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周口:愛心人士請孤寡老人吃“家宴” 歡歡喜喜過大年

“一大鍋雞鴨鵝肉正在飩著,冒著氣,飄著香……真是好人啊!好人有好報!……”2月1日中午,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高朗鄉前廟行政村孫莊西南路邊的飯店門前,一群孤寡老人圍坐著幾張桌子面前等著吃愛心“家宴”,他們有說有笑,你一言我一語,好不熱鬧,原來這是太康縣高朗鄉前廟行政村孫莊的愛心人士孫合理、孫明理兄弟兩個要宴請家鄉的孤寡老人前來吃免費午餐,對於孤寡老人來說,這頓飯還真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河南周口:愛心人士請孤寡老人吃“家宴” 歡歡喜喜過大年

河南周口:愛心人士請孤寡老人吃“家宴” 歡歡喜喜過大年

鄉間小村有大愛,寒冬暖陽暖人心

2月1日(臘月二十七)一大早,志願者孫東昇支起了大鍋,志願者孫海廷從附近集鎮上買回來冒著熱氣的饅頭。孫明理請附近村莊十多個困難戶、五保戶等困境老人吃“家宴”。

河南周口:愛心人士請孤寡老人吃“家宴” 歡歡喜喜過大年

孫明理給老人盛菜

河南周口:愛心人士請孤寡老人吃“家宴” 歡歡喜喜過大年

河南周口:愛心人士請孤寡老人吃“家宴” 歡歡喜喜過大年

河南周口:愛心人士請孤寡老人吃“家宴” 歡歡喜喜過大年

河南周口:愛心人士請孤寡老人吃“家宴” 歡歡喜喜過大年

12點10分左右,“家宴”開始了。一碗碗由雞鴨鵝肉,冒著熱氣,香氣浸人肺腑,老人們六人一桌,邊吃邊聊,氣氛融恰。孫明理的侄女孫夢露也忙碌著給老爺爺老奶奶們倒開水。

據瞭解,昨天兄弟倆就忙碌起來,專門到縣城農貿市場挑選了新鮮的食材。上年十一點,一個個老人被孫明理從高朗鄉社會託養中心接了過來。

牢記奶奶囑託,幫助有困難的人

37年前,孫明理在太康縣高朗鄉前廟行政村孫莊的幾間土坯房中降生,母親自幼智障,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父親患有較重肺病,不能幹農活,家境很是慘淡。孫明理與大他哥哥三歲的哥哥孫合理由奶奶撫養長大。純樸的孫莊村民很是同情這艱難的一家人。東鄰一個饃,西鄰一碗麵條,兄弟倆在“百家飯”的溫暖中長大成人。忠厚溫良的奶奶在村裡威望很高,有著眾口一詞的高風亮節。對於眾人的幫助,兄弟倆銘刻心裡,奶奶也常常唸叨:“你們長大了,不要忘了大家的救危之恩,無論到哪裡,都要幫助有困難的人”。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天資聰慧的兄弟倆在小村靜靜的氛圍中成長著,幫襯奶奶洗衣,燒火,做飯,掃落葉。奶奶一生勤勞,村民說有“好積德”,一生無病無災,身體硬朗,80多歲的時候,還能到田地裡拔草、割麥。老人 99歲時無疾而終,於去年去世。她去世的前幾天,思路仍很清淅:“奶奶不行了,你倆記住,不管在哪裡,不管幹啥活,只要有機會,就要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奶奶臨終囑託像一座大山,“長”在了兄弟倆的心裡。

河南周口:愛心人士請孤寡老人吃“家宴” 歡歡喜喜過大年

“愛心羊肉哥”孫合理給老人盛菜

河南周口:愛心人士請孤寡老人吃“家宴” 歡歡喜喜過大年

河南周口:愛心人士請孤寡老人吃“家宴” 歡歡喜喜過大年

河南周口:愛心人士請孤寡老人吃“家宴” 歡歡喜喜過大年

誠信經營開飯店,噓寒問暖獻愛心

孫明理於七年前開始在孫莊村西南路邊經營兩間飯店,開始乾飯店的念頭是為了讓奶奶吃上豐富可口的飯菜,還能給周圍村莊的孤寡老人和殘障人士偶爾改善一下生活。

孫明理含蓄愐腆,實在本份的形象在附近村莊盡人皆知。由於飯菜質量高,價格低,飯店的生意一直很紅火。他與妻子誠信經營,十年時間便蓋起了漂亮的酒樓,有十幾個單間,還買了一輛寬敞的汽車。

“馮叔,腿還疼嗎?”去年12月19日下午,孫明理去看望五歲就失明的61歲馮河森老人。

“明理,不疼了。”馮河森有著敏銳的聽覺,孫明理一開口,他就“認”出來了。

七年以來,孫明理從未忘記附近村莊的孤寡老人等困境老人,馮河森、趙續、高科……十多位孤寡老人和困境老人,孫明理把他們當成了自己的“親人”,隔三差五地噓寒問暖,一次次送上可口的飯菜。馮樓村村民馮明傑說:“孫明理弟兄倆開著車,一戶一戶地送物品,他們的善舉,讓人感動!”

“來明理這裡,就是回家,明理就像自己的孩子!想到明理,感到特別親切,感到生活有奔頭!”一位老人告訴記者。後廟村李學志、馮樓村馮國貞爭著講述合理去年酒樓開業時向十多位孤寡老人發放燒雞和湯圓的情景。他們講著,手舞足蹈,高興得像個孩子。

明理送老人回去的路上,司善連老人連連點贊,“車接車送,吃得真得勁兒,明理光顧得照顧我們了,連飯也沒顧上吃,這好孩子,就像親兒子一樣”。

在冬日的暖陽下,這頓普通的“家宴”驅走了冬天的寒意,十多位老人心裡已經樂開了花。

(本報記者 師志強 通訊員 陳純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