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美食,恩施社飯,《詩經》裡的土家美食

土家人十分看重過社,家家戶戶都興做香噴噴的社飯。土家人將田園、溪邊、山坡上鮮嫩社蒿採擷回家,洗淨剁碎,揉盡苦水,焙乾,與野蒜、臘豆乾、臘肉等輔料摻合蒸或燜制而成。其味鮮美,芳香撲鼻,鬆軟可口。

社飯的由來

傳統美食,恩施社飯,《詩經》裡的土家美食

古代把土神和祭土神的地方都稱為“社”,農民過去每年春耕和秋收都要祭祀土神,於是約定把祭祀土神的日子稱為“社日”。相傳土地神的生辰是農曆的二月初二,因此在對土地神崇拜的這種推動下,漢朝之後的人們便把土地神出生的這天到立春後第五個戍日作為“春社日”。

社飯的材料

傳統美食,恩施社飯,《詩經》裡的土家美食
傳統美食,恩施社飯,《詩經》裡的土家美食

製作步驟

1

要將野蒿的苦汁去掉,就得把剁碎的野蒿放在紗布裡,裹好,放在清水裡捶打漂洗,將裡面的苦味逐漸打掉,有點苦盡甘來的意思。但是必須要注意把握尺度,不能將野蒿捶得太死,既要保留它原有的清香味,也要多少留點淡淡的苦澀,這才是社飯最好

傳統美食,恩施社飯,《詩經》裡的土家美食

2

臘肉切成丁,野蔥切成小段,和青蒿拌好,放入鹽、辣椒、麻油、味精等作料

傳統美食,恩施社飯,《詩經》裡的土家美食

3

取大量糯米,少量大米,糯米一起煮,糯米有粘性,吃多了容易發膩,所以要添加一些大米,煮半熟即可,然後取出,晾乾。糯米提前一個晚上泡好,粘水提前兩個小時泡好。

傳統美食,恩施社飯,《詩經》裡的土家美食

4

將糯米、大米,拌好的青蒿、臘肉、胡蔥放入,一起蒸。

傳統美食,恩施社飯,《詩經》裡的土家美食

5

直到糯米柔軟,便可起鍋開吃。

傳統美食,恩施社飯,《詩經》裡的土家美食

製作小貼士

糯米要先浸泡一夜,也可以做全糯米的,但全糯米的涼了之後會非常硬,加一些粘米會軟一些。 一次吃不完,第二頓除了可以蒸,炒著吃也非常香。

小知識

傳統美食,恩施社飯,《詩經》裡的土家美食

采蘩

於以采蘩,於沼於沚;

於以用之,公侯之事。

於以采蘩,於澗之中;

於以用之,公侯之宮。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被之祁祁,薄言還歸。

《詩經》當中找到了咱們大龍山的社飯,蘩[fán]即“白蒿”,也就是我們龍山所稱的“香蒿”、“社蒿”,葉為綠色,呈羽狀深裂,邊緣有粗鈍鋸齒,嫩苗可食,古代曾用作祭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