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方能圆 弹性管理

能方能圆 弹性管理

能方能圆 弹性管理

能方能圆,在管理中可以表现为不软不硬的弹性策略,在应付下属是常能使你占据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

1,弹性语言

领导在办具体事的时候,作用弹性语言,可将所说的话,所做的事,尽量地留有余地。

什么叫弹性语言?弹性语言即可进可退的语言,但又区别于模棱两可。如遇非明确答复不可的事,同时又不好答复时,可用“考虑考虑”“研究研究”“再作答复”为盾牌语言,好为自己争取迂回的时间。

如属下问上级:“有些外债需要清偿,对方催得很紧,你看怎么办?”上级答说“我们加力收入一些,每个人都应负起还债的责任,债要尽快给人家清偿。你觉得还有什么办法?”这就是弹性语言。领导运用它时,同时又在思考良策,用以摆脱已临的危机,若事情不济,领导人仍然留有让部下解决问题的余地。

当然,高明的弹性语言,正是高超政治艺术的一部分,不是可以轻易学到手的。弹性语言奇就奇在可以回旋。

领导者学习弹性语言,必须坚守适中纯正的规则,不可失之偏颇。领导者运用弹性语言,可免遭部下怨恨,也免遭政治失利的境地。因为,事之媒介必是言,言的来源又是心,心之所思,原始于我与我所想。

2,弹性人事

弹性最能予己以主动,对人对事弹性处之,回旋余地当然很大。

如,对一个人既不要把他看做敌人,也不要把他看得太亲密。亲而不可太近,疏而不宜过远,取其弹性中段较宜。对一件事,从理论上讲,要办它就要想一定能办成,办的过程中可能遇到麻烦;但从不定死哪件事不可办,叫做“不见老底不回头”。这就是对人对事弹性为本的策略。这个策略起码留有余地,保存实力,达到时时主动的功效。

古代皇帝曾将大臣们经常性、变化性地记入顺、疑、逆各册之中,尤对逆册人员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就是对顺册人员,也是严加防范,唯恐他们篡权夺位。政治家作用弹性策略,将“顺、疑、逆”各派势力运于掌心,去其逆势取其顺势,为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务。

3,弹性政策

政府的弹性政策可给人以长期稳定的假印象,也可为执政者集中权力做好宏观调控提供手段。政策,可按治国的需要随时添加些新的政策色彩。因此,大到国家,小到一个部门的聪明的领导者都青睐“弹性政策”。

综观起来,弹性政策并不是不明确,但它却如春夏秋冬一般,虽生于地球但能交替变化,无论如何都能为执政者灵活运用。

制定弹性政策的目的在于从原则上相对保证政策的连续性于稳定性。从精神上实质为执政者开辟一个大的回旋余地。像武侠小说中的回旋镖,击中目标就击中了,击不中,镖还回到自己手上,绝不至于陷入被动。

制定弹性政策的原则是,增强方针政策在文字语言方面的笼统性和大原则性,减少它的具体性,以便随时按照政治需要,改换政治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