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阳气之精在上,在阳位,《黄帝内经》曰:“天有精,地有形。”我们常说肾藏精,心藏神,但是从精的分布来看,不仅仅肾藏精,精遍及身体各个部位,是由于精源于水谷精微,肾藏精源于五脏之精。天有精为阳,在天之精的功能又如何呢?

中医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从本段经文首先可以看出,在上的阳之精主明黄帝内经也说心主神明,因此阳之精养神。在下之精功能主动,由于与天之阳精相对,属阴在地,性质柔和,因此养筋。另ー个方面,《黄帝内经》曰:“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阳气之精养神如同营气化血一样,阳气中最精华的部分在上,供养神的功能;阳气之柔的部分养筋,是由属阴的营养物质营养筋经。

中医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总之,阳气之精是在上主神明,阳气之柔在下主营养。精藏于五脏,精的功能因其位置不同而表现各异,在清阳之位主开窍,耳目聪明,在浊阴之位主能量,肢体功能,其根源于五脏藏精,其源来自水谷精微。

中医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中医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