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邊有個小賣部

原本在讀《創新的擴散》,可是這本書太過厚重,讀著時不時就神遊了,所以趕緊停下來換了本《雲邊有個小賣部》醒醒腦。不得不說,書名文藝唯美,讓人浮想聯翩。

故事發生在山裡的雲邊鎮,劉十三是一個普通、不得志的小鎮青年。父親早逝,母親遠走另嫁他人,外婆王鶯鶯靠著小賣部把他拉扯長大。

小時候的劉十三沉迷學習,想考清華北大,想到大城市去。四年級的暑假,患病的上海女孩程霜插班來到了小學,兩個平凡的生命有了交集。在離開雲邊鎮時,程霜寫下—— “如果我能活下來,就做你女朋友”。

雲邊有個小賣部

劉十三拼命學習,高考後卻只進了一所普通大學。他遇到了愛情,也嚐到了失戀的滋味。這時,程霜第二次出現在他的生命裡,又在離開時留下一封信 ——“上次的不算,下次見你,我還活著就做你女朋友”。

經歷了失戀的打擊,劉十三想在工作中有所作為,他度過幾家公司的試用期,卻始終沒有得到一次轉正,最終他進了一家保險公司,依然受挫受辱。酒醉潦倒的時候,外婆王鶯鶯開了一夜的拖拉機,把他拖回了雲邊鎮。

雲邊有個小賣部

劉十三不知道的是,外婆得了絕症,只想接外孫回來多陪陪他。王鶯鶯是一個潑辣的老太婆,小賣部就是她開的,她是這個世界上最疼劉十三的人。外婆雖然沒文化,卻也能夠說:祖祖輩輩埋葬在這裡,所以叫故鄉。

在同事、領導的嘲諷中,劉十三立了一個目標,一年一千零一份保單。回到故鄉,他第三次遇到了程霜。在程霜的鼓勵和外婆的支持幫助下,劉十三完成了一千零一份保單的目標。她們是劉十三生命中的光。

雲邊有個小賣部

那一年發生了許多事,小學同學牛大田與銀行職員秦小貞的愛情、毛婷婷與毛志傑的姐弟之情。還有臘月二十三那天,外婆的離去……除夕之夜,劉十三獨自一人冒著大雪去山上為她掛引路燈,他怕外婆的魂找不到回家的路。自那以後,再沒有人為他點亮家裡的燈,沒有人開拖拉機去找他。

雲邊有個小賣部

第三次離開,程霜說:“別來找我,如果我活著,肯定會來找你,不管你在哪裡,我都會找到你。如果下次再相見,我們就結婚吧。約好了?” 劉十三以後才會明白,有些告別,就是最後一面。

正如那句話所說,故事的結局總是這樣,花開兩朵,天各一方。張嘉佳在書的後記部分寫道:

寫給我們內心卑微的自己寫給我們所遇見的悲傷和希望寫給離開我們的人寫給陪伴我們的人寫給每個人心中的山和海

整本書慢慢讀下來六個小時就夠了,可以一口氣讀完,把自己從故事裡拔出來,說說看法吧。

文字很有代入感。故事發生在悠遠的小鎮上,每個人都是平凡的存在,如果你心裡也有一個雲邊鎮,這種生活上的描寫一定也會戳中你的回憶。

情節沒有突破想象。隨著故事的推進,讀者很容易預見後面發生了什麼,小說終究是少了幾分新意,或許很多讀了一半棄書的讀者也是這個原因吧。

部分描寫略微生硬,比如外婆做菜,儘管我讀的時候差點流口水;再比如每章結尾處的“文藝語錄”,似乎再也不能俘獲我那顆日益堅硬的小心臟了。

其實我被感動了。

人到了一定年紀,似乎能感動自己的就只有親情了。山裡的微風,浮動的雲朵,讓我也想起我的“雲邊鎮”。每個人長大後,腦海中都會有一些難忘的畫面或是片段,這本書正戳中了我心底的那些故事。我也曾是個不諳世事的熊孩子,就像劉十三一樣,我也遇到一位“王鶯鶯”。

像書裡說的,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很多事情已經很多年。“生命是有光的,在我熄滅以前,能夠照亮你一點,就是我所有能做的了。” 我也希望我生命裡的光,能夠照得久一點,再久一點。

雲邊有個小賣部

漸漸發現,儘管我們常常感動於小說,卻對現實漠然!現實生活中真正的悲傷在這些青春小說裡向來都是視而不見的,尤其是當我逐漸擁有如期到來的成熟,越發能感覺到這一點。可是讀著讀著還是會被戳中,大概親情啊,永遠是人的軟肋。

頭條號:黑色書籤XYBOOK20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