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3万块,你如何赚到100万?

欢迎来到奇迹,这是一个让思维碰撞擦出火花的地方。

本文预计阅读时间19分钟。

都说《西红市首富》很好看,因为之前有《夏洛特烦恼》的良好印象,沈腾的喜剧功底是这个片子的最大保证,最近,我抽时间去电影院看了一下这部片子。

剧中的王多鱼是一个生活在最底层的不入流的足球运动员,缺乏锻炼,身体走样,做为一个守门员在关键的时候丢了无数球,当然,这不怪他,训练是很苦的事情,他没有那个定力。他唯一的的亮点就是敢于坚持原则。


给你3万块,你如何赚到100万?


突然有一天,不知道那里冒出来个要死的有钱老头非要说他是自己的孙子,还要把几百亿的家产全部塞给他,于是从此咸鱼翻身,为得到遗产拼命花钱。

作为一个屌丝,经营经验=0,管理经验=0,财富经验=0,经济常识=0,这样的人给他再多的钱,他也很快会把钱败光。可是剧情却让他所有的投资都得到上十倍的收益,随便瞎投都能赚钱,也就只有电影敢这样演。

一个农民是无法想出像皇帝的生活,他们只会认为皇帝一定会有十个金锄头,他们想像不到皇权是多么的凶险。一个人有1万和有1亿是完全不同的,有1万的人根本想像不到有1亿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德国企业家Groner每天只睡4到6个小时,有时会半夜发Email,他会三门外语,他能在5分钟内爬上30层大楼。当记者问他,他拥有巨大的财富,而他的保安每个月只拿2000欧,这样是否公平?

他说:我30年来只请过3次病假。但是你问问我的保安他请过多少次病假?如果我椎间盘突出了,我会来工作。如果我发烧40度,我会来工作。如果我老婆和我吵架让我整夜无法入眠,第二天我还是会来工作。问问我的保安他能不能做到。他如果能买得起带游泳池的房子,才是对我们这种人的不公平。


给你3万块,你如何赚到100万?


盖洛普在2013年公布的全球调查中,中国人的敬业程度排在全球倒数第七。26%的中国员工处于最糟糕的怠工状态,甚至会暗中破坏同事的工作成果,以发泄心中郁闷。68%的员工对工作漠不关心,基本上每天梦游度日,仅有6%的员工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

对于屌丝来说,虽然都想发财,但赚钱是一件很累的事情,他们不会去拼命学习,他们只会抱怨社会不公。他们不会拼命工作,他们只会抱怨公司太烂。他们不会去学习投资,他们只会幻想一夜暴富。他们不会去冒险创业,他们只会把钱存在银行。

抖音、英雄联盟、西红市首富。这些都是一个奶嘴,只要塞上去,社会就太平无事。这个社会被20%的精英阶层撑着,80%的人无所事事,每天只是在不停的重复昨天的生活,他们30岁时就已经死了,只不过80岁时才埋。

这就是奶头乐tittytainment。


给你3万块,你如何赚到100万?


罗伯特清崎在《富爸爸穷爸爸中》说:我的一生中,从未见过没有亏过钱的富人,却见过很多从未亏过钱的穷人。

如果给你3万块你会做什么?是买车交个首付还是存在银行?是买黄金囤着还是投资股票?有一个工作才四年的90后把3万块变成了200万,明明赚了100万却还说自己实际亏了100万,这是为什么?

魏丹荑是吴晓波频道财经日日评的主编,她是一个90后,工作就是每天把10个最重要的财经新闻和评论推给大家,为了审稿,她每天必须强制性的学习和关注财经知识。

魏丹荑从2015年的下半年注意到,财经日日评中开始频繁看到房价上涨的信息:南京的房价又涨了多少,厦门的房价又突破多少新高。当时她就非常奇怪,心想杭州和这些城市是同一个等级吗?如果是的话,杭州的房价为什么没有涨,是不是快要开始涨了?

这是最开始从新闻上的第一判断,还有就是从行业活跃度上的判断。

最开始,她把一套二手房挂在中介上卖,但是很长时间一直没有什么消息,就不想卖了。但是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她忽然发现从半年接不到一个电话慢慢变成一个月接一个,每周接一个,咨询卖房子的人越来越多了,价格也每次都有一点点的小小涨幅。

魏丹荑把这个当成是行业活跃度的标准,她把房子继续挂在中介,通过这套房子来了解实事价格。除此之外,她在生活中也观察到一上现象,也可以做为参考来判断房价。

她发现,小区里好多穿着西装骑着电动车的人越来越多,有时甚至在她晚上11点下班回家的时候,这些人还在带着人看房,她就知道现在房产中介非常的活跃。

她开始收集相关的数据,二手房交易价格和数量,杭州市土地成交的均价,以及现有的楼盘面积与人口比例等。这时她认为,通过这些事情综合判断使她相信,杭州现在的房价仍然有很大的空间,未来一定会涨,所以她决定买房子。

房子是确定要买了,可是她刚工作才4年,存款只有3万,离首付还差47万,怎么办?


给你3万块,你如何赚到100万?


只有一个办法,借钱。可是那个朋友能一下拿出47万借给她呢?她想了了半天,发现没有。她想,2015年众筹的概念最火,我借鉴一下,假如一个人有10个朋友,找10个朋友每人拿出5万,问题应该不大吧。

于是她给10个关系不错的朋友发微信问:你有5万的闲钱吗?能不能借我买房?不过写到这里却停住了,按照借钱的模板,后面一定要加上什么时候还。

1年还?她根本没钱。10年还?10年后的通胀都不知道会是什么样了,她哪里好意思把时间说的这么长。

这个事情被放了一段时间,有一天,魏丹荑看到商业贷款的信息后,再次想起这件事。她算了一笔账,50万的贷款商住房最多能贷10年,月供要5000多,这都快接近她的月薪了。剩下还有47万要还,假设3年内她要把钱还完,这3年内的借款加贷款大约要还60万。

那么有没有这个可能呢?她重新审视了一下自己的工作,问了自己三个问题:

1我所处的行业三年内会极速上升吗?

2我所处的公司是这个行业的头部吗?

3我能在短期内拿到平均工资以上甚至是公司的头部吗?


如果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就可以拼一把。

她现在入职四年,她觉得对于刚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讲,负债是财富增长的必要条件,但合理负债的前提条件是你的成长速度能够赶上你债务的累积速度,这样才不会出现危机甚至是破产。

假设她三年能够还钱,对于朋友来讲还是损失的,他们本可以拿钱去投资或者放在银行拿利息。干脆就主动给利息吧。于是她主动给身边最亲近的10个朋友发消息说,借我5万买房,3年还,1年给6个点。当晚,支付宝上的到账基本就够了。

没过两年,她买的公寓就涨了一倍,房子升值到了200万。同事们对她简直刮目相看,可是她却说这笔买卖还亏了100万。

因为在选房时她选的是小面积的公寓房,而商住房比住宅增值要慢得多,现在她的这套公寓虽然从价值上已经赚了100万,但是街对面200万的住宅现在已经涨到600多万了。她开始不是没想过,只不过没有敢于找更多的朋友和爸妈借钱,刚工作总想凭自己的能力跟家人和朋友证明什么,于是一咬牙自己买。虽然是买下来了,但从结果来讲,这是一个用300万的代价才明白的道理。


给你3万块,你如何赚到100万?


做为一个90后,魏丹荑无疑是非常优秀的,她不但观察细致,而且敢于行动。一旦发现机会就会独立思考,而不是偷懒去盲目的听别人的,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她会多动脑筋。最后,她成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归纳下来,有三点:

学会利用杠杆

吴晓波经常说,“债”字,左边是一个人,右边是“责任”的“责”,一个不敢于负责任的人,一定不会有太大的作为。所以穷人经常把钱存在银行,而富人会拿去投资。学会合理的利用杠杆,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撬动大量的财富。

对于趋势的分析

房价到底是涨是跌,经济学家们总是吵的不可开交。然而到底未来几年会不会涨?具体到某一个城市,某一个路段将来会不会升值,能升多少都是需要判断。未来城市的人口流动是增加还是减少,哪一片土地会被拍卖,政府是否有相关的规划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房价的走势。要想做出准确的判断,需要自己去认真研究。

提高自己的技能

90后刚进入社会,往往眼高手低追求眼前的利益,会为了1000块的工资差价去跳槽,而忽视该行业给自己带来的成长空间。这就像一个月薪能拿到8000还有小费的服务员和一个初始收入只有3000的厨师一样。虽然服务员的收入高,但技能单一,成长空间有限,而厨师却不同,虽然前期收入较少,但经过几年的学习,技能会提高很快,收入一定会超过服务生。刻意把自己放在一个需要大量学习的环境,是提高自己的最好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