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經典題字為何總有那麼多爭議

圍繞在郭沫若先生身上的爭議從未停歇過,當然,由書法引發的爭議似乎更為廣泛。作為著名學者的郭沫若,同時也是一代文豪和大歷史學家,郭沫若先生的才華還是得到了大多數人的首肯。不然也不會擔任科學院院長和科技大學首任校長。

郭沫若的經典題字為何總有那麼多爭議

對於郭沫若先生書法水準的評價,由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一部分人認為其書法具備傳統底蘊,更有獨到的創新意識,稱其書法為“郭體”;另一部分人則對郭沫若先生的書法頗為不屑,認為其書法結構鬆散,筆力不足,藝術水準不高。

郭沫若的經典題字為何總有那麼多爭議

其實,郭沫若先生並不以書法名世,不過他的書法作品(尤其是題字作品)數量極多,影響甚為廣泛。一般人只知道啟功先生題字特別多,殊不知郭沫若先生的題字數量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不過啟功先生書風沉穩,題字作品幾乎沒有什麼爭議。郭沫若先生的題字就不同了,單單是“山東博物館”的題字,就因為太容易引發諸如“山東情婦館”之類的不雅聯想,持續被網友吐槽。

客觀地說,郭沫若先生的行草書法還是具備了一定水準的,就說題字,起碼“中國銀行”和“故宮博物院”等書法就堪稱經典,贏得了眾多好評。當然,郭沫若先生的書法不夠沉穩,筆力稍顯不足也是不爭的事實。

郭沫若的經典題字為何總有那麼多爭議

郭沫若先生在文學、歷史、考古和文字學等領域都有著不俗的造詣,加上其相對不錯的書法功底,稱其為書法家還是沒什麼爭議的。對於郭沫若先生書法水準的評價,我們沒必要拔得太高,也不能不屑一顧,還是應該保持一個相對公允的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