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地峽運河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能否破馬六甲困局?

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運河,如我國的京杭大運河、埃及的蘇伊士運河以及巴拿馬的巴拿馬運河,它們的開鑿都十分艱難,但是一旦開鑿成功對本國乃至對整個世界都會產生巨大影響。如果這條運河與能源運輸聯繫在一起,必將在國際上引起廣泛關注。今天我們來聊一下雖然還沒有開工,已經在國際上引起巨大反響的運河-克拉運河!

克拉地峽運河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能否破馬六甲困局?

巴拿馬運河深深影響了美洲戰略格局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克拉運河所在地-克拉地峽!克拉地峽位於馬來半島北部,連接馬來半島和中南半島,是馬來半島的最窄處,屬於泰國的春蓬府和拉廊府管轄。地峽南北長400公里左右,最窄處56公里,如果藉助泰緬界河克拉武裡河部分河段,最窄處僅有43公里;最寬處190公里左右。西部瀕臨安達曼海,東部為泰國灣。

克拉地峽運河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能否破馬六甲困局?

克拉地峽

將區域放大到東南亞,我們不難發現克拉地峽就在世界最繁忙的海峽-馬六甲海峽附近,馬六甲海峽由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圍成。馬來半島從中南半島向南延伸1400公里,將南中國海和印度洋分割開來,這就導致來往印度洋和南海的商船不得不向南繞行1000多公里。然而馬來半島北部的克拉地峽最窄處僅43公里,不在這開鑿一條運河都對不起這麼好的條件。

克拉地峽運河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能否破馬六甲困局?

最重要的是開鑿運河預期收益十分可觀,2017年通過馬六甲海峽的商船超過10萬艘,基本接近馬六甲海峽的運力上限,開鑿克拉運河如果能從馬六甲航線上分得一杯羹,僅過路費就十分客觀。而且開通運河後,走克拉運河航線比走馬六甲海峽航線要節約1100公里以上的航程,這對商船節約時間和成本很有吸引力。開通運河之後,泰國在泰國灣和安達曼海就建立了一個快捷通道,對泰國國防和經濟發展都有積極意義。

克拉地峽運河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能否破馬六甲困局?

基於以上可觀收益,泰國對開通克拉運河十分熱衷,早在17世紀就有開通克拉運河的提議。在19世紀曼谷王朝五世王朱拉隆功時期,在次明確提出開鑿克拉運河計劃,但是因為隨後爆發的一戰、二戰及印度支那戰爭,使得開鑿運河的計劃沒能實施。

克拉地峽運河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能否破馬六甲困局?

朱拉隆功是泰國偉大的君主,避免了泰國淪為英國殖民地

作為泰國的“百年工程”,泰國各屆政府從沒有放棄過,經過漫長的論證,先後提出10個方案,最終篩選出兩個方案,即北線方案和南線方案。北線方案從拉廊到春蓬,藉助克拉武裡河下游,在克拉武裡南部向東開鑿至通卡灣。全長90公里左右,因為藉助天然河流,所以實際開鑿的長度約為50公里。

克拉地峽運河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能否破馬六甲困局?

克拉運河北線方案

南線方案則是從沙墩到宋卡,全長102公里,寬400米,水深25米,東段會藉助沙頌卡瀉湖,實際開鑿長度約為85公里。雖然北線比南線短了30多公里,但泰國選中的卻是南線方案,主要因為北線必須要穿過山區,工程難度巨大;而南線則處於地勢較低的平原地區,難度要小得多。

克拉地峽運河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能否破馬六甲困局?

克拉運河南線方案

該運河開通的國際影響

將使新加坡繁榮成為歷史?

克拉運河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在世界引起極大關注,因為它對國際戰略格局尤其是東南亞格局影響巨大,其中影響最深的就是新加坡。我們都知道馬六甲海峽航運對新加坡的重要性,這是新加坡崛起為發達國家的根本,也是新加坡堅決反對開通運河的原因。有人說克拉運河的開通將使新加坡繁榮成為歷史,真的會這樣嗎?首先現在馬六甲海峽年船舶通過量達10萬艘以上,已達到馬六甲海峽運力的上限,而克拉海峽運力如何呢?我們參考一下巴拿馬運河和蘇伊士運河,2017年蘇伊士運河通過船舶量為17550艘,巴拿馬運河為13548艘,這個數字僅為馬六甲海峽年通過量的十分之一左右,即使克拉運河一開始就達到上述兩運河能力,對新加坡影響也很有限。另外,運河無法通過滿載的大型油輪,這些油輪必須走馬六甲海峽,對石油相關產業佔30%以上的新加坡影響就更小了。更重要在於新開通的運河在港口服務上無法和新加坡港相提並論,所以運河開通對新加坡影響相對有限。

克拉地峽運河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能否破馬六甲困局?

繁忙的新加坡港(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可助東亞國家打破“馬六甲困局”?

東亞作為世界經濟最活躍的地區,其對能源的消耗十分巨大,但是東亞地區整體屬於貧油地區,大量能源依賴進口,各國對進口石油的依賴越來越大。而進口的主要來源地是非洲和中東地區,通過海運運輸就不可避免的要經過馬六甲海峽。如果馬六甲海峽有任何動亂,導致海峽航運中斷,對各國經濟的打擊是致命的。更何況在新加坡的樟宜海軍基地還駐紮著美國海軍艦隊。

克拉地峽運河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能否破馬六甲困局?

東亞各國對外石油極度依賴

所以很多專家提出開通克拉運河可有效破解“馬六甲困局”,老範認為這可能有些一廂情願了。根據上文分析,克拉運河開通雖然能分流部分馬六甲航運業務,但是分流量十分有限,且不能通過大型油輪,這就導致石油運輸仍然繞不開馬六甲海峽。即使能夠通油輪,距離新加坡不足一千公里的克拉運河依然在美國的控制範圍。根據美國海軍戰略,美海軍要控制所有世界重要海洋航道,克拉運河開通之後,美國需要控制的航道變成17個就是了(美國提出要控制16個最重要的海洋航道)。所以僅靠開通克拉海峽達到破解“馬六甲困局”目的是站不住腳的,想要打破“馬六甲困局”還是需要自身海軍力量的強大,能夠隨時應對海上突發問題。

克拉地峽運河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能否破馬六甲困局?

美國海軍控制著世界主要航道

如果你對地理感興趣,可看看這本書,非常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