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家鄉的味道——馬家坡柿餅

來自家鄉的味道---馬家坡柿餅

馬建國

前些天接到老家堂兄電話,說他在天貓開店鋪:(馬家坡旗艦店),銷售柿餅,很是為他高興,為他賀喜。

來自家鄉的味道——馬家坡柿餅


美味的柿餅

來自家鄉的味道——馬家坡柿餅


美味的柿餅

我的故鄉在陝西省富平縣曹村馬家坡,那裡是中國“中國柿子之鄉”,每年“霜降”過後,火紅的柿子成為這裡一道亮麗的風景,家家戶戶開始旋柿子,掛柿餅,黃土高坡被鮮紅的十字架所染紅,如燦爛奪目的雲霞。來自全國各地的攝影師,穿梭在柿林中,把鏡頭對準那一串串火紅的柿子,對準致富奔小康村民喜樂的臉上,那種愉悅從山下到山上,都映在這滿山的火紅之中。2003年11月中央電視臺金土地欄目曾以“柿子紅遍馬家坡”專題報道了該村柿子產業,2017年10月26日,以農村為題材的情感電視劇《歲歲年年柿柿紅》在這裡拍攝,讓這裡再度成為熱點、焦點。

來自家鄉的味道——馬家坡柿餅


中國柿子之鄉---馬坡村 圖片來自網絡

來自家鄉的味道——馬家坡柿餅



來自家鄉的味道——馬家坡柿餅


鄉村情感電視劇《歲歲年年柿柿紅》現場圖片 圖片來自網絡

我的故鄉在陝西省富平縣曹村馬家坡,在西安以北,銅川以東,從銅川出發經陳爐、底店不到一小時的車程就來到曹村馬家坡,村前小學校旁有一座唐代帝王陵豐陵 ,豐陵是唐順宗李誦與莊憲皇后的合葬陵,唐順宗李誦(761-806),是唐德宗李適的兒子,為唐代第十一任皇帝。這裡七溝八梁,溝壑縱橫,屬於較為乾旱的山區,但就是在這裡,上蒼給與了它豐厚的物產,北方的尋常果樹在這裡都能生長,核桃、石榴、桃、杏、梨還有那滿山遍野的火紅柿子。

來自家鄉的味道——馬家坡柿餅


馬家坡柿子栽培歷史悠久,最早始於漢朝,唐、宋時期大量栽植,明朝已開始加工柿餅,明代萬曆年間被作為宮廷貢品供奉朝廷。在馬家坡村有一棵1200年樹齡的“柿壽星,相傳當年修建豐陵時,此樹就存在,被稱為唐王陵前的神仙傘。元朝末年,朱元璋從老家安徽流離乞討到豐陵,飢腸轆轆,便以這棵柿樹上的柿子充飢,成為皇帝后,不忘此樹救命之恩,便下旨冊封柿樹為“凌霜侯”。如今這棵千年“柿壽星”依然巍峨挺拔,樹冠相疊,昂首雲天,成為當地一道獨特風景。

來自家鄉的味道——馬家坡柿餅


包裝車間

來自家鄉的味道——馬家坡柿餅


包裝車間

來自家鄉的味道——馬家坡柿餅


包裝車間

來自家鄉的味道——馬家坡柿餅


包裝車間

馬家坡尖柿體大無核,最易制餅。其產品以個大、肉質柔軟、霜厚味甜、營養豐富而馳名中外,榮獲楊凌農科博覽會後稷金像獎。馬家坡村的柿餅一直以來是韓國、日本客商的定點收購點。遠銷日本、韓國、俄羅斯、新加坡及臺灣等國家和地區,是陝西乃西北地區重要的柿餅加工、銷售集散地。


來自家鄉的味道——馬家坡柿餅


柿餅

來自家鄉的味道——馬家坡柿餅


柿餅

來自家鄉的味道——馬家坡柿餅


來自家鄉的味道——馬家坡柿餅


來自家鄉的味道——馬家坡柿餅


堂兄註冊的富平縣綠景塬果業專業合作社於2009年4月正式成立,註冊有“馬家坡”商標,位於富平縣曹村鎮馬家坡村。2016年中央電視臺《遠方的家》曾來家裡採訪,並在中央四套第83期《遠方的家》欄目播出。

來自家鄉的味道——馬家坡柿餅


中央電視臺《遠方的家》採訪圖片

來自家鄉的味道——馬家坡柿餅


中央電視臺《遠方的家》採訪圖片

堂兄註冊的富平縣綠景塬果業專業合作社生產製作的馬家坡柿餅,經過精細的民間傳統工藝霜凍而成,不含任何化學成份的綠色食品。每百克柿餅中蛋白質含量1.2克,脂肪1.8克,碳水化合物63.8克,鈉38毫克,能量1172KJ千卡。還有較高的鎂、硫氨酸、核黃素、抗壞血酸等成分,營養豐富,老少皆宜。其風格獨特,食之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具有強身壯骨、養顏美容之功效,柿餅表層的霜糖對於咽喉幹痛、口舌生瘡、肺熱咳嗽等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長期食用,具有保健及藥用價值。

來自家鄉的味道——馬家坡柿餅


來自家鄉的味道——馬家坡柿餅


裝車運往全國各地

來自家鄉的味道——馬家坡柿餅

裝車運往全國各地


來自家鄉的味道——馬家坡柿餅



如今,他在天貓開設店鋪:(馬家坡旗艦店)讓更多人不必千里迢迢,只需鼠標一點天貓店鋪:(馬家坡旗艦店)就可以享受這來自“中國柿子之鄉”的美味馬家坡柿餅,那種味道,是一種情懷,是一種思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