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在西安鬧市中,國寶級寺廟,古建築精美,還免費

全國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精美古建築!

隱藏在西安鬧市中,國寶級寺廟,古建築精美,還免費

根據寺中碑文記載,該寺始建於唐天寶元年(存在爭議),即公元742年。

在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兵部尚書鐵鉉主持修葺擴建,清朝時也曾重修過。

現存建築以明清的為主,共有四進院落。

進入清真寺,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壯觀的木質牌坊,正對東側的磚雕影壁,牌樓上寫著“敕賜禮拜寺”五個大字。這樣的牌坊,在整個西安城已不多見,帶給人古樸肅穆的感覺。

隱藏在西安鬧市中,國寶級寺廟,古建築精美,還免費

牌坊正下方,有一個“六龍石雕”,十分精美。相傳它是唐朝遺物,原為旗杆座,暫放於此。

在化覺巷清真大寺,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看到好幾處龍的圖案。

化覺巷清真寺的“三絕”就是磚雕、石雕、木雕

隱藏在西安鬧市中,國寶級寺廟,古建築精美,還免費

第一進院的盡頭是五間樓,上選有寫著“清真寺”字樣的匾額,這塊木匾四周刻有龍,非常精美。五間樓的門聯也很有意思,這像“團花”一樣的圖案,究竟是字還是畫呢?其實,每一個圖案是一個詞語,代表著真主的一個美名。中國傳統文化和

阿拉伯書法結合,很有意思。

隱藏在西安鬧市中,國寶級寺廟,古建築精美,還免費

第二進院中間,是一座四柱三間三樓石牌坊,上面寫著“天監在茲”。什麼意思呢?用漢族人民能理解的方式通俗點講就是“人在做,天在看”,我們的所作所為,“老天爺”都看在眼裡呢!

根據伊斯蘭文化,真主無所不知、無所不曉,而每一個人身上都有兩個天仙,左肩上的“來給布”記錄人們的善行,右肩上的“而替杜”記錄人們的惡行。凡是作惡的人,死後不能進天堂,而是在火獄,接受烈火的炙烤。“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話同樣適用於此。

隱藏在西安鬧市中,國寶級寺廟,古建築精美,還免費

隱藏在西安鬧市中,國寶級寺廟,古建築精美,還免費

石牌坊以西,南北兩側各有一座碑樓。南側石碑東面是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的《敕修清真寺碑》,西面是明代書畫家董其昌手書的“敕賜禮拜寺”,北側石碑東面是明代大儒馮從吾所撰《敕賜重修清真寺碑》,西面是北宋書法家米芾所寫的“道法參天地”。

隱藏在西安鬧市中,國寶級寺廟,古建築精美,還免費

第三進院的入口,敕賜殿。

這是整個清真大寺中最古老的建築,相傳建於南宋

敕賜殿上的“敕賜禮拜寺”五個大字,正是出自董其昌之手,下方的門聯,仍然是真主的美名。敕賜殿內的地面上有石雕龍,也是古代遺存。

敕賜殿內,最重要的是南側中間的清朝石碑“月碑”,正文由阿拉伯文撰寫,相傳作者是掌教阿訇“小西寧”。月碑是中國伊斯蘭教非常重要的石碑,它的內容與穆斯林齋戒有關,記錄著觀新月和確定齋月來臨的方法。對中國穆斯林和研究中國伊斯蘭文化,都具有重要意義。

隱藏在西安鬧市中,國寶級寺廟,古建築精美,還免費

敕賜殿西側懸有一匾額,上書“派衍天方”四個大字,出自於慈禧太后之手。

意思是“伊斯蘭教源自阿拉伯地區”。

隱藏在西安鬧市中,國寶級寺廟,古建築精美,還免費

隱藏在西安鬧市中,國寶級寺廟,古建築精美,還免費

隱藏在西安鬧市中,國寶級寺廟,古建築精美,還免費

第三進院側面的講經堂,現為阿訇居住的地方,裡面珍藏著中國風格的阿拉伯世界圖,非常珍貴,可惜我們無緣欣賞啦。穿過精美的連三門,就進入第四進院了。

隱藏在西安鬧市中,國寶級寺廟,古建築精美,還免費

一真亭,又被當地人稱為“鳳凰亭”,造型非常精美,特別是亭子的飛簷,確實就像鳳凰振翅欲飛的樣子。亭子上懸有明朝兵部尚書鐵鉉所寫的“一真”匾額,“一真”其實代表的是清真言:“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

隱藏在西安鬧市中,國寶級寺廟,古建築精美,還免費

一真亭西側,是清真寺最大最重要的建築,禮拜大殿。

大殿東側中央懸掛的阿拉伯書法匾額

隱藏在西安鬧市中,國寶級寺廟,古建築精美,還免費

化覺巷清真寺的禮拜殿,是嚴格禁止非穆斯林入內的,平時欄杆內都不讓進。

進入了欄杆內,可以透過木門,遙望內部精美的米哈拉布(窯殿),以及堪稱“國寶級”文物的木雕《古蘭經》,全世界僅此一處。

隱藏在西安鬧市中,國寶級寺廟,古建築精美,還免費

禮拜殿懸有不少匾額,如果對匾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仔細觀察。

正中這塊寫的是“臨下有赫”,大概意思就是到了這個地方,你應該有所敬畏,體現禮拜大殿的莊重。

隱藏在西安鬧市中,國寶級寺廟,古建築精美,還免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