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一方面我們說完了“不”,卻對自己的“好”,視而不見

這篇文章比較主觀,屬於一種反思,不深刻,但是很困惑,

影上映的階段有兩個事讓人印象深刻,

1、抵制杜嘉班納,其中澎湃新聞有一篇文章,是:

杜嘉班納事件:當東方不再接受西方的審美“馴化”

其中的觀點是:西方設計師只會使用“中國元素”,但卻無法理解這些元素背後關聯的“中國文化”。

文章引用微博網友的評論特別精彩:“他們認為自己是審美和價值觀的宗主國,‘馴化’了落後之地……他們認為審美的殖民地是等待他們去開拓的地方,同時,落後又有可鑑賞的一面,他們體會到一種在野外動物園冒險的快感。”

這篇文章裡的觀點,讓我反思的是,兩個關鍵詞:

1、中國文化:

文化,我們用最簡單的理解方式可以是:文字、文章、文學、文明、文化。從文字到文化,這5個關鍵詞背後是我們的歷史、我們的習慣、我們的領地、我們的是非和我們的認知。

那麼有知曉文化看《影》和不知曉文化看《影》的區別呢?

假設你不知道三國演義,你會覺得《影》動機太單純,只為一意孤行,

如果你不知道關二爺,你會認為朝堂太軟弱,也太無恥,

如果你不知道大喬小喬,你不會認為一個女人何以成為主線,

相反呢?如果是你很習慣了這些背景這些認知呢?

《影》的演繹又是那麼“簡單”,除了畫面,

你對“劇情”的判斷可以用“俗套、簡單、無聊”來吐槽。

這是一個關於“知道與不知道”的反思。


2、馴化=標準?

《海王》2天票房4個億,各種影評鋪天蓋地,讓人目不暇接,對其中的各種細節的解讀如數家珍,每個影評都力求用最弔詭的角度去發現“漫威宇宙”的“秘密”,可是海王亞瑟是“DC”家的,海王納摩才是漫威,可是誰會較真呢?導演溫子仁再度封神,人家是華裔,不是華人,別主動“親熱”,人家是否願意說自己是中國人還未可知,其他就是服化道的任何一個細節被發現都成為討論評論的焦點,可以用“不厭其煩”,可我們看《影》呢?

看看豆瓣上,關於這兩個電影的評論截圖,也體會一下我們自己的心態,不能簡單說是“崇洋媚外”,但我也實在是“深刻”不起來,有多不吝嗇讚美,就有多不吝嗇指責,無可厚非,說的都對,只是心態呢?

《影》一方面我們說完了“不”,卻對自己的“好”,視而不見

對海王的不吝讚美

《影》一方面我們說完了“不”,卻對自己的“好”,視而不見

對影的居高臨下

另一個事情就是黃海的海報,文章是三文娛寫的:

驚豔日本的中國設計師,用海報傳遞東方美學的十年

文章大意是:《龍貓》重映的電影海報是中國人黃海設計,在中國知道的人不多,但是,在日本,各種刷屏,值得驕傲,東方美學的傳承人,是中國人。

來,我們直接看海報:

《影》一方面我們說完了“不”,卻對自己的“好”,視而不見

而設計這張電影海報的人,就是被冠以“天才設計師”稱號的黃海。

黃海包攬了大片中國的大師級電影海報,周星馳,徐克,王家衛,陳可辛,陳凱歌,馮小剛都青睞他的設計。他今年繪製的海報,包括《江湖兒女》、《我不是藥神》、《影》、《邪不壓正》等,無一不是口碑佳作。(摘自 )

《影》一方面我們說完了“不”,卻對自己的“好”,視而不見

《影》一方面我們說完了“不”,卻對自己的“好”,視而不見

《影》一方面我們說完了“不”,卻對自己的“好”,視而不見

《影》一方面我們說完了“不”,卻對自己的“好”,視而不見

《影》一方面我們說完了“不”,卻對自己的“好”,視而不見

《影》一方面我們說完了“不”,卻對自己的“好”,視而不見

《影》一方面我們說完了“不”,卻對自己的“好”,視而不見

《影》一方面我們說完了“不”,卻對自己的“好”,視而不見

《影》一方面我們說完了“不”,卻對自己的“好”,視而不見

《影》一方面我們說完了“不”,卻對自己的“好”,視而不見

《影》一方面我們說完了“不”,卻對自己的“好”,視而不見

《影》一方面我們說完了“不”,卻對自己的“好”,視而不見

《影》一方面我們說完了“不”,卻對自己的“好”,視而不見

《影》一方面我們說完了“不”,卻對自己的“好”,視而不見

《影》一方面我們說完了“不”,卻對自己的“好”,視而不見

然後我們看看日本人的評價:

《影》一方面我們說完了“不”,卻對自己的“好”,視而不見


這兩個事件放到一起是不是有點矛盾呢?

一方面我們在說“不”,

另一方面我們說完了“不”,卻對自己的“好”,視而不見。

張藝謀的鏡頭藝術不只是視覺上的,

鏡頭中藏有很多隱喻,這個頭條上的

小艾透過門窗,究竟看見了什麼?——《影》終極解讀

文章大意是:張藝謀講的故事,是影像背後需要“腦補”的故事,如果只看影像的故事,壓抑,拖沓,緩慢,但是如果你能“腦補”這影像背後的“隱喻”,才是真的能體驗到這影片的魅力。

之前有聽過這麼一個橋段,忘記了是那本歷史書上說的了,說清朝和貞節牌坊的事:

清朝的貞潔牌坊如井噴一樣,僅安徽省休寧縣這一個縣,就有2200多人。當時全國人口不多,加以還有不少女子未被記載,這個數宇是很驚人的。

管中窺豹,我們大體上是認為,這是清朝的意志。

而後人解讀的“事實”是,這是清朝的知識分子用來隱性抗議清朝統治的方式“利用”貞節牌坊的“忠孝”之意,提醒世人要知道自己的祖宗禮法,是一種文化抗爭的表達。

這樣繞的圈子就足夠大了,也讓人細思恐極,清代的知識分子在文字獄的恐嚇和威逼下,在允許的範圍內,想著法的表達自己的“主張”。

這個段子我也無從考證,但是由此我們可以看到,“表達”這個詞,於東方來講,從來都不是也不屑於“直白”。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才是知音難覓的追求,有錯嗎?

為什麼我們對於漫威&DC的“隱晦”表達就能說的頭頭是道,

對“自己”的“大道至簡”就無法包容呢?


其實批評也是有套路的:

個性的可以罵導演不接地氣;

文藝片可以罵不懂市場;

選題窄了可以罵迂腐、守舊、跟不上遛兒;

選題大了可以罵裝,說教、科普、能力裝不下野心;

拍的都看懂了,說沒想法;

拍的沒看懂的,說不會講故事;

實在沒得說了,就斷言沒誠意,不夠努力,騙錢,都可以用;

反正怎麼吸引眼球怎麼標題黨,有人點開就成。

……

還有其他的批評套路,可以評論區集合……


影評到底是用來幹嘛的?

“對電影創作和觀眾鑑賞的啟發和建議。”

所以影評要探討的包括(摘自百度百科):

  1. 影片的傾向性和真實性是否統一;
  2. 人物的個性化和典型性如何;
  3. 影片從內容到形式對時代的反映是否有創新精神;
  4. 影片是不是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創作個性;
  5. 影片在電影觀念和電影語言的運用上進行了哪些有價值的探索;
  6. 影片的觀賞性及其社會效果如何。

而事實上呢?

中國影評人的走的是“親民”路線:

不是對電影創作的建議或者觀眾鑑賞的引導,

而是揣測觀影人群的“興趣”,吸引眼球為主,

這樣賺足了人氣,賺足了“名分”,就可以堂而皇之的成為各大影視活動的座上賓,

實在不行也可以“聚眾鬧事”,一個“圈子”的影評人,一同口誅筆伐,攜輿情以號令江湖,

終其原因不過是一個“利”字當頭。


如果一箇中國影評人批評國外電影呢?

《復仇者聯盟》的故事情節都一樣,都是屌絲逆襲,為什麼評分依然很高,甚至有些情節都是混亂的,為什麼還有人能夠幫其“自圓其說”?;

從黑豹到雷神到海王,家裡有礦,不想爭皇位,卻天命所歸的濫俗套路,每一部都能找到亮點推薦的津津有味,為何?

各種翻拍,各種續集,拍的好萊塢都不好意思了,

我們的“影評人”還能幫著找到藉口,找到期待,

…………

還有很多,就不細說了,

我們自己呢?

翻拍?罵死你,罵你沒商量,毀經典,毀童年,不要臉……


好吧,原本想表達的是“東方美學”在電影中的輸出,

隱喻、含蓄、意境、內斂、自省、借喻都是東方美學的著力點,

如果你願意你再看看黃海的海報,體驗一下東方美學的反思精神

從信息傳達的角度來講“大師級”的中國電影,《臥虎藏龍》《霸王別姬》,外國人真的看到故事了?還是我們看到了外國人的追捧,然後主動發現“被認可”的原因呢?


今天還有篇文章是 說的是網絡大電影“單片”收入過4000萬的事,

我的反省是,這是優勝劣汰的迴光返照,還是越戰越勇的漸入佳境,春暖花開?

不好說,網絡大電影的“製作”是“精良”的,“思想”卻是“單純”的,

再解釋一下就是,網絡大電影的“硬件”是“精良”的,“軟件”卻是“粗糙”的,

但屬實不耽誤“賺錢”二字,


2018就要畫上句號,這篇文章能給你帶來什麼樣的啟發?

從電影中,發現生活之美,反省生活之困,借鑑生活之路,

讓多元豐富,充滿挑戰,不斷變化的電影,

帶我們去發現更多因為野心而誕生的奇蹟,因為傳承而表達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