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危機感的人,越容易有成就感!

14歲的李嘉誠開始“行街仔”的推銷生涯,從此漸入佳境,直至連續15年蟬聯華人首富寶座。

他這樣工作:不論幾點睡覺,一定在清晨5點59分鬧鈴響後起床。隨後,他聽新聞,打一個半小時高爾夫。他認為重點是打每一球時都保持冷靜,有規劃。一定在每天六點下班,回家後,除了撥打越洋電話,還有兩件必修功課:跟著有字幕的英語節目大聲朗讀,以及夜晚的閱讀。

這兩個工作都意味著一點:他最大的恐懼在於錯過見證世界的變化。原來成功除了勤奮、創新,還有另一個朋友——危機感。

什麼是危機感?

其實危機感生於你自身的責任感 ,當你認清自己在未來道路上要做的事情和要經歷的努力後,或是當你預感到自己即將面對的困難時所產生的心理波動時就會產生所謂的危機感 。

簡單地說危機感就是壓力,人無壓力不能進步,關鍵是看你如何將壓力轉變成你前進的動力。危機感同時也是一個人進取心的源泉,是一個人成長髮展的重要動力。一個人失去了危機感,就會變得安於現狀。裹足不前,等待他的只有被淘汰的命運。

當處於危機時刻時,多數情形看起來都已無能為力。其實,這只是逃避努力的藉口而已。無論是別人還是我們自己處於危機時刻,都不應放棄拯救的機會,因為一定會有辦法的。最好的辦法就是,積極思考並行動起來。

有危機感的人,都是一個有遠見的人。

社會環境瞬息萬變,我們時刻處於危機之中,只有提高自己的危機意識,才能夠讓自己走的更長遠。

覺得不錯,請在下方點贊並轉發給好朋友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