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郵政攜手拼多多平臺走出新電商發展之路

從“扶貧”到“助農”

渭南郵政攜手拼多多平臺走出新電商發展之路

渭南郵政攜手拼多多平臺走出新電商發展之路

渭南蘋果通過郵政快遞發往各地

水果產業是陝西省一張靚麗的名片,近年來,不論規模、數量,還是產量、品牌,都名列全國前列。由於產量大,滯銷時有發生,而一些當季水果因此甚至爛在地裡。

近兩年,藉著拼多多電商平臺的資源支撐,陝西農產品通過“拼”的模式快速消化,切實解決了當季水果滯銷這一難題。陝西蘋果、獼猴桃、甜瓜、柿子等已經成為拼多多平臺的“爆款”水果。

從幫助農戶解決銷路到實現增收,從解決農產品上行難到助力農產品流通升級,三年時間,拼多多平臺累計幫助農戶銷售109億斤農貨,相關交易總額達510億元,直接和間接拉動包括各類平臺商家、快遞物流人員等超700萬人就業。

依託新電商平臺拼多多,一批陝西企業抓住其發展紅利,如國企渭南郵政憑藉自身優勢,在精準扶貧的基礎上,走出了獨特的電商產業化發展之路。

作為國有企業,陝西郵政承擔著服務地方經濟、服務三農、精準扶貧的企業責任。渭南是陝西省的農業大市,以家庭、村鎮為單元的特色經濟比較發達。圍繞渭南的農業經濟特色,陝西郵政渭南分公司(以下簡稱“渭南郵政”)利用郵政企業的優勢,與拼多多深度合作,幫助渭南農戶銷售農產品。

從第一次幫助農民銷售滯銷柿子,到如今全產業規模化經營,渭南郵政走出了一條依託電商發展的創新之路。

2016年,貧困村平定村的柿子滯銷,渭南郵政得知後,為了幫助這個貧困村,決定通過拼多多平臺進行線上銷售。渭南郵政市場營銷部業務經理喬宇說:“我們入駐拼多多後,10天時間,幫平定村銷售了5萬餘斤柿子,為村民帶來直接收益5萬餘元。”原本掛在樹上都沒人要的柿子,以一單10元(每單5斤)的實惠價格在拼多多上銷售一空,而刨掉給農民的1元果子錢,再加上郵費、人工和紙箱等各種成本,渭南郵政並未從中賺多少錢。

此後不久,另一個貧困村苗家村的核桃滯銷,爛在地裡被老百姓當柴火燒掉。為此,渭南郵政和拼多多舉辦了一場“核您一起、桃離貧困”的助農活動,短短4天時間,銷售了5萬餘斤青皮核桃。

對渭南郵政來說,與電商平臺拼多多的合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其創新性地在全國率先開創了郵政系統與電商平臺有機結合、高效發展的新模式,為後來者提供了可供借鑑切實可行的模版。

讓渭南郵政最為興奮的是,以往扶貧大多以資助模式為主,並不能長效解決根本問題,而拼多多模式激發了當地農貨上行的內在動力,形成高效穩定地正向循環。

“郵政網點遍佈鄉鎮,我們總是最先知道當地農民的難處。”喬宇對此頗為感慨,“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才是真正的精準扶貧。”而拼多多平臺對扶貧工作的巨大熱情、毫無保留的資源支持,也讓包括喬宇在內的每一個渭南郵政人深受感動。

2017年,在拼多多和陝西省郵政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渭南郵政成立了全平臺第一家精準扶貧店:陝西郵政精準扶貧官方店。通過這家真正意義上的“官方”店,蘋果、甜瓜、酥梨、紅薯等渭南的農貨特產,從田間地頭直接發往了全國各地消費者的手中,也為當地的精準脫貧作出了貢獻。

在渭南郵政分公司總經理任廣利看來,拼多多對他們最大的改變是,從以往“等”產品的思路,變為主動出擊“找”產品。“以前都是農戶有需要,我們幫他們銷售。經過在拼多多平臺兩年多的經營,我們有了很多忠實客戶,平臺也給予了一定的資源支撐,店鋪單品日銷量趨於穩定。我們決定轉變思路,提前規劃產品,與果農溝通收購,從源頭做起,打通農產品銷售的全流程。”

最近蘋果進入銷售高峰期,喬宇告訴記者:“每天可以賣7000單,平均每單5斤,每天就可以賣掉3.5萬斤。僅僅一個月,蘋果的銷量就突破了10萬單,成了平臺爆款產品。”

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在拼多多平臺的引導下,渭南郵政做到了前端貨源嚴控品質、線上銷售實現下單秒發、物流縮短運輸時限、售後實現急速退款,極大程度提升了用戶體驗。

最令喬宇感到自豪的是,他們創造了全行業領先的極速發件模式,可以做到最晚深夜11點發貨、凌晨3點離開處理中心的物流速度。“目前我們的平均發貨時長比同行短17.78小時,簽收時間比同行快15.75小時,到貨時長比同行快29.22小時。”

“拼多多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廣闊的舞臺,讓我們的視野更加廣泛,讓我們的市場更加龐大。”渭南郵政分公司總經理任廣利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