謀詭計,最終順利地把傷病員轉移到根據地,並引導新四軍大部隊殲滅了“忠義救國軍”。

顯而易見,這出戏的戲劇衝突集中在阿慶嫂和刁德一之間。胡傳魁雖然是“忠義救國軍”的司令,但是“草包”一個,阿慶嫂則利用曾救過他一命這一點贏得其信任,成為掩護自己並且識破刁德一險惡用心的“擋風牆”,於是才有了那場“智鬥”的好戲。

老沈聊戲:郭建光為何唱不過刁德一

阿慶嫂為掩護傷病員必須掌握他們“是姓蔣還是姓汪”,刁德一懷疑阿慶嫂是新四軍並急於知道傷病員的下落,而胡司令既感恩於阿慶嫂又埋怨刁德一疑神疑鬼、同時又害怕皇軍。三個人在不同的心境中相互試探,於是在表演上就有了“戲”,通過三人對唱把各自的內心活動表達出來,來言去語、環環相扣,形成了一臺好戲。阿慶嫂、刁德一和胡傳魁三人分別以青衣、老生和花臉應工,三人的演唱使戲迷們很自然聯想到傳統戲《二進宮》中李豔妃、徐延昭和楊波之間膾炙人口的對唱。“智鬥”堪稱現代版的《二進宮》,其內涵自然要比《二進宮》要深刻的多了。

從戲文上看,郭建光是新四軍連指導員,他受命率領18名傷病員,在阿慶嫂的掩護下隱蔽在蘆葦蕩等待命令。因此他並不佔據全劇衝突的中心位置。為了突出這位第一主角,第二場給郭建光安排了“朝霞映在陽澄湖上”、“那一天同志們把話拉”等唱段來體現“軍民魚水情”;第五場給郭建光設計了“聽對岸響數槍聲震蘆蕩”的成套唱腔,以體現傷病員的堅持鬥爭精神;最後又率領部隊武裝打入胡傳魁司令部,殲滅“忠義救國軍”。給郭建光增添這些戲的意圖是明顯的,扮演郭建光的譚元壽也以精彩的唱腔、深厚的武功和出色的表演,樹立起一位新四軍基層指揮員的英雄形象。

老沈聊戲:郭建光為何唱不過刁德一

儘管如此,郭建光依然很難成為這出戏的主線,因為真正的較量(也就是戲劇衝突的焦點)始終發生在阿慶嫂和刁德一之間。從戲的角度看,真正的主角顯然是阿慶嫂而不是郭建光。當年北京京劇團剛從滬劇把這出戏移植過來時的戲名叫《地下聯絡員》,所要塑造和突出的正是阿慶嫂。隨著戲的不斷“打磨”,戲名改了,郭建光的戲也大幅增加了,但戲的主線難以更改,於是形成了“沙家浜”和“蘆葦蕩”的兩張皮。

譚元壽是譚門第五代傳人,當年作為文武老生新秀活躍在首都舞臺上,深受觀眾喜愛。他以極大的熱情和專業精神,成功地塑造了郭建光這個新四軍的英雄形象,他為探索現代題材京劇藝術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不過,文革後,譚元壽先生在公開場合對當年排演“樣板戲”的經歷和取得的成果很少提及。在前些年恢復演出“樣板戲”浪潮中,也從未在舞臺上見到他的身影。如今身體硬朗的譚老先生還能在臺上來一段譚派名劇《定軍山》, 但沒有聽他清唱過“朝霞映在陽澄湖上”,儘管這段唱可能比《定軍山》更受年輕觀眾的歡迎。

2015年舉辦的“譚元壽舞臺藝術80週年紀念會”上,譚老先生曾十分罕見地提到《沙家浜》。他說:在演現代戲的年代裡,趙燕俠大姐帶領我和馬長禮、劉秀榮、洪雪飛、周和桐、萬一英創作演出了《沙家浜》,我曾連演過40場,這是我藝術上的一個高峰,鍛鍊了我,提高了我的藝術水平,也為後來恢復傳統戲做好了充分準備。老先生最後特別強調的是“為後來恢復傳統戲做好了充分準備”,可見怹更為看重的是傳統戲的傳承和推廣。老藝術家的這番苦心是應當深刻領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