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影院,看到了越來越多的日本電影

18年年初,寫過一篇關於日本動畫電影的文章( )。

一年多過去了,隨著兩國關係的解凍,越來越多的日本電影被引進,國內觀眾能在影院觀看日影的機會也多起來了。

2015年之前的大約十年中,僅有不到20部日影引進國內,而且還有好多合拍片。

以2014年為例,“上映”的不足10部影片中,有票房記錄的僅有四部,而且除了排名第一的《哥斯拉》是美日合拍外,其餘都是中日合拍的,可以說沒有純血的日影。

我們在影院,看到了越來越多的日本電影

除哥總外,其他三部的總票房還不足2000萬

自從2015年韓國影片突然“消失”在國內影院後,國外引進片中除好萊塢影片外,日本印度等國的影片逐漸加大了引進數量(印度電影以17年的《摔跤吧!爸爸》的13億票房開始在大陸崛起)。

我們在影院,看到了越來越多的日本電影

其中,日本影片的引進數量也日益增多,至今已經先後有30餘部在大陸影院上映。

下面選出各年來有票房記錄和影響力的幾部影片,大家看看(一些無票房紀錄的影片欠奉)。

·2015年

不算有日本合拍的《速度與激情7 》,15年的日影票房冠軍是機器貓的動畫大電影《哆啦A夢:伴我同行》,不僅取得5.3億的高票房,評分也有7.9分。

我們在影院,看到了越來越多的日本電影

同為動畫版的《名偵探柯南:業火的向日葵》也取得了8162萬的票房,當年真正的日影也就這兩部。

我們在影院,看到了越來越多的日本電影

還有一部莫名其妙的合拍片是張鈞甯與何潤東主演的愛情片《我的男友和狗》(原名:一分間だけ),票房居然也有2420萬呢。

·2016年

16年有票房紀錄的影片有11部,總票房突破了11億,其中只有2部是真人影片,其餘9部均為動畫電影。

票房第一,自然是當時引起了社會話題性的《你的名字。》,5.75億的票房,也是日影在中國的票房冠軍成績。至今,提到新海誠,大家都會用“君名”來說事兒。

按照票房來排列,接下來是《航海王之黃金城》(1.07億票房)、《哆啦A夢:新·大雄的日本誕生》(1.03億)、《火影忍者劇場版:博人傳》(1.03億),三部動畫電影版,也都是日本的大IP。

我們在影院,看到了越來越多的日本電影

兩部真人版電影,分別是漫改作品《寄生獸》和改編自小說的《墊底辣妹》(題圖即為村花在劇中的形象),4823萬和3745萬的票房雖然不算是上佳的成績,但也逐一打破了日本引進片真人電影當時的國內票房紀錄,而且評分也有7.4和8.1。

我們在影院,看到了越來越多的日本電影

18年的《毒液》被稱為漫威版的《寄生獸》。

剩下五部也都來自動畫大電影,分別是《聖鬥士星矢:聖域傳說》(3778.8萬)、《名偵探柯南:純黑的惡夢》(3103.5萬)、《櫻桃小丸子:來自意大利的少年》(2584萬)、《蠟筆小新:夢境世界大突擊》(2242.5萬)、《龍珠Z:復活的弗利薩》(1098.3萬)。

我們在影院,看到了越來越多的日本電影

·2017年

17年有9部日影在大陸上映,不包括合拍的《妖貓傳》和《追捕》。

6部動畫加上3部真人版的陣容,總票房4.89億人民幣,比起16年有明顯的退步。

動畫按票房排序,分別是《哆啦A夢:大雄的南極冰冰涼大冒險》(1.48億)、《煙花》(7866.4萬)、《刀劍神域:序列之爭》(5392.4萬)、《聲之形》(4453.9萬)、《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2872.5萬)、《精靈寶可夢:波爾凱尼恩與機巧的瑪機雅娜》(2565萬)。

我們在影院,看到了越來越多的日本電影

真人版有真人漫改的《銀魂》(8143萬)、不是黃磊那版的《深夜食堂2》(1387.5萬)、愛情虐片《與君相戀100次》(1346.5萬)三部,比16年還多一部呢。

我們在影院,看到了越來越多的日本電影

·2018年

18年,共有15部日影登場,動畫的數量首次低於真人版的電影,6部對9部,總票房也接近7.5億(《龍貓》還在上映中)。

可排前三位的,依舊是動畫,分別是《哆啦A夢:大雄的金銀島》(2.09億)、《龍貓》(1.65億)、《名偵探柯南:零的執行人》(1.27億)。

我們在影院,看到了越來越多的日本電影

除上映30週年、還宮崎駿老師一張電影票的《龍貓》外,藍胖子和柯南已成每年都見的朋友了。

我們在影院,看到了越來越多的日本電影

另外的三部動畫電影是《瑪麗與魔法之花》(2062.2萬)、《黑子的籃球·終極一戰》(679萬)、《哥斯拉:怪獸行星》(161.5萬)。比起前三的大IP,受眾相對得少了很多。

我們在影院,看到了越來越多的日本電影

作為日影引進片中票房最高的真人電影,《小偷家族》的9675萬,也不枉它是戛納金棕櫚的獲獎影片,是枝裕和老師,你好。

其他真人影片包括:堺雅人奇幻之旅的《鎌倉物語》(4851.1萬)、解憂雜貨店的日版《浪矢解憂雜貨店》(2867.3萬)、檢驗新垣結衣真粉兒的《

戀愛迴旋》(1853.6萬)、《晝顏》(1433.7萬)、《生存家族》(1140.5萬)、《第三度嫌疑人》(452.2萬)、《念念手紀》(447.1萬)、《跨越8年的新娘》(311.7萬)。

我們在影院,看到了越來越多的日本電影

·2019年

2019年,日影會以怎樣的體量進軍大陸大銀幕呢?

以目前貓眼專業版發佈的資料(之前資料也參考於此),大致有如下作品將出現在國內的影院中。

定檔1月11日上映的,根據著名遊戲《Fate/stay night》中的第三條劇情線,改編的劇場版《命運之夜—— 天之杯:惡兆之花》,看看14位戰士的聖盃戰爭吧。

同樣在1月11日上映的《22年後的自白》,由藤原龍也和伊藤英明主演,懸疑犯罪片的設定,有大量的反轉燒腦情節。

7天后的1月18日,《我想吃掉你的胰臟》的動畫版也將上映,比較令本貓困惑的是,去年那部真人電影《念念手記》不就是改編於“胰臟”嘛(原名都一樣的),而且票房還不到500萬...

我們在影院,看到了越來越多的日本電影

另外幾部,諸如《朝花夕誓:於離別之朝束起約定之花》、《拉普拉斯的魔女》、《今夜在浪漫劇場》、《你好霸王龍》幾部作品,已經確定上映,但還未最終定檔。

我們在影院,看到了越來越多的日本電影


當然,19年肯定不止這幾部日影了,不管是《哆啦A夢》、《柯南》那樣的動畫好朋友,還是其他的動畫或真人作品都還會有優秀的影片上映。

但是日影稍顯侷限性的受眾人群,不管是經典的動畫,還是以純愛片和文藝片為主的真人電影,儘管品質上都可算上乘,但由於檔期過於晚於日本上映時間以及各種網上資源的橫行,都令影片的票房收到不小的衝擊。

只希望日益開放的中國電影市場能夠更及時地引進話題口碑與商業兼具的日本優秀影片,就像早年的《追捕》、《望鄉》、《遠山的呼喚》等等。

我們在影院,看到了越來越多的日本電影

我們在影院,看到了越來越多的日本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