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與成年子女應該如何相處才堪稱完美

現如今,受西方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崇尚父母與子女相互獨立,彼此承擔有限而非無限責任的相處狀態。父母不需要負擔成年子女的一切費用,子女也不需要為父母養老。然而,崇尚歸崇尚,實施起來基本是不可能的。

首先,中國的父母做不到完全放手,大部分的父母至少負擔到子女就業結婚生子,很多還要開始負擔孫子的費用,至少承擔孫子輩的照看責任。

其次,中國的子女在經濟上、情感上都離不開父母,兒女的養育更是離不開父母的幫忙。同時,中國自古有孝道一說,大部分的子女都不可能拋開年老的父母不管,任其住進養老院養老。

父母與成年子女應該如何相處才堪稱完美

既如此,我們不如尋找一種最適合中國國情的父母與子女的相處方式。

首先,要保持獨立的空間和適當的距離。都說距離產生美,這同樣適合父母和成年後的子女,特別是已經組建家庭的子女。畢竟兩代人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等存在差異,如果在一個屋簷下生活,不發生衝突是不可能的。所以,父母和子女儘量分開住,有獨立的空間和適當的距離。事實證明,這是避免矛盾衝突的最好方式。

其次,父母要學會放手。在一個大家庭裡,大小各類事務,父母理應退居二線凡事以兒子媳婦兒為主,他們才是家庭的主心骨。老一輩宜頤養天年,每天健身養生,含飴弄孫,家庭的重大決策還是讓子女來做的好。如果子女有什麼困惑,我願以我幾十年的功力來提一些合理可行的建議,至於採不採納,就又不是我所能操心的了。

再者,在經濟上要用界定。成家後的子女和父母在經濟上要保持相互獨立,有獨立的規劃和計劃,互不干涉,互不打擾。但一方有難時,作為血肉親情,定要慷慨解囊,互相扶持。這樣有分寸的界定和相處,才更有情有義,更和諧長久。

家是避風的港灣,家是心靈的棲息地,但即使親密如父母和子女的相處,也是一門學門。在遵循上述原則的基礎上,願我們每個家庭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找出適合自己家庭的相處模式,希望每個家庭都和諧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