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雙11雲計算需求猛增,但能源損耗卻最節省

11月12日零點,第十個天貓雙11狂歡節在2135億的新紀錄上落下帷幕。雙11已經進化成為全球數字經濟的大狂歡,引發全社會各行各業對計算能力需求的激增。

這屆雙11雲計算需求猛增,但能源損耗卻最節省

2018年雙11期間,阿里雲上新增調用的彈性計算能力累計超過1000萬核,相當於10座大型數據中心,創造了"脈衝計算"的新紀錄。

阿里雲支撐這麼大量的計算任務,你肯定認為需要耗費很多電。但是真相是,這可能是最綠色,最省電的一屆雙11。

為什麼? 因為技術。

阿里的工程師說,公司自建的數據中心一直注重環保理念,使用了風側自然冷卻技術,服務器浸入式液冷技術等。

也許你覺得上述技術很高大上,很難懂。小編來給大家口語化翻譯一下:風側自然冷卻技術——實際上就是靠著涼爽的自然風吹,以此來散熱,就像大家傍晚納涼一樣。

這屆雙11雲計算需求猛增,但能源損耗卻最節省

服務器浸入式液冷技術—— 這項技術簡單比喻一下,就是把服務器浸在"水"裡,以此散熱。

液冷數據中心服務器完全由阿里自主研發設計,技術水平達到世界領先,已獲得了數十項國家級專利。

正是通過這些創新的技術,阿里自建的綠色數據中心,比同等條件下的傳統數據中心,節能70%以上,每年可以節電5.6億度,相當於17萬戶普通家庭一年的用電量。

所以,因為利用上述技術,剛剛過去的雙11,是一次綠色和省電的雙11。

這屆雙11雲計算需求猛增,但能源損耗卻最節省

最後再普及一下,因為運營雲計算業務非常耗電,因此包括亞馬遜、微軟、阿里雲、谷歌等在內的廠商都很注重使用清潔能源,比如投資光伏和風力發電廠,並且創造性地把服務器放在海底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